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

【向老共說「不」】何秀蘭 (工黨立法會議員) : 港人不想經歷兩次殖民

黨非國,中共非中國,抗共才是愛國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921/19303744
■ 97主權移交前,英國在香港實行不平等的殖民地制度。97回歸後,中共卻仍在港維持舊有的不平等殖民地制度

陳佐洱說香港沒有去殖民化,所言部份非虛。因為香港雖然走了英國殖民者,平民百姓仍舊活在權力不平等的制度之下。

英國人靠軍力割取香港,90年代之前壟斷管治權力,英資代表出任行政、立法兩局成員,華人公務員在此之前與三個司長職位絕緣,少數香港人成為「政治買辦」,得到經濟利益,甚至成為顯赫家族,比本地蟻民高出許多,卻又總是在英人之下,平民沒有與之公平競爭的機會,沒有平等政治權利,只能分到一小杯羹,這是97年之前香港殖民地的概況。
 

97之後,英國人沒有將管治權交還港人,之前的前途談判只在中英兩個宗主國之間,港人被摒諸門外,但與英治時代一樣,很少數的香港人同樣得到權力買辦的角色,平民依然沒有平等政治權利為我們的社會發展規劃,有學者稱之為「二次殖民」。

顯然,陳佐洱所言的去殖民化與香港人定義大有出入,陳佐洱將沒有去殖民化與去中國化放在同一脈絡,以香港人拒絕中國化為擁護殖民地管治、緬懷港英。香港人的理解卻是這個城市的公共行政越來越中國化,政府行事遠離程序,從電視發牌到尖東海濱用地管理,均有人治之嫌,民主政制遲遲不能落實,官商之間,利益向權力傾斜,貪腐蔓延,令平民受損,特首涉嫌僭建仍然超然法律之上。種種不平等,欠公義,沒有平等政治權利的狀況,恍如殖民地管治的延緩,只是換了宗主國。

陳佐洱並告誡港人,因未有去殖民化反而出現去中國化的現象,香港承受巨大內耗,以致經濟落後於人。其實,香港出現內耗、社會撕裂,正正是中央沒有放手讓香港落實民主政制,平民無法透過選舉解決社會紛爭,無權力的貧者長期受壓,政策向商界傾斜。港人知道貧富懸殊是權力失衡的結構性問題,卻無法突破權力壟斷,怨氣當然聚積。
 
香港是已發展地區,年輕一代已從GDP數字增長轉為追求生活質素提升,包括環境保護、文化生活,以至城市規劃,在社會溫飽之上有選擇生活的空間。爭取命運自主,正是去殖民化的基調,有識見的香港人從不誤讀英國殖民者是救世主,亦不希望香港經歷二次殖民。陳佐洱與其擔憂港人沉溺為港英餘孽,不如放開胸懷,讓港人脫離殖民地式的不公義管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