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 星期五

受益大量新移民的,不是當地的普羅大眾 (1)

受益大量新移民的,不是當地的普羅大眾 (1) 

 大家都沒有細心去分析清楚。受惠於大陸資金和人口自由來港的,只有金融界,地產界,和旅遊酒店界的老闆們。大眾即使受惠都只是零碎的,得不償失。絕大部份的利益都歸大商家,全部要付出的代價都要由大眾去承受。利益輸到私人袋裡(privatize the benefits)而成本則由公家去承擔(socialize the costs),現時的香港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吧。

過去十年,特別是 SARS疫症之後,大陸政府放寬自由行人士來港,就是一種間接的向香港經濟作出的援助。香港回歸之後,經濟已逐漸邁向衰退,因為大陸於六四後積極把經濟開放來緩和政治的收緊。所以中國自從六四後就慢慢成為世界工廠,佔領了世界的工業產品市場。

不單只是香港,而全世界的經濟都因為這個發展而受到極大的衝擊,和被扭曲。主要就是,各國的工業生產都移到中國去,而留下來的大部分的都只有金融事業,形成一個沒有平衡的社會結構,和極度貧富懸殊,有少數人受惠,而大部分人則陷入經濟困境。主要受惠於中國高速發展的都是各國的政府,金融機構,從事金融的一族,有多余資金可用作抄賣的一群,從事物流業和旅遊生意的老闆們,與及擁有物業(尤其是商鋪)收租的業主們。

以上的人都歡迎中國資金把他們的資產值托高。大企業家亦可以把生產線移到中國,享受廉價勞工的低成本。各發達國家的政府更歡迎中國進口的廉價貨品,因為可以抵消多印發出的鈔票,否則通脹會嚴重得多。普羅大眾則遭殃了,物價不如中國大陸的低,因此工資無論如何都比大陸的高。社會的這群人士就對中國大陸最反感了,憤恨中國人搶去了他們的生計,憤恨這個世界經濟環境帶來的後果,憤恨社會上的一少數得益者,憤恨自己的政府為了維持世界金融而出賣了自己的人民。

以香港而言,後果就是大眾要面對商店和住屋租金高企,要負擔高昂的樓價,公共設施和資源的被分薄,職位的流失,工資的受壓,由於太多熱錢湧入而令物價膨脹,儲蓄又被蒸發,日涯夜涯都只不過是原地踏步,小康和中產的美夢難達到,而就算現有的“中產一族”都只不過是“蚊形居所”和銀行的奴隸。可惜這些可憐虫﹐不單只沒有反抗﹐還力撐剝削他們的制度﹐真是難以致信。

國內的資金和人流入侵之下,住屋昂貴,道路擠堵,街上空氣污濁,行人路寸步難移,任何一處都人頭湧湧,小商戶難以承擔昂貴租金,香港的鋪位被國際名牌商戶掃清,私家醫院向婦產科一面倒,搶去公立醫院的醫護人員,香港的福利制度被濫用,全港的大學大量招收大陸學生,校園內聽到的都是“煲東瓜”的聲音,學生宿舍都不輪到本地生入住,教授都是繞道美國而來的國內“學者”。

在這個情況下,受害的何只是涯貴樓的一族,居住“籠屋”和“劏房”的一族,本地產婦,公立醫院工作的一族,本地大學生,出入境前線工作的入境署人員﹖受害的還有香港的核心價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生活質素,人權和個人自由,學術自由。整個氣氛和意識形態日漸和大陸看齊,一國兩製名存實亡。

最罪過的還是各地的政府

話需說回來,我們不應該單單怪責內地自由行人士和孕婦。在某程度上,他們亦是受害的一群。應該責怪的是各地的政府。

發達國家的政府多年來容許企業為著減低勞工成本,把生產線全部遷移到中國大陸,使本地失業率高企。為了緩和社會情緒只好增加福利,導致財政出問題,最後又要削減福利。失業人士眾多,福利又減少,眼見國內的貨物全都是中國入口的,又見一群群的中國移民和遊客大舉揮霍,心中自然不快。這是人性的表現,不難理解,要怪應該怪政府。

