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一)金太貴﹖央行20年賤賣黃金才是

今天大家都認知到實物貴金屬的可貴。很多人都開始願意投放資金到金和銀上面。有限的資金﹐應該買金還是買銀呢﹖金價似乎脹了太多了。很多人還記得十年前可以大概HK$3,000換到一兩金。就算五年前﹐金價升了不少﹐還只需HK$5,000就有一兩。

就因為這個理由﹐很多人不能超越心理的關口﹐害怕今天買金會蝕底。相反見到白銀只需HK$300多元已經買到一兩﹐覺得很抵買。但他們不想一下﹐黃金從低位升至今天﹐只升了七陪﹐而白銀從低位至今已升了十倍多。實際上﹐以升幅計﹐銀比金更不便宜。只因為銀本身價值比金低﹐所以使人有錯覺﹐以為較抵買。

為何金會比銀更有價值呢﹖曾經有人這樣說﹕黃金是帝王和貴族(統治階層)的貨幣﹐白銀是中產的貨幣﹐而欠單(今天的法定貨幣)則是平民百姓的貨幣。歷史上﹐黃金飾演的是國際貨幣﹐主要用在國與國之間的交易﹐而銀則用在國內日常小額交易上。大額的交易﹐例如買地買屋﹐都要用黃金進行。今天的越南正是如此 (*)﹐明天的世界亦會跟隨。

可見今天我們小投資者亦可以買得起金﹐盡管數量不大﹐是我們的福份﹐切不要錯失這個難得的機會。在不久的將來﹐數以百萬億計的流動資金會搶購有限的金。今天雖然金價已算高﹐但小城民仍然買得起﹐明天想都不要想了。

其實過去二十年是小市民購買黃金的千載難逢的機會。自1980年﹐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不斷大手筆拋售中央儲備的金來壓抑金價。其理由就是要掩飾銀紙貶值的事實。銀紙貶值﹐正常應該令金價上升﹐反映銀紙的購買力下降。因此﹐拋售黃金是防止金價上升的唯一方法﹐亦是防止人民對貶值的貨幣失去信心的唯一方法 (**)。但信貸今天終於面臨爆破了﹐而大部份黃金已從政府的手中移到聰明人 (Smart Money) 的手裡了。

統治階層以前從人民手中奪取了真正財富(黃金)。現在﹐當統治階層為了掩飾貶值的法定貨幣﹐不惜犧牲﹐以廉價向人民速銷這些財富時﹐人民應該張開四萬的嘴﹐踴躍去搶購這些被賤賣的財富才是。但諷刺的就是﹐事實並非如此。受到商業傳媒﹐官方媒體﹐財經界﹐官方教育的洗腦﹐大部份人都白白錯過了這個千載難逢的良機。

印度人﹐中東人﹐泰國人﹐越南人等等﹐因為傳統的智慧﹐都受益不淺。唯獨投機性濃厚的香港人(當然有少數例外)﹐自信有非凡的投資技倆﹐被既得利益者牽著鼻子走﹐在樓市﹐股市﹐債市﹐期貨市﹐耗盡資源。與印度人﹐越南人等相比﹐真是一場龜兔競賽﹗有估計認為印度平民手上的金比一眾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還要多﹗

(*) 當然﹐在今天的越南﹐銀不是貨幣﹐所以日常小額交易還是用本地幣值 (dong)。但是,樓價是以黃金作單位的﹐亦以黃金作交易之用。需知﹐一年多前﹐一兩金值 2千9百萬dong。今天一兩金已值超過4千6百萬dong!

(**) Alan Greenspan: (speech to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September 15, 2010):
Fiat money has no place to go but gold. If all currencies are moving up or down together, the question is: relative to what? Gold is the canary in the coal mine. It signals problems with respect to currency markets. Central bank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t.

前聯儲局主席﹐格林思潘﹐對外交關係委員會發表的演辭 (2010-09-15):
法定貨幣只有一條路走﹐就是返回黃金的懷抱。如果各國的貨幣相對上落﹐那麼我們要問﹕全部的法定貨幣﹐它們又是相對於甚麼呢﹖黃金就像礦場內的小雀。當貨幣市場有甚麼風吹草動﹐它就會立刻向我們發出警號。世界的中央銀行都最好小心留意著這隻小雀。

下回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