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1日 星期四

【何止貿易戰】盧峯 (歷史教訓) :中美之戰難免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90108/20586141

若果未看過Graham Allison前年出版的《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新年伊始該看看,已看過的話也該重溫一下。
為甚麼推薦這本書?最基本的理由是今年世界局勢主調是中美角力,兩國各方面的關係都會惡化,並在世界不同角落短兵相接,即使不致即時滑向戰爭也在朝軍事衝突的方向邁進。Allison的書講述的正是歷史上新興強國與原來霸主如何爭鬥不絕,然後幾乎不可免的以戰爭收場。
互相威懾引發惡性循環
根據Allison及同事的研究,過去500年來有16次新興強國挑戰舊霸主,例如17世紀初英國與荷蘭爭逐海上霸權,18世紀末至19世紀英法爭奪歐洲、北美的主導權,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德國挑戰英國的海上霸權。這16次爭逐中,有12次以戰爭終局,只有四次避過戰爭宿命。其中二戰後美蘇爭雄是避過戰爭的最重要例子。

然而,美蘇爭雄嚴格而言不算和平,雙方雖沒有直接交鋒,但經常透過代理人軍事較量。50年代的韓戰、6070年代的越戰是顯而易見的例子,美軍表面上跟朝鮮、中共、越共作戰,背後卻充滿蘇聯手影。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更幾乎令美蘇直接兵戎相見。
Allison就具體歷史個案的分析顯示,兩雄相爭引發戰爭不必是某個國家或個別領導人好戰,很多情況下甚至跟主觀意願無關,而是互相威懾引發惡性循環,令兩國不信任持續加劇,再演變為你死我活的敵意殺意,最後一個偶然的誤會,一次偶發性事件就把雙方逼得無路可退,只能在戰場相見。
以英、德一次大戰前的關係為例。1870年普法戰爭後德國統一,當時英國的主要敵人仍是法國,跟德國的關係反而相當融洽,再加上英德皇室之間有緊密血緣關係,來往甚密,兩國的互信本來相當不俗。可從1890年代德國工業實力突飛猛進,開始超越大英帝國開始,英國政界變得非常在意德國的冒起,把它視為重要對手。其後,德國開始積極攫取所餘無幾的亞非地區作殖民地,以彰顯大國地位,英德兩國開始有更多直接衝突。
更重要的是,新崛起的德國為了爭奪殖民地,加強在全球不同角落的話語權,決意積極發展海軍實力,加快建造軍艦與英國競賽,把雙方的對抗從經濟、外交轉向軍事,從比拼財富變成生死相搏。1907年,德國海軍重鎮基爾瘋傳英國海軍將大舉來襲的謠言,不少居民擔心戰禍趕緊把子女送進內陸城市,事後德國人才知道是虛驚一場。
英國海軍方面的確有人建議及早殲滅德國艦隊以絕後患,但一直沒有具體計劃,遑論實行。可是,這樣的事例說明,雙方從政治精英到下層民眾都已深藏敵意,感到發生戰爭是正常甚至無可避免的事,並為此作心理及實質準備。
走到這地步,再笨的政策領袖也不會拂逆主流意見為局勢降溫,為「敵人」說話,只能任由彼此敵意不斷升溫。到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被刺,德國全力支持奧匈帝國懲罰塞爾維亞,英德間再無轉寰餘地,只有在戰場上解決。
中國跟美國不算歷史宿敵,但今天中國快速冒起,經濟實力正面挑戰美國,軍事力量也逐步追上,再加上2012年上台的習近平像19世紀末德皇威廉二世般勇於亮劍,希望自己的大國地位得到確認及尊重。在有人移動大棋盤下,美國朝野不得不重新評估中國的位置與威脅,開始對它處處設防。
當前的貿易戰、科技戰、外交戰反映的正正是美國整體策略的轉變。另一邊廂,中國則會把美國的做法視為抑制中國,不肯接受其理所當然的大國地位,因而對美國充滿怨氣與不憤。一方有戒心,一方有怨氣,跟當年英德爭雄的處境基本一樣。若果英德最終免不了戰場上一決高下,中美之間滑向戰爭的風險怎能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