香港過去三十年過度依賴地產,導致租金成本大賬,逼使全部的生產行業北移,令本港經濟單一化,就業出了問題,因而要懇求“亞爺”開放自由行來港消費。但是,高官忘記了任何好處都有負面的代價。大門打開了,湧入的不能限於消費者,必定有被香港優厚福利制度吸引而來的一群。你大開方便之門,人家闖進來,究竟是誰的錯呢﹖

特首曾蔭權斥責港人思想太狹窄,要多點包容,說香港當年亦是靠新移民帶來的生機云云。但他似乎忘記了當時的香港人口只有數十萬,當年戰後重建帶來很多生機,當年香港是沒有福利的。今天香港人口七百萬,就業機會狹窄,福利開支雖然大增,但仍然不夠分配。曾蔭權不明白今時不同往日,証明此人的智商很低。

但是,最罪過的,還是大陸政府。六十年的共產黨專政,弄到中國一團遭。經歷了四十年的階級鬥爭的浩劫,今天的所謂經濟開放,只不過是美其名的叫人民 “自生自滅” 罷了。堂堂一個大國,其國民被迫跑到外面搶購奶粉和產子,這是多麼羞恥的事。

2025年8月21日 星期四

移民能真正解決問題嗎 ? 家園不是錢買得到的

移民能真正解決問題嗎 ?

移民能真正解決問題嗎 ? 移了民又如何 ? 我們移民,中共的黨員也跟着我們『移民』到這些有民主的地方,然後就以他們可惡的所作所為,令當地人對所有華人產生厭惡。這種情緒最終會演變為反華行動。暫時這種民粹也許未為普遍,還受制於現行的政治正確潮流。但一旦外國的經濟還境再轉差,反華情緒就會氾濫。在歐美各地,極右思維已陸續湧現。 

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苛政,就像個壓力煲,到了人民忍無可忍時就會爆炸。移民就是讓壓力煲能夠泄氣,讓獨裁者有更大的空間,和更長的壽命。試想一吓,如果當年大陸人可以大舉移民海外,又點會出現學生佔領天安門呢?

最諷刺的,移了民之後,我們會不甘被當地白人歧視,覺得很受侮辱,漸漸就忘記了迫我們走上移民之路的那個獨裁政權,反而漸漸『愛上祖國』 起來,以祖國今天強大了而感到驕傲和光榮,在鬼子佬面前可以『威番吓』。所以話,中共政權最喜歡反對它的人移民的,因為中共心知,遲早這班人都會 “精神回歸” 它的懷抱的,成為在海外最支持它的一鼓勢力。

以移民來逃避專制的政權,當然是最容易,表面上最少代價,的一個選擇。但要考慮的還有很多不會立刻浮現的後患。例如,移民到一個與自己文化,語言,人種,外貌膚色等等都有很大分別的國土,要完全融入就是非常困難之事。極有可能要永遠接受Visible Minority『凸顯少數族裔』的身份。這是個極之難受的命運。

其實,所有港人熱門移民的選擇地,其自由開放的政治制度都是當地人 (或他們的祖先),歷久犧牲性命爭取回來的。所以,香港人以為移民就可以為自己和家人換來自由民主的妻棲身之所,就有點不勞而獲的『醒目仔』僥倖心態。要知道世上那有免費的午餐 ?
始終都是自己的地方好。自己家園是要由自己保衛的。

家園不是錢買得到的,是守護得來的

即使被中共傀儡的世衛改了名,人人都知瘟疫來自武漢的生化武器研究中心。即使各地政府和官媒不敢說真話,受到中國製疫情影響的各地民眾會把矛頭對準目標。中共難辭其咎,華人(以至其他無奈的黃種人) 遭殃。反華民緒高揚,反中國製造,反全球一題化,反移民潮,陸續浮現。香港人以為只要樓價升值,就可以移民海外,逃避中共。哪有這麽便宜?你移民到那裡,中共也跟你移民到那裡。

