2019年6月1日 星期六

三法官罕有受訪 :「送中例令同僚極不安」


【蘋果日報】北京及特區政府硬推修訂《逃犯條例》,完全漠視法律界及國際社會警告損害香港司法制度,令一向不會公開評論時政的法官,在這危急時間亦被迫發聲。三名本地資深法官罕有地匿名接受路透社訪問,指很多法官也認為送中修例不可行,令他們感到極度不安,擔心日後拒絕中央提出移交請求,法官會受到北京政治壓力。民主派促請港府聆聽法官意見,撤回修例。
港府一直以法庭能有效把關作為送中惡法擋箭牌,繼早前上訴庭前副庭長羅傑志(Anthony Rogers)以大律師公會前主席身份參與聯署反對,重申港府聲稱「法官把關」屬誤導後,三名資深法官及12名刑事法律師接受路透社獨家訪問,開腔反修例,強調在香港普通法制度下,引渡安排必須建基於確保引渡方有公平審訊及人權保障,直斥在中國共產黨控制下的司法制度,並未有相關保障,警告修例是香港司法體系面臨過的最嚴峻挑戰之一,將在商業、政治和外交層面為香港帶來更多威脅。
 倘不批移交恐受京抨擊
 路透社引述經驗豐富法官指,很多香港法官認為修例不可行,「法官們都感到極度不安(we are deeply disturbed)。」資深法官亦反駁指,法庭在引渡安排聆訊上,只有很小空間可作限制,直言擔心法庭若要阻止敏感人士移交到內地,法官會遭受來自北京的政治壓力及抨擊,相反法庭批准移交,又會面臨本地指摘法庭若配合北京要求,勢令香港司法獨立受損。報道指,內地司法部拒絕回應。
 法官就法律爭議高調表態,極為罕見,大律師公會前主席兼資深大律師梁家傑批評,港府為了通過惡法,不斷公開將法庭「擺上枱」,但其實法庭根本不能把關,指法官平日也就時事封口,但今次明顯有法官看不過眼。他指,若政府成功修例,日後借法庭過橋,掩飾行政當局的無恥霸道行為,只會令外國法官日後抗拒來港擔任法官。
 香港大學法律系副院長楊艾文受訪時亦表示,香港需在2047年限期前,為其獨立司法制度有更清晰定義,故必須與內地建立清晰的引渡安排。他認為立法會的把關功能必須予以保留,才能維持香港制度的獨立性,惟現有修例未能達到有關效果,強調港府必須再作諮詢。
 跨國議員聯署促撤惡法
 司法機構回覆查詢表示,不會評論修訂《逃犯條例》的建議及有關傳媒報道,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指出,一般而言,基於司法獨立及公正,法官應該避免評論政治及其他具爭議的事宜,就有可能需要法庭處理的法律問題,法官更應避免發表意見。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只用約六分鐘將她已講過多次的引渡逃犯流程倒背一次。
 另外,關注香港人權英國組織「香港觀察」(Hong Kong Watch)昨晚刊出一封由15名來自國際上不同議會議員致特首林鄭月娥的信件,敦促林鄭廢除《逃犯條例》修訂,聯署議員包括來自英、美國會議員、東盟人權議員的主席Charles Santiago,德國綠黨的聯席領袖Katrin Göring、加拿大影子副外相Garnett Genuis,他們在信中指明白要對陳同佳案尋求公義,但認為可以尋求其他解決方法,可同時保障中英聯合聲明,給與香港基本人權及法治保障,強調國際社會對香港法治及高度自治信心,對他們國家利益最為重要,呼籲林鄭撤回逃犯條例。

