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tain Wants Ukraine's Minerals Too - by Mark Curtis via Declassified UK (2025-03-14)
英國也想取得烏克蘭的礦產
https://www.declassifieduk.org/britain-wants-ukraines-minerals-too/
今年 1 月中旬,當英國官員與烏克蘭簽署了為期 100 年的合作協議時,他們聲稱英國在「關鍵礦產戰略」上,是烏克的「最佳合作夥伴」。
然而不到一個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提出一項堅建議,希望獲取烏克蘭豐富的礦產資源,作為美國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戰爭的「補償」。
英國政府對於華盛頓的介入,感到非常不滿。
據報道,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上個月在基輔會見澤連斯基時,提出了礦產問題,“這表明首相施紀賢的政府,仍然渴望獲得烏克蘭的礦產財富”。
英國外交大臣的說法是正確的,但英國本身只不過是眾大國中一個,而烏克蘭正處於英國和特朗普之間,左右受壓。
這並不足為奇。烏克蘭擁有約20,000處礦床,涵蓋鈹、錳、鎵、鈾、鋯、稀土金屬和鎳等116種礦產。
烏克蘭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石墨儲量、歐洲最大的鈦儲量以及歐洲大陸三分之一的鋰儲量。
這些資源對於軍事生產、高科技、航空航太和綠色能源等產業至關重要。
Rothschild (羅斯柴爾德) 家族也在烏克蘭擁有廣泛的利益。
Rothschild 家族 (*) 在烏克蘭的投資不少於 530 億美元,其董事會成員包括前英國國家安全顧問Lord Mark Sedwill 馬克·塞德威爾勳爵。
英國的許多外交政策和戰爭,都可以解釋為英國政府希望英國企業攫取其他國家的資源。
2003 年入侵伊拉克主要是為了石油,而幾十年前英國在 1950 年代對馬來亞發動的殘酷戰爭主要是為了橡膠。英國之所以支持南非種族隔離政策,很大程度是因為英國希望繼續獲得南非豐富的礦產資源。
歷史表明,英國政府在關鍵礦產方面的國際戰略,及其對烏克蘭礦產的虎視眈眈,將繼續主導英國的外交政策,並加劇未來的國際緊張局勢。
(*) The Rothschild family 羅斯柴爾德家族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Rothschild_family
Rothschild 羅斯柴爾德家族是個富有的猶太銀行家族,原籍法蘭克福。這個家族有記載的歷史始於16世紀的法蘭克福。
Mayer Amschel Rothschild 梅耶·阿姆謝爾·羅斯柴爾德 (1744-1812) 於 18 世紀 60 年代建立了銀行業務,使該家族聲名鵲起。
Mayer Amschel Rothschild 成功地將自己的財富傳承下來,並透過他的五個兒子建立了一個國際銀行家族,這些兒子在巴黎、法蘭克福、倫敦、維也納和那不勒斯建立了企業。這個家族在英國被提升為貴族。
Rothschild 家族銀行業務在歐洲工業革命時期,開創了國際高級融資,並在Suez Canal 蘇伊士運河等複雜的政府項目的融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從 1895 年到 1907 年,他們向歐洲各國政府貸款近 4.5 億美元(相當於 2024 年的 152 億美元)。
Rothschild 家族的名字成為了奢侈和巨額財富的代名詞。
1909 年,英國財政大臣 David Lloyd George 戴維·勞合·喬治稱: "Lord Nathan Rothschild (羅斯柴爾德勳爵) 是英國最有權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