自己家園自己守護,香港要香港人自己光復。移居海外不會改變你的膚色。在當地人眼中,你仍然是黃皮膚一個。
-------------------------------------------- 家園不是錢買得到的,是守護得來的 • Dec 26, 2021

即使被世衛的中共傀儡改了名,人人都知瘟疫來自武漢的生化武器研究中心。即使各地政府和官媒不敢說真話,受到中國製疫情影響的各地民眾會把矛頭對準目標。中共難辭其咎,華人(以至其他無奈的黃種人) 遭殃。反華民緒高揚,反中國製造,反全球一題化,反移民潮,陸續浮現。香港人以為只要樓價升值,就可以移民海外,逃避中共。哪有這麽便宜?你移民到那裡,中共也跟你移民到那裡。

自己家園自己守護,香港要香港人自己光復。移居海外不會改變你的膚色。在當地人眼中,你仍然是黃皮膚一個。

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苛政,就像個壓力煲,到了人民忍無可忍時就會爆。移民就是讓壓力煲能夠泄氣,讓獨裁者有更大的空間,和更長的壽命。試想一吓,如果當年大陸人可以大舉移民海外,又點會出現學生佔領天安門呢?

最諷刺的,移了民之後,我們會不甘被當地白人歧視,覺得很受侮辱,漸漸就忘記了迫我們走上移民之路的那個獨裁政權,反而漸漸『愛祖國』 起來,以祖國今天強大了而感到驕傲和光榮,在鬼子老面前可以『威翻吓』。所以話,中共政權最喜歡反對它的人移民的,因為中共心知遲早這班人都會 “精神回歸” 它的懷抱的,成為在海外最支持它的一鼓勢力。

以移民來逃避專制的政權,當然是最容易,表面上最少代價,的一個選擇。但要考慮的還有很多不會立刻浮現的後患。例如,移民到一個與自己文化,語言,人種,外貌膚色等等都有很大反別的國土,要完全融入就是非常困難之事。極有可能要永遠接受 Visible Minority『凸顯少數族裔』的身份。這是個極之難受的命運。

其實,所有港人熱門移民的選擇地,其自由開放的政治制度都是當地人 (或他們的祖先),歷久犧牲性命爭取回來的。所以,香港人以為移民就可以為自己和家人換來自由民主的妻棲身之所,就有點不勞而獲的『醒目仔』僥倖心態。但世上哪有免費的午餐 ? 始終都是自己的地方好。自己家園是要由自己保衛。

2025年8月20日 星期三

同聲同氣 ; 物以類聚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將心比己

 同聲同氣 ; 物以類聚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將心比己

任何一個社會,受到大量新移民衝激,都必然感到很不愉快,很受威脅,甚至很反感,尤其是這些外來人與當地人有很明顯的不同 -- 不論在外表,語言,行為,習慣,意識,傳統上,他們都與當地人有很大的差別。而他們的人數眾多,撞口撞面都是,有很多還在公眾場所喧嘩嘈雜,不懂得尊重別人的私人空間,不會體恤別人的感受。

在這種情況下,當地人對這類新移民的厭惡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讓大量的這類移民湧進來的,是一群越來越被人民鄙視,認受性極低的貪婪職業政客。人民即使感到不滿,亦無能為力,只可以啞忍。

但這種仇視的情緒不會隨時日消散的。大家可以參考華人在東南亞很多地方,與當地人的互相不融洽,就會明白這一點。華人去到那裡,他們都會帶他們的文化到那裡,他們會堅持自己的文化和語言,以華人為榮,以強大的中華民族為傲。

