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是獨立於政府的。黃金與法定貨幣不同。政府可以任意印制銀紙(法定貨幣Fiat Money)﹐但無法任意發放黃金。沒有獨控貨幣的權力﹐政府的資金來源﹐就要單靠直接稅收﹐不能再印銀紙﹐或增加信貸(Credit)。而若政府要不斷向人民徵收重稅的話﹐會更容易引起民憤。
政府控制著貨幣供應﹐就必然產生貨幣或信貸膨脹﹐即俗稱通脹﹐而通脹之下每一個人(儲蓄者﹐銀行小存戶﹐小業主﹐小股民﹐小商家)都是輸家。惟獨政府﹐銀行﹐和大財團是贏家。通脹是政府用來掩飾間接稅收(Indirect Taxation)的最好工具。故此通脹可謂是政府的好朋友。
沒有獨控貨幣供應的權力﹐政府又怎能以低息信貸來鼓勵沒有條件買樓的人變成業主﹐從而推高樓價呢﹖若人人都必須以真金白銀付款的話﹐何來會有樓價泡沫呢﹖何來會有負資產的業主呢﹖一生辛苦的積蓄又何來會給通脹蠶食呢﹖何來會人人都被迫參與賭博性的投機活動來抵償通脹呢﹖
由於大部份的學者和專家都受僱於政府和大機構﹐他們所散播的也是有利於政府和大機構的謊言。因此一般人誤以為信貸貨幣(Credit)就是財富。這是大錯特錯的﹗信貸貨幣不是財富﹐反而是債務(Debt)。所謂銀紙其實只是當權者向我們發放的欠單(Debt Certificate)。只因為政府法定人人都要接受這張欠單﹐我們才被逼採用它作日常的買賣交易。而因為政府有權任意發放更多的欠單﹐所以我們手上的欠單是不斷的貶值。真正的財富是不應貶值的。所以只有黃金白銀才能擔當財富的角色。
另一個謊言就是把房地產當作財富。要知道﹐在信貸貨幣的制度之下﹐樓房的價值是由按揭(Mortgage)貸款定的﹐不是由賣家的實制能力而定的。絕大部份的業主都是靠銀行借錢來買樓的。而銀行貸款直接推高樓價﹐使樓價脫離現實和泡沫化。因此﹐真正的業主是銀行﹐而買了樓的人只是背上了一筆巨債而已。他們的物業不是財富而是賣身契。萬一樓市泡沫爆破﹐或當他們失業時﹐所謂的資產(Asset)會變成沉重的巨債。
在香港而言﹐因為全部的土地都屬於政府的﹐賣地也就是政府主要受入之一。故此房地產也是政府向市民間接征稅的主要工具。政府鼓勵銀行放寬樓宇按揭信貸﹐就有直接推高樓價的作用﹐而樓價高企使政府收入增加。所以﹐香港人買貴樓也就是間接被政府征了稅。只有香港新界原居民才可避免這種間接稅。其實如果加上高樓價的間接稅﹐香港的真正稅率絕對不低。
鈔票和信貸制度是政府的命脈。人們盲目接受和使用信貸就等於強化政府和助長它的權力氾濫。今天全世界的政府﹐不論是民主或專制的﹐都擁有比以前帝王更大的權力。西方有句格言﹐就是
“權力使腐化﹐而絕對權力使絕對腐化”。因此﹐就算由民主誕生的政府都隨著時日腐化和專橫。
衛護個人自由就只好限制政府的權力﹐而限制政府的權力的最好方法﹐就是控制它的財政收入。我們只要拒絕參與股票和債券的投機遊戲﹐拒絕向銀行借錢﹐拒絕貸款買樓﹐拒絕先洗未來錢﹐就會大大削減政府的收入。沒有龐大的財源﹐政府就無法獨控資訊媒體﹐教育﹐思想﹐個人的行為和財富的支配。沒有獨控貨幣供應的權力﹐政府就不能成為社會的最大僱主﹐獨控社會的命脈﹐甚至借助福利制度來取代父母﹐神﹐與命運的地位。
政府和自由市場是勢不兩立的﹐只有後者才能真正衛護人的自由﹐而自由市場是建立於黃金貨幣之上的。當黃金回復它歷史性的貨幣地位﹐政府就難免由猩猩那麼巨大的體積縮至蒼蠅那麼細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