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8日 星期五

中國或許不希望俄羅斯失敗,但就肯定不希望俄羅斯獲勝

俄羅斯不是美國的敵人,中共才是。但美國已被兩次大戰後,來自東歐的大量移民騎劫。這些東歐移民絕大部份是納粹主義份子,對俄羅斯有深厚的仇恨。他們滲透美國的統治架構,收買所有美國的政客,借用美國的世界地位來為他們消滅俄羅斯的欲望效勞

China Might Not Want Russia To Lose, But It Might Not Want Russia To Win Either - by Andrew Korybko  (2025-07-19)

中國或許不希望俄羅斯失敗,但就肯定不希望俄羅斯獲勝。

https://korybko.substack.com/p/china-might-not-want-russia-to-lose

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的失敗,將對中國的安全造成災難性的打擊。但是,俄羅斯的勝利也可能終結中國從俄羅斯那裡取得廉價能源,維持其經濟發展。更不用說,俄羅斯無論失敗或勝利,都會促使美國「重返東亞」,轉向針對中國。

《南華早報》(SCMP)引述匿名消息人士報道稱,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告訴歐盟外長,中國不希望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失敗,因為這樣一來,美國的注意力可能會全部轉移到中國身上。主流媒體將王毅的這番言論,解讀為中國有意協助俄羅斯贏得烏克蘭戰爭。然而,我不認同這個分析。我卻認為中國既不希望俄羅斯贏,也不希望俄羅斯輸。

2023年2月,在俄烏衝突一週年之際,我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中國不希望任何一方在烏克蘭問題上取得獲勝」(*下文)

俄烏戰爭盡可能長時間地持續下去,絕對符合中國的利益,因為這不僅可以阻止美國將注意力轉向遏制中國,而且西方制裁對俄羅斯經濟的持續壓力,也將有利於中國經濟。中國目前已經從俄羅斯進口大幅度折扣的石油,這有助於中國在經濟放緩的環境下,維持經濟增長。但如果世方解除對俄羅斯的製裁,這一切的優惠都會結束了。

此外,俄羅斯越是受到西方制裁壓力,中國作為舒緩俄羅斯壓力的作用越大,俄羅斯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就越高。中國可以利用中俄兩國經濟關係日益不平衡的現狀,在「西伯利亞力量二號」等大型項目,及其他輸油管項目上,獲得盡可能優惠的討價還價優勢。

( *) “China Doesn’t Want Anyone To Win In Ukraine” – by Andrew Korybko (2023-02-02)

「中國不希望任何一方在烏克蘭問題上取得獲勝」

https://korybko.substack.com/p/the-washington-post-has-it-all-wrong

《華盛頓郵報》本週稍早發表了 Max Boot 的一篇評論文章,稱「習近平不想在烏克蘭問題上成為失敗者」。他認為,中國在烏克蘭衝突中奉行平衡政策,即不正式支持任何一方,而是靜待其中,等待一方明顯勝出,才會選邊站。但我認為這種評估是錯誤的。事實是,中國不希望烏克蘭衝突上有任何一方獲勝。中國希望衝突盡可能延續。

美國選擇首先「針對」俄羅斯,而非中國。這是因為美國錯誤地認為俄羅斯(相對中國)軟弱無力,因此會迅速屈服於美國的經濟制裁,否則也肯定會在史無前例的代理人戰爭,和經濟製裁雙管齊下的策略下,迅速崩潰。

與美國預期相反,俄羅斯的韌性導致美國陷入戰略困境,因為其軍工業無法跟得上向烏克蘭提供武裝支援的速度。同時,北約國家的軍備儲備正瀕臨耗盡,已低於維護自身國家安全所需的最低限度。此外,這場代理人戰爭的無限期持續正在消耗美國將來為「遏制」中國所需的軍事裝備。

這正是中國實際上寧願讓衝突盡可能拖延、不分勝負、的一石二鳥陰險動機 (損害俄羅斯,但就利於自)。這將削弱美帝國的軍事實力,使其無法用來對付正在威脅其在亞太地區利益的敵人:中國。

然而,中國也不願看到俄羅斯勝出,因為這將斷絕中國廉價能源的來源,並終止中國目前對俄羅斯的影響力。此外,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全面勝出,這會使美國把目光轉移到中國身上。

FateAndTheFuture: 

俄羅斯人口稀少,但就資源充裕,無動機向外搶掠,蘇聯時期更是向亞非拉國家提供慷慨的援助。相反,中共人口爆煲,但就資源貧乏,要透過什麼 “一帶一路” 向亞非拉國家的資源打主義,這必然觸犯美帝的大忌,挑戰美帝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