歐美澳紐加的移民群體有兩大類:(1)Visible Minorities當眼的(礙眼的)容易辨認的,突出的;(2)Invisible Minorities隱形的,不能分辨的。華人屬於前者。所有白人屬於後者。印度人,中東人,南美洲人,甚至菲律賓人,則處於中間,因為在外貌上,性格上,或宗教上,他們與當地主流文化的差距較小,而且他們較容易,和較願意融入當地社會,因此被接受程度較高。

物以類聚,是天然的現象。喜歡活在一個同聲同氣的環境,也是很正常,是人之常情。

一個社會,其實就是一個家庭的縮影。同屬一個家庭的成員,相處更和諧,更融洽,更少磨擦,更能夠互相遷就,任何誤會亦更容易得到和解。維繫着一個家庭的,就是出於共同成長的親情。一個傳統社會也如是,都是以共同的語言,習俗,文化,信仰,歷史等來維繫的。

大家試想像一吓,如果你們家庭突然要收容一群陌生人,而你們不單只要讓他們共享你們的生活空間,即使他們的生活方式與你們的完全不同,你們也要樂於遷就他們,適應他們。你們可能對這種喧賓奪主的人感到不滿,但你們不許發出任何怨言,否則你們會受到懲罰。這種情況是非常違反人性的,是非自願的,是在忍氣吞聲之下無奈接受的,遲早會有忍無可忍的一天的。

以上的隱喻,可以放大至整個社會,因為是同一個道理。香港人應該很明白外國人的感受。我們香港每個角落也是充滿操外省話的同胞,所有公共空間和設施也塞滿了這些喧喧嘩嘩,橫衝直撞的同胞,一般香港人也會感到有點被喧賓奪主吧。

這種被壓抑的怨氣,就像地殼的兩塊斷層互相產生的壓力一樣,雖然表面上很平靜,但就不斷在醞釀,直到斷裂的一天,其爆炸力就會是相當驚人的。


香港人口大陸化,即使有了普選也扭轉不了


新移民數目不超過某個界限,不會對當地社會造成嚴重衝擊。由於新移民佔人口小數,就只好努力適應本地文化習俗和價值觀,希望能盡早融入主流社會,受到當地人的接納,而即使因為語言習慣膚色不同而受到歧視也只好接受,唯有等到下一代才完全與主流融合。在這情況下,新移民的文化只可以在邊緣存在,不能挑戰或爭取與當地文化享有同等地位。
過去三十多年,全球就出現了移民潮,大量新移民涌到文化背景與他們原居地不同的地區去,數量之多令這群新移民可以喧賓奪主,加上很多移民目的地都重視人權和行使民主制度,讓這群新移民能夠發揮巨大的影響力,使當地的政客為他們效勞。結果就是,新移民無需接受和嘗試融入主流社會,反而要主流社會遷就他們。
這就是為何到處都陸續出現當地人排斥新移民的情緒。而新移民當中,數量最多的就是華人,尤其是大陸人,語言習俗膚色價值觀與當地的分別最大。所以如果大家可以脫下護目鏡,看清楚週圍,就不難察覺到全球各地民間醞釀的反華情況,不要只聽各地的政府官員和商家說什麼歡迎中國對當地經濟帶來的生機云云。
至於香港,自從1997年『回歸祖國』,社會和人口的成份已經大大更改了。一方面,大批香港原居民移民到海外定居。另一方面,中共和特區政府透過種種的渠道安排內地人到香港定居,其中不少是內地新娘和內地人在香港醫院產下的子女,香港各大學亦相繼增加收取大陸學生。就連大學聘用的教授很多都是大陸的『學者』。很多香港本地的學生都抱怨在課堂上聽不懂操濃厚內地口音的教授。
其實這個大陸化趨勢再繼續多幾年,就算香港能爭取到一人一票普選,共產黨亦不用擔心,因為一般新移民的政治取向都會是與本地人的不同。又由於覺得被人歧視,新移民必然不自覺地美化『祖國政府』,忘記了為何要千方百計離開『祖國』,寄人籬下。
所以,香港親『祖國』的勢力和政黨,都很重視這些內地新移民,視之為最忠堅的擁護者,是他們穩握勝算的王牌。

