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沒有意識的框架(frame of reference),看不到事情背後的意義,更察覺不到大趨勢


雖然1028日已過了,宣佈人類集體意識的進化應該有了突破,但好像甚麼事都沒有發生,好像大家都可以鬆一口氣,世界還是安然無恙。但其實一個新的世代早已經來臨,只不過因為發生的實在太多,太多的訊息在眼前稍縱即逝,每一刻都有千萬個訊息要我們去追蹤,使我們的注意力難以停留,零碎的,和重要的也分不開,最後大家已經變得痲木,索性不去理會,只顧埋頭苦幹,做好自己這份工算了。

諷刺的就是今天的信息傳播太發達(Information Explosion),反而令人無所識從,人的觀察能力竟然不及以往信息比較缺乏的時代,所謂量多不等於質素好 (正如銀紙多了也不等於構買力有所增加一樣)

看著亦不等於見到。有位智者就有這個譬喻,很多人,當他們看到一隻指向月亮的手,就只停留望著手指,不懂得望向月亮”(Looking at a finger pointing to the moon, many see the finger, only a few see the moon) 。能夠看透眼前事物的真正意義不是容易的,還需有個可以參照的框架 (Frame of Reference) ,否則每件事都同樣重要,那就難作有效的分析。


參照的框架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讓我們挑選訊息,集中注意,能看出前因後果。這統統都需要有個歷史觀 (Sense of History),和宇宙觀 (Cosmology) ,和價值觀 (Value System)。對事物有任何的分析,就要先有了以上三種意識組成的參照的框架。而我們有沒有這三種意識,與及我們的三種意識是甚麼樣,就是取決於一個更基本的取向(Disposition)。取向主要有兩類﹕第一個是唯物,第二個是唯心。

唯物者就是相信歷史的進化 (進步) 是由人的決擇而決定的,人是有能力主宰自己和人類的命運,隨意改造我們的生活環境,甚至可以改變大自然。人類的科技文明就是推動這個物質進步的最大因素。人類的價值觀亦是由科技進步所定的。科技越進步,人的生活質素就越高,人類就越富裕,越有能力控制和開發大自然的資源,不但只提供人類的需求,還可以滿足我們所有的欲念。

唯心的取向則相信萬物有主宰,包括人類人,而人類歷史的漫延,就是照著由這個宇宙的主宰所定的方向走。唯心者相信任何發生的事均有其意思和目的,非屬偶然,而引導歷史的走勢是個有意識和有道德的靈魂。歷史的進化就是反映人們的集體意識邁向人類意識,直至達到一致。

很明顯,Dr. Calleman所描寫的人類意識進化就是個唯心的取向,而能夠接受這個取向首先必需擁有精神的意識 (Spiritual Consciousness),或宗教意識 (Religious Consciousness)。我們所指的不是一般人所謂的宗教信仰 (Religious Belief)。精神意識是與宗教信仰不同。宗教信仰是指有教條的 (Dogma),敬奉某個神的宗教組織,例如彿教,天主教,回教,印度教,等等。但宗教意識(Sense of the Sacred),就無須有宗教信仰,也無須敬奉任何神靈,或屬於任何宗教組織。

話雖如此,兩者都有密切的關係。可以說,宗教信仰是精神意識的始祖。就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一樣,當我們年幼時,我們的思想幼稚,領悟能力低,不能掌握太抽象的概念。同樣,人類的初期,理解抽象的概念能力較低,所以需要把精神的意識形像化(偶像化),因此塑造出一個神靈來鞏固這個精神意識。隨著人類的成熟,精神意識就可以不再依靠形像或偶像了。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宗教的文化。甚至日本也有敬奉大自然的宗教。所以他們都不難領略人類意識進化這個觀念。但很遺憾的,中國人的歷史和文化就是從來沒有過宗教信仰的,所以中國人的自然取向就是個絕對唯物的取態。對一般的中國人來說,精神意識是很陌生的,因此他們亦很難理解和接受一個有意識的歷史觀和宇宙觀,亦因此中國人很難看得透正在他們眼前發生的時物。

