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學者轟國企吞民企 劉鶴離場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1005/20515188

內地「國進民退」的逆巿場化現象,在胡錦濤執政後期已初見端倪,習近平上台後更加變本加厲。習站穩陣腳後,在201311月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也就是要促進「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上月底他到遼寧考察工作時更明言,國有企業要繼續做強做優做大,那種不要國有企業、搞小國有企業的說法、論調都是錯誤的、片面的,而任何懷疑、唱衰國有企業的思想和言論都是錯誤的。

民企融資困難

其實,習的「混合經濟」思路,與他要確保「紅色江山」千秋萬代直接有關。身兼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起草組成員的中共經濟智囊鄭新立和有「中南海文膽」之稱的滕文生,今年6月在《人民日報》撰文,指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企業可以用較少的資本控股較多的資本,有利於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從而鞏固中共的執政地位,堅持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

然而,民企老闆對於「混合所有制」卻是疑慮重重,更怕政府動員他們去「混合」。在今年916日於北京舉行的中國經濟50人論壇,與會學者強烈批評中國經濟「國進民退」的現象。吳敬璉質疑私營經濟創造了中國60%GDP70%的出口、80%的就業崗位,「誰能忽視這麼重要的力量」;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直言,如果搞混合制改革的目的是讓國企把民企吃掉,特別是在民企最困難的時候,那麼國企就是趁虛而入;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樓繼偉更直指,靠行政手段去槓桿屬於計劃經濟時代的關停並轉升措施。論壇創始人之一、副總理劉鶴(圖)當日聽完吳敬璉發言後,未有發言即悄悄離去,似乎表明了當局的態度。

有內地從事物流業的民營企業家稱,民營企業一直因為融資困難,發展受到嚴重制約。他指原本欲透過金融機構取得2,000萬美元(約1.56億港元)貸款融資,但國家外管局為防熱錢流出把金額限制在500萬美元(約3,906萬港元)。他指當地政府部門一直以協助其融資作餌,對在其家族企業「交叉持股」虎視耽耽,令他十分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