人民日報新詞:【新香港人】(AM730 2013-10-10)
【內地官媒昨發表將「內地移民」喻為「新香港人」的署名文章。《人民日報》海外版一篇以記者觀察的評論指出,內地新移民來港定居成為「新香港人」,是本港人口增長的重要來源,為補充香港的勞動力發揮重要作用,但這批「新香港人」被指為「蝗蟲」,是因港人對身份感到焦慮有關,認為應以時間和智慧化解兩地差異。有學者認為,有關文章無助舒緩兩地緊張情緒,反而更加標籤新移民。….. 
【目前來港定居的有兩類人士,包括以優才計劃赴港定居,也有持單程證來港居住。文章指,港人認為新移民侵佔香港社會資源,是對早期來港新移民印象有關,即學歷不高的「內地新娘」,來港沒有工作,領取綜援生活,但過去10年新來港人士的學歷上升,有14%是大專或以上學歷,他們大部分是自食其力,不依賴社會援助,成為香港社會的新精英,文中更舉例指內地女星湯唯也是以「優才計劃」移民香港,而內地人的確不再是受人嘲笑的「阿燦」,但卻成為令人心生恐懼的「蝗蟲」。….. 
【文中又指,前特首曾蔭權曾呼籲港人,要擺脫「小島」心態,站在整個國家發展的角度看問題;並引述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在不同場合曾發表的意見,包括近年本港出生率偏低,新移民是本港人口增長的重要來源,應正面考慮如何協助新來港人士盡展所長,促進香港社會及經濟發展。......

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

令致西方文明死亡 ,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 而是計劃了很久的

The Coudenhove-Kalergi plan - The genocide of the Peoples of Europe  (2013-01-02)

一個殲滅歐洲(西方)本土民族的百年大陰謀

一個殲滅歐洲本土民族的百年大計

大規模移民潮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而是一個有計謀﹐有系統﹐的安排。為了掩飾其真正目的﹐推行這個計劃的幕後主角﹐很巧妙地以『多元化』的口號作粉飾﹐並形容為不可避免的世界趨勢。我們希望揭發這個陰謀﹐使大家明白這不是一個自然的現象﹐而是一個由某些人﹐在幾十年前﹐刻意策劃的﹐意圖把歐洲的人種完全消滅﹐令到今天的歐洲面目全非。
絕少人知道歐公體﹐今天的歐盟﹐的主要策劃人之一﹐亦是策劃清洗歐洲本土人口的主腦。這樣一個很低調的神秘人物。大部份人都從來未聽過他的名字。但是﹐環球精英卻視他為『歐共體之父』。他的名字就是 Richard Coudenhove Kalergi他的父親是個名為 Heinrich von Coudenhove-Kalergi 的澳地利外交官 (與拜占廷的 Kallergi 家族有血緣關係)。他的母親是日本人﹐名字是 Mitsu Aoyama

由於他父親與當時的各大歐洲貴族﹐和當時的政治人物﹐有深厚交情﹐Kalergi 可以向這些舉足輕重的最有權力的人﹐私下推銷他的『歐洲一體化』大計﹐並得到他們的支持和參與。
1922 年﹐他在維也納成立了一個名為『泛歐』的行動﹐目的是要創立一個模仿當時由美國領導的國際聯盟。歐洲聯盟是個起步﹐終點是一個『世界政府』。
其後﹐歐洲出現了法西斯運動﹐令這個計劃被迫放棄。但到了二戰結束﹐這個計劃得以復活﹐尤其因為得到丘吉爾的全力支持﹐以及猶太共濟會 (the Jewish Masonic Lodge B'nai B'rith) 的協助﹐和各大報社 (如紐約時報) 的協調。這個『泛歐』藍圖終於得到美國政府的接受。美國中央情報局 CIA 獲受命執行。

