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牽頭成立「團結香港基金」。光是基金名稱就很有中國特色。在現代文明社會,已極少組織用「團結」這詞,而自中共建政以來,儘管內鬥不絕,卻永遠講團結,即使文革時期,高層權爭已尖銳化表面化,確定林彪為接班人的中共九大,仍聲稱是「團結的大會」。中國特色的「團結」是「同而不和」的團結,與西方和先秦文化中的吵吵鬧鬧的君子「和而不同」的非團結是相反的狀態。
董伯在基金成立會上,讚揚香港在特區政府領導下,幾乎全民就業,法治、低稅制、醫療教育等更令其他國家及地方羨慕,並重複多年前的金句:「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現在全世界都奔向中國」、「國家未來的發展,給香港的機遇是不得了」。
既然中國的發展好得不得了,而香港的現狀又令其他地方羨慕,那麼為甚麼社會還有如此多的不滿?何以示威抗爭不絕?而要董伯在耆老之年還要成立基金會,去「爭取政改方案獲支持,及製造條件結束佔領運動」呢?
既然香港特區政府一直以來都掌握機遇跟好得不得了的中國加緊融合,為甚麼民調又顯示,香港人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一直下跌,以至跌到最新的只有8.9%市民自覺是「中國人」呢?這是包括一切年齡層的市民,年輕人自覺是中國人的比率就更不堪了。
團結香港基金的顧問梁錦松在演講中,花了三分一篇幅談青年人問題。他說,見到現在的學生關心香港,覺得非常感動。他表示,回歸以來政府對年輕人未夠重視,政府至今未處理好青年人向上流動的問題,「過高的房價已經導致青年對未來絕望」。年輕人看不清未來,「這是很大的失誤」。
團結香港基金這兩位主要發言者,都沒有看到香港當前的主要矛盾,實是在十多年港中融合中所衍生的種種政治、社會、經濟問題。簡而言之,就是港中矛盾。「國家好」,香港更墮落;「全世界奔向中國」的機遇我們謝不敏。
倘從GDP的增長來看,中國的發展當然可以說好。但這不等於社會進步。美國前總統甘迺迪說:「沒有社會進步的經濟發展,只能使大多數人繼續貧困而讓少數特權者牟取暴利。」
社會進步,指的是立法和司法越趨完整,人民的自由越趨擴大,對弱勢族群的福利措施不斷增加,社會的不公平現象逐漸減少……等等。所有這些雖沒有完美境界,但應該隨着經濟發展而走向完善。如果社會不能夠朝着完善化的方向進步,那麼經濟發展自然就會使財富越來越集中於少數人手裏,貧富更懸殊,少數特權者牟取暴利而多數人繼續貧困甚而更趨貧困,再加上貪腐現象普遍化,社會不公平不斷擴大。這絕對不是一個國家的「好」表現。
國家好不好,不能只看GDP增長,還要看它的社會有沒有同時進步,包括政治民主、司法獨立、新聞自由和衡量貧富差距的堅尼指數。經濟成長不是目標而只是手段,人類社會追求的目標應該是社會進步。
在港中融合的十多年,香港人固然看到大陸權貴資本主義興起,國富民窮,社會日趨墮落,也親自感受到中共權貴對香港政治經濟社會的侵凌,香港核心價值不斷流失,社會文明急劇倒退。青年人缺乏向上流動機會和買不起房子,只是問題的一部份,而且絕非促使他們上街示威抗爭的主要原因。佔領運動有大量中產階層參與,清潔街道和把垃圾分類的有不少高職人士,打掃廁所的有建築師和五星酒店的調酒師,化妝品公司的高級人員把種種女性清潔和化妝用品擺滿公共女廁,包括洗面乳和面膜。團結香港基金的成員、政府中人、建制派,如果沒有到佔領區看看,至少也該在網頁看看有關佔領區的描述和報道,否則他們不會了解佔領者的品格和意向,也就沒有資格呼籲佔領者撤離。因為佔領區體現了這些市民,尤其是年輕一代,是如何愛護香港這個地方,如何重視香港固有的文明,固有的核心價值。這絕對比給機會他們向上流動或置業重要。
中共一直把人權說成等同溫飽權,以為滬港通之類就能使香港人心回歸,港共把蛇齋餅糉當作騙取選票手段,團結香港基金也是循着這種功利主義思路,認為給年輕人實利、「調動資源,確保年輕人得到照顧」就能讓年輕人退出抗爭,和支持假普選方案。他們太小看香港年輕人了。年輕一代要的是命運自主。佔領運動最大成績是香港人不再冷漠。有爭吵,有撕裂,有衝突,有佔領和反佔領,總好過冷漠。冷漠等於放棄自主,等於認命。因此,寧可原地踏步,也不要俯仰由人的假普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