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4日 星期一

陳家洛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 : 憶英治下香港、英女皇vs山寨王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china/20160628/55283384
肥彭、衞奕信、尤德、麥理浩、事頭婆、皇后碼頭、蔣志光同羅大佑合唱《皇后大道東》、鄭裕玲梳起孖辮做《表姐,你好嘢!》、鄧蓮如,還有電視台深夜收台播放「個個揸住個兜,踎響天星碼頭」的英國國歌...那一樣能勾起你對香港在殖民地時代的回憶?「有理就講」本周特別以「召喚英治下的集體回憶」為議題,讓讀者以文字或相片(必須為作者自行拍攝或擁有最終版權)緬懷過去。 

以下是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家洛的文章:英女皇遇上山寨王:Bad LuckVery Rude(http://bit.ly/29eKnir) 

所謂「十年人事幾番新」,香港回歸已近兩個十年,中共獨裁政權企圖全面控制香港的用心昭然若揭,還有一眾「水鬼升城隍」的權貴不斷侵蝕着香港固有的核心價值。當我們細味一段段香港人在回歸前的集體回憶,再比對一下今天的光景,便不難意識到今天香港的形勢是多麼凶險。

數香港人回歸前的集體回憶,莫過於是最近盛大慶祝九十大壽的「事頭婆」英女皇。還記得當年電視台完成一天的廣播後,便會播放英女皇的硬照,同時響起一節《天佑吾皇》。堂堂一國之君僅會在夜深人靜之時出現一下,這個收台畫面也能成為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一部份,那種潛移默化的軟實力着實不容忽視。

反觀今天,《義勇軍進行曲》佔據着黃金時段,在最重要的新聞時段前播放,更要配合以「心繫家國」為主題的短片,利用令人頭暈眼花的鏡頭,誓要將幾千年的歷史壓縮成幾十秒的大國崛起廣告,營造一片歌舞昇平、繁榮富強、一鼓作氣由黃土大地遠征至宇宙太空。主事者當然以為觀眾看罷會熱血沸騰,國民身份認同甚至自豪感爆燈。今天的矯揉造作與當年的沉靜含蓄,確是大異其趣。

另一個與英女皇有關的港人集體回憶,當然是她先後兩次訪港的盛況。當年女皇的行程幾乎是全面公開,所到之處市民夾道歡迎,完全不用找幾間指定的小學濫竽充數。就連女皇巡視愛民邨時,附近的街坊鄰里都可以從平台或走廊一睹貴賓的風采,當年警方沒有把住客誤作黑影,或者動用數千警力進行封鎖宵禁的措施。

可是今天呢?張德江訪港,沒有夾道歡迎的市民,卻換來了比姚明還高的水馬陣;沒有走訪公屋街坊鄰里的行程,卻換來了參觀未入伙的屋邨。當年的萬眾歡騰,也變成了今天肅靜迴避。中共政權的表現,在香港的地道說法就是「又要威又要戴頭盔」!

走筆至此,我們也忍不住要比較一下97前後香港的「第一家庭」的表現。香港人不禁要問,為何「港人治港」以來的「第一家庭」成員言行所引致的負評這麼多?這邊廂,有麥理浩徑、衞奕信徑、衞奕信文物信託、尤德本地及海外升學獎學金,而彭定康一家親民依然令人懷念‥‥‥而那邊廂,董建華硬推國安惡法下台後居然當上政協副主席、曾蔭權捲入貪腐醜聞、梁振英有僭建及UGL醜聞。今天,「第一家庭」所到之處,大有可能出現一些反自然反常識的特異現象,就好像大鬧機場那一幕,都令我們看得目瞪口呆,倒抽一口涼氣。

由董建華到梁振英,官民關係不斷惡化,一眾權貴感到地球十分危險,政府總部前的所謂「公民廣場」已是永久關閉,市民要進入只可攀爬,在旁的立法會大樓也連帶因為「振英」而越來越「震驚」 - 鐵馬、電閘、安檢程序、保安人手有增無減。

「強國速度」令很多事情都受壓變型了,在「十三.五及「一帶一路」的規劃下香港只是別人甚麼「粵港澳大灣區」的一部份。慶幸有一些97前後如一的集體回憶,例如六四維園的燭海,銅鑼灣至中環(愈來愈多走向西環)一帶主幹道路遊行隊伍的橫額,旗幟和口號,銅鑼灣書店事件在香港人心裡產生的抗中情緒再觸發新一輪的緊張局面。只要真.香港人爭氣,抱緊自由,拒絕「一國」的同化,擴大「兩制」的差異,這些軟實力絕對可以抗衡強國歪風的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