在他撰寫的書 Praktischer IdealismusKalergi 指出日後的歐洲居民不再是來自古老歐洲的人種﹐而會是一個由流產誕生的次人種 (a kind of sub-humans, products of miscegenation)。他特別提到歐洲人要與來自亞洲和其他有色人種交配﹐從而產生一種混合的﹐低質數的﹐容易被統治精英領導的羊群 (thus creating a multinational flock with no quality and easily controlled by the ruling elite)

Kalergi 提倡首先廢除歐洲各國的自主權﹐然後再利用各少數民族的分裂活動﹐和大量移民﹐把歐洲民族產除 (the elimination of nations with the use of ethnic separatist movements and mass migration)。他的理想﹐就是把新人類變成一個混血的雜種。所有至今的種族和階級都會消失﹐因為國界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統統都消失了。取代今天的多元人種﹐未來的新人類會是歐亞非人種合成的﹐外觀就好像古埃及人。

『民族多元化』到來了﹐你們的文化會變得更豐富! 1997 香港人也飽受其害,香港文化難逃一劫

在這個新世界﹐只有一個優秀的人種可以取代昔日的統治階層﹐那就是歷久在歐洲被逼害的猶太人種。世世代代受到歐洲人逼害﹐但卻沒有被消滅﹐猶太人就是由這個歷史火爐提煉出來的。猶太人在歐洲的勝出﹐法國大革命也付出了要的貢獻﹐因為它把歐洲的封建制度下的貴族制度摧毀﹐解放了猶太人。 

雖然沒有一本教科書提及Kalergi和他的思想﹐但他的思想卻在歐盟的成立上飾演一個領導角色。在所有今天在歐洲發生的政策和措施上﹐都清楚可以見到Kalergi的影子。每兩年﹐就有一位歐洲的政治人物﹐根據他為這個大計付出的貢獻﹐獲頒發一個以Kalergi為名的獎狀 (The Coudenhove-Kalergi European Prize)。得獎人之中就有最活躍的歐洲領導人﹐德國長命總理默克爾夫人   Angela Merkel (2010)。  


把歐洲人滅族的大計就得到聯合國的認可。一份聯合國2000年1月出版的報告就有這樣一句﹕『解決歐洲老化的人口問題﹐需要2025年之前﹐增加一億五千九百萬新移民 (under the title "Immigration replacement: A solution to declining and aging population," Europe will need by 2025 159,000,000 migrants)

看見今天的歐洲﹐大家都應該承認Kalergi的大計已被充份落實。歐洲人與第三世界的人種徹底混合。這些混血兒可謂Kalergi的兒女The children of Kalergi。受到主流傳媒和左翼勢力雙管齊下的發攻﹐歐洲人已經徹底背棄了他們的根源﹐否定了他們的文化﹐和身份認同(Under the dual pressures of misinformation and humanitarian stupefaction, promoted by the MSM, the Europeans are being taught to renounce their origin, to renounce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世界一體化』的僕人不斷向我們灌輸以下的意﹕背棄我們的民族和文化是一種進步的行為﹐民族意識是錯誤的﹐盲目消費是正確的。我們系時候要揭開這些謊言背後的真正動機了。我們要喚醒歐洲民族的革命精神。我們要使每個人都明白到歐洲一體化﹐和歐洲人混合化﹐就等於把歐洲人滅族。我們別無選擇﹐只有奮起抗拒集體民族自殺的收場。
大家都可能有這樣的一個疑問﹕為什麼一個歐洲的貴族﹐一個有著荷蘭﹐波蘭﹐希臘-拜占廷血統的貴族﹐還有來自他母親的一些日本武士血緣﹐為什麼這個人可以想出把歐洲滅族的鬼計呢﹖我們都沒有明確的答案。有可能是他體內混雜了多個血緣所致﹐也或許是由於他的母親是亞洲人﹐他感到自卑感。