雖然說中國人是極之物質意識濃厚,他們都有非物質的一面。他們有賭博的精神,僥倖的信念,他們很熱心恭奉賭神和財神。但細心再看,這不過又是物質意念的孿生兄弟。中國人的信念和宗教,其實只不過是迷信,就像數千萬年前最原始的人類一樣。可惜其他人的迷信階段早已經結束,迷信已經提升到元整的宗教地步。唯獨中國人的迷信沒有機會進化,停在原始時代,使這個民族欠缺歷史和宇宙意識,難以觸摸正在眼前發生的巨大變化。

無論如何,就算歷史已到達了轉折點,我們每個人還需自覺地行出第一步﹐放棄舊的思維﹐著意了解眼前發生的一切﹐不要留戀過氣的一貫模式﹐不再繼續以物質﹐賭博﹐投機﹐僥倖﹐貪婪﹐依賴政府的施捨﹐寧可放棄自由換取公家的照顧﹐甘願永久當債務的奴隸等等﹐的慣常心態。每個人在這個新世代的成功與否﹐在乎他能否配合新的大氣候﹐自願的就會成功﹐被迫的就會失敗。
(*)附註﹕中國的四大“宗教”


能夠成功在中國扎根的所謂宗教或信仰就只有﹕土生的孔教﹐道教和道家思想﹐和後期外來的佛教。

孔教其實是唯一得到帝王推崇的國教﹐是帝王用來鞏固權力的主要意識形態工具。儒家思想﹐不但只與精神的發展和思考的探索無關﹐反而阻礙人類獨立思考的發展。

道教純粹是回應民間低下層的艱苦生活而出現的一種迷信﹐既然沒有任何提升自己在社會的地位的途徑﹐唯有透過道士的巫術來帶給自己些微希望。

道家思想是讀書人唯一可以找到的一點精神食糧。但老子的中心思想就是無為﹐萬事都不能改變﹐因此只能提供一個消極的取向﹐認為甚麼事物都不能改善﹐根本不相信人類思維有進化的這回事。

佛教﹐跟道家思想一樣﹐亦是極悲觀和消極的一種意識。佛教的訊息就是世上甚麼都只不過是幻覺﹐五蘊皆空 ﹐要脫離塵世才能得到安息﹐不鼓勵改善現世間的一切不公義﹐提倡出世和背道生命的意識﹐而對人類的意識進化當然只可以否定。佛教的內容亦都極為悲觀消極。因此只能吸引社會上最失敗的一群,例如老弱傷殘的,垂死邊緣的,終生懷病的,困在家中的婦人等等。

在極度專制的帝王制度之下﹐只有以上四種意識形態能夠在中國發揚廣大,而任何思想上的探索都可以引來殺生之禍。長時期如此,這種取向就變成潛意識,成為中國人遺傳因子的一部份。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文化有如此的唯物意識,如此的欠缺真正的精神領域﹐和思考的習慣。

孔教的內容是極之唯物,對於抽象的事物就是白紙一張。西方,印度,和其他文化都以生命與死亡的探討作為追求知識的出發點。孔子則不屈尊討論﹕"未知生,焉知死"。他重視的不是精神上的發展,而是禮儀,恭敬,服從,和諧,維持現狀等的價值。如果相信傳說,孔子幼年就已經執迷於模仿年長人的舉動,陶醉於禮儀,證明此人毫無想象力。年紀小小就這麼老態是極之不正常的,難怪孔子的思想空洞枯燥無物。


所以,當一些無知,讀懷書,盲目 "愛國" 之徒,說什麼二十一世紀就是由中國領導的,這簡直是啼笑皆非。 今天的中國早已殭化了。只有智商極低,毫無學識之士,才可以相信這個又專制,又精神貧乏的社會能夠帶領人類邁向新的領域。鹹魚復活的機會比中國崛起的可能性大得多﹗

下回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