京屢施壓促港三權合作   (蘋果日報 2019-05-30) 
【蘋果日報】資深法官及刑事法律師接受路透社訪問,批評《逃犯條例》修訂將為香港司法制度帶來極嚴重衝擊,令法庭再成為磨心。事實上自10年前習近平仍是國家副主席時,就提出「三權合作論」,要法官配合政府施政,其後更出現所謂法官愛國論,令司法機構進一步受壓,刻下的《逃犯條例》修訂更將法院「擺上枱」,難怪法官發聲反對。
 要求法官「愛國」
20087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訪港,他接見港府主要官員及終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時,首度提出三權合作論,指行政、立法及司法機關要互相支持,顛覆香港奉行已久的三權分立,並引來法律界強烈反彈。
 不過要數到北京欲整頓香港司法機關最明顯的一次,則是2014年國務院發表的《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白皮書不止提及北京對港有全面管治權,更把港人治港描繪成「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而包括各級法院法官在內的「治港者」更要「肩負正確理解和貫徹執行香港基本法的重任,承擔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職責」。
 白皮書發表後,時任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就指法官宣誓就職,「這已經是愛國愛港在法律上的體現」,不過香港大律師公會發聲明回應白皮書時指出,正如袁國強在2008年任公會主席時,公會發聲明回應習近平的三權合作論稱,香港的司法機構「一直與行政和立法機關分開和獨立」,「司法機構不是、而且不應該被看作是管治團隊的一部份」。


反對港府修逃犯條例 , 法律界下週四黑衣遊行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9/5/30/n11288518.htm

法律界準備於下週四舉行第五次黑衣遊行。圖為20162000人參與靜默遊行抗議釋法
民間通稱「送中條例」或引渡惡法的《逃犯條例》修訂爭議持續發酵,首次有香港法官就修例開腔表態。路透社引述多名資深法官及刑事法律師的話報導,形容政府強推修訂《逃犯條例》是「對香港司法最嚴峻挑戰」,又強調不信任中國共產黨控制的司法能保障公平審訊和人權,很多同僚認為修例不可行和深感不安。法律界將於下月6日舉辦香港移交後的第五次黑衣遊行,以反對政府將法官及司法界擺上政治平台。
12位香港大律師公會歷任主席早前發表聯署聲明,對港府未做好諮詢便硬推《逃犯條例》修訂表示十分遺憾後,路透社週三(29日)引述匿名接受訪問的3名資深法官及12名刑事法律師的觀點表示,今次修例將法官置於與北京的對立衝突面,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最嚴峻衝擊之一,愈來愈困擾香港的商界、政界和外交界。路透社形容,香港法官一般不評論政治,但這次也首次公開討論此議題。
他們又說,根據香港的普通法制度,引渡是建基於信任接收國有公平審訊和人道懲處,但中國共產黨控制下的司法制度,並未具有這些保障。
一名非常資深的法官形容,「修例漠視了這種信任的重要性,而以中國內地而言,(信任)更是完全不存在。」該法官並指,「我們(法官)很多人都覺得(修例)不可行,我們感到非常不安。」
儘管特首林鄭月娥政府多次稱香港司法系統可以把關,但受訪法官表示,中共與香港的關係日益緊密,加上移交申請聆訊的範圍所限,法庭可運作的空間很小。有法官擔心,如他們嘗試拒絕移交一些知名疑犯,會蒙受北京的批評及政治壓力。相反如果他們批准移交逃犯,本地市民可能指控法官只是聽命中共,損害司法獨立的觀感。
路透社指,在引渡個案中,香港法官的角色只侷限在根據文件證據來確立引渡方的申請具合法性,卻不能決定疑犯是否有罪和檢視對方證供的有效性。港府提出的修訂並未改變這些特點。此前,12位大律師公會歷任主席的聲明已經指出,港府聲稱法官有把關能力是「誤導」。
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回應指,報導反映政府多次將法官及司法界「擺上檯」,指法庭可以為市民把關,是蓄意誤導市民。他又說,這將是九七以來法律界第五次黑衣遊行。對上一次黑衣遊行則在201611月中共人大第五次釋法之際,超過二千人出席,是歷次法律界遊行以來最多人參與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