(*) 附註:由此可以理解,為何西方國家的統治階層,如此喜歡大量輸入難民和新移民(尤其是來自獨裁國家的)因為這些人長期以來習慣了服從強權。越多新移民﹐『民主』政府就越容易變成極權政府。

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

卡勒吉 (Kalergi Plan) 計劃; 白人種族的滅絕

全球一體化,經濟金融化,鼓勵大量低端人口進軍,讓猶太大政府,和中共雙雙把所有當地文化摧毀,最終控制了全世界。

Kalergi Plan; The Extinction Of The White Race

卡勒吉計劃; 白人種族的滅絕

https://archive.org/details/a-kalergi-plan-the-extinction-of-the-white-race

“未來的人將是混血兒。” — 理查德·庫登霍夫-卡勒吉 Richard Coudenhove-Kalergi

卡勒吉計畫包括透過異族通婚,和非白人大規模移民到歐洲,目的是滅絕白人種族。 該計劃是由理查德·卡勒吉伯爵 (Count Richard Kalergi) 於1923年制定的,其靈感來自人類把野生動物,透過配種的技術,變成溫順的畜牧。

這個計劃試圖產生一個被動的、馴服的、可操縱的、性格和智力低下的混血種族,一個方便猶太精英永遠統治的人種,因為這個人種只有低等思考力,沒有能力組織起來反抗,甚至沒有能力意識到他們是被奴役的。

「歐亞黑人」這個詞彙可以在卡勒吉著作的書中找到。這就是猶太人至上主義者Supremacist Zionists,拼命想要實現的目標:把所有文化和種族滅絕,特別是歐洲人。希特拉意識到了卡萊吉的計劃,並竭盡全力阻止它。

透過馬克思主義的工具,猶太復國主義者想要摧毀一切; 種族、民族、宗教、財產、家庭、文化、藝術……。 顯然,他們希望實現西方社會的內部崩潰,讓「耶和華的選民」獲得勝利。最終的結果就是:一個低等的,易於統治,沒有任何文化,傳統意識,身份或獨特性格,的人種。

世界經濟論壇WEF推廣的「大重構」,和美國現在風行的WOKE文化,都同樣意圖把性別混淆,把歷史,文化和傳統剷除。卡勒吉Kalergi的「人類大改造」計畫似乎已經接近大功告成了。

卡勒吉著作的《一個能征服世界的意念》, 由英國邱吉爾 (Winston Churchill) 撰寫序言

https://redice.tv/news/the-coudenhove-kalergi-plan-the-genocide-of-the-people-of-europe





2012年11月16日,歐洲理事會主席赫爾曼·範龍佩,在維也納舉行的慶祝泛歐運動(pan-European movement) 90週年特別會議上,被授予庫登霍夫-卡勒吉獎 (Coudenhove-Kalergi Prize)。該獎項每兩年頒發一次,表彰對歐洲一體化進程做出傑出貢獻的傑出人物。
該獎項的獲獎者包括德國聯邦總理安格拉·默克爾 (Angela Merkel,2010 年) 和拉脫維亞總統瓦伊拉·維克-弗賴貝加 (Vaira Vike-Freiberga,2006 年)

The Coudenhove-Kalergi plan - The genocide of the peoples of Europe - By DissidentNL -2022-03-20

https://www.docdroid.net/VeT82zE/the-coudenhove-kalergi-plan-the-genocide-of-the-peoples-of-europe-pdf

大規模移民潮,是一個21世紀的新現象。其背後的計劃被環球政治體制巧妙地掩蓋,透過多元文化宣傳,蓄意把其描述為不可避免的世界自然大趨勢。 透過這篇文章,我們想向大家證明這個大規模移民潮,不是自自然出現的現象。這不是現代生活不可避免的結果,而是一項經過數十年精心策劃的行動,旨在徹底摧毀整個歐洲大陸的面貌。

