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日 星期六

普遍的誤解﹕“節儉悖論” The Paradox of Thrift

以下是 Steve Saville (2009年10月20日) “Popular Misconceptions” 的翻譯:


節儉的悖論”(The Paradox of Thrift)



收入循環流動是凱恩斯和其弟子熱衷推銷的理論。這個理論認為,一個人的消費就是另一個人的收入。言下之意,如果能夠推動消費開支,那麼整個社會的收入將會增加,而整體經濟亦將會加強。

這個理論的背面就是,如果大家一齊增加積蓄,這種做法將會導致經濟疲弱,因為要增加儲蓄,就是削減消費,而消費正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機器。 這就是凱恩斯主義(Keynesianism)所謂的節儉悖論。他們所以認為這是個悖論的原因,就是一方面儲蓄對個人來說是件好事,但是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就,會對對整體經濟造成傷害。 怎能會有這樣的矛盾出現的呢?

畢竟,經濟只是一個由個人組成的一個集合體,所以任何對個人有好處的行為都應該對集體帶來同等的好處才對。 難道不應該是嗎
 
是的,應該如此,亦事實上如此 節儉悖論的出現,只因為我們有錯誤的假設。 這個錯誤的假設,就是首先接受了收入循環流動的理論

這個假設的漏洞在於我們對消費有錯誤的理解。當每個人消費的時候,他用的,嚴格來說,不是金錢。他用的是他的生產力,或可以說,是他生產出來的經濟物品。

金錢只不過是每個人與他人交易用的媒介。例如,造麵包的,麵包就是他的消費能力,一個鞋匠的消費能力就是來自他製造的鞋,牙醫就是靠提供他的牙科服務,等等。

在每一種情況下,所生產的產品或服務將被轉換為金錢,但這只是使交易更為有效率 如果不是透過金錢這個交易代用品,牙醫若想要麵包,就必須找到一個即時需要牙科服務的麵包師。這是多麼的不方便﹗

我們一旦明白到每一個人的消費是依靠他的生產,就不難理解先要增加生產,然後才可以增加消費,這個道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消費者的支出,就是從經濟裡面取出來的。 如果全部人都從整體經濟內,取出多於他們所投入的,怎麼經濟又怎能增長呢?換言之,經濟增長的過程,不是個沒有頭沒有尾的循環。它是個有先後次序的過程,是先要有多余的積蓄,然後才可以有更多的生產,和經濟的增長。

儲蓄增加了,令到投資的資金也增加,人均生產亦隨著增加,最後就使消費能力增加,消費品的需求增加。 因此,政府的打擊儲蓄措施(例如增加稅收或壓低利率),都只會導致經濟更加疲弱,不能帶來真正的經濟增長。 總結來說,節儉悖論是不成立的。

(*)節儉不會拖慢經濟增長,節儉與消費不是對立的,節儉反而是消費的先決條件
 
生產過剩論”(Over-Production)   
另一個與節儉悖論犯了同樣錯誤的理論,亦就節儉悖論衍生的所謂生產過剩論。這個理論認為經濟衰退,或衰退之加劇,是由過度商品生產所引致的。既然我們已經證明了,消費是由生產帶動的,又怎能說過量生產對經濟會造成傷害呢﹖ 答案是,這不能發生的。

對經濟造成傷害的,不是什麼生產過剩,而是貨幣通脹帶來的價格扭曲,使市場訊息失誤,導致太多資金踴入已經過盛的項目。

這些投資初步會使經濟過盛的部份更活躍,但不久,投資和實際需求的錯誤配合就會出現,過盛生產的項目超出消費者實際的需求。這個被政府貨幣政策扭曲了的投資環境,才是生產過剩的真正原兇。

在過去幾年,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特別是銀行和政府的通貨膨脹政策,促使住宅和商業地產出現過度的投資,形成一個惡性的循環,錯上加錯,直至危害整個經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