泛歐洲 Pan Europe

很少人知道,歐洲一體化進程的主要發起人之一,也是歐洲人民種族滅絕計畫的設計者。他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他的存在不為大眾所知,但精英們認為他是歐盟的創始人。他的名字叫理查德‧庫登霍夫-卡勒吉。他的父親是一位奧地利外交官,名叫海因里希·馮·庫登霍夫-卡勒吉 (Heinrich von Coudenhove-Kalergi), 與拜占庭卡勒吉斯家族有聯繫,母親是日本人青山光 (Mitsu Aoyama)。由於他與所有歐洲貴族和政治家的密切接觸,由於他父親 (一位貴族外交官) 的關係,以及他非常低調在幕後行事,卡勒吉成功贏得最重要的國家元首支持他的計劃,並成為「歐洲一體化計畫」的盟友和合作者。

1922年,他在維也納發起了「泛歐」運動,尋求建立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盟為基礎的新世界秩序。歐洲一體化將是邁向世界政府的第一步。

隨著法西斯主義在歐洲的興起,該計劃被放棄,“泛歐” 運動被迫解散,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他的不懈活動和丘吉爾的支持,猶太共濟會《B'nai B'rith》和《紐約時報》等主要報紙的幫助下,卡勒吉設法讓美國政府接受了該計劃。 中央情報局後來負責實施該計畫。

卡勒吉計劃的精華

卡勒吉在他的 Praktischer Idealismus《現實理想主義》一書中指出,未來「歐洲合眾國」的居民將不再是舊大陸的人民,而是一種低等人類 sub-humans,是異族通婚的產物。他明確指出,歐洲人民必須與亞洲人和有色人種雜交,以創造出一個沒有素質、容易被統治精英控制的多民族群體。

2025年8月17日 星期日

把他們送回他們的祖國!把他們送走!

Unbelievable drone footage from our huge 'March for Remigration' in Manchester! 

在曼徹斯特舉行的 “把移民送回原居地” 大型遊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cr4M_PJZKU

   

 Thousands of British Patriots March Through Manchester

數以千計英國愛國者在曼徹斯特遊行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u4jFoxB1cgg

 "Send them back! Send them home!

把他們送回他們的祖國!把他們送走!

2025年8月16日 星期六

中國夫婦澳洲旅遊遭2不良少女無端毆打

中國夫婦澳洲旅遊遭2不良少女無端毆打 煙頭燙臉當街扯髮拖行  (2025-07-25)

https://www.singtao.ca/7220318/2025-07-24/news-%E4%B8%AD%E5%9C%8B%E5%A4%AB%E5%A9%A6%E6%BE%B3%E6%B4%B2%E6%97%85%E9%81%8A%E9%81%AD2%E4%B8%8D%E8%89%AF%E5%B0%91%E5%A5%B3%E7%84%A1%E7%AB%AF%E6%AF%86%E6%89%93+%E7%85%99%E9%A0%AD%E7%87%99%E8%87%89%E7%95%B6%E8%A1%97%E6%89%AF%E9%AB%AE%E6%8B%96%E8%A1%8C/?variant=zh-hk

澳洲近月發生多宗華人遭遇青少年無端襲擊的事件。對此,悉尼和墨爾本華人社區已多次舉行和平集會,呼籲政府正視治安惡化問題,消除種族歧視隱患。然而,此類暴力事件仍呈蔓延之勢,7月21日晚8時許,塔斯曼尼亞州首府荷伯特再現青少年襲擊案件:剛剛抵達澳洲的中國遊客Yoe Xi和Yan Xiaojing夫婦在富蘭克林廣場(Franklin Square)附近遭兩名少女暴力襲擊。中國駐墨爾本總領事館今(25日)發文提醒中國公民加強人身安全防範,並指涉事人員已被警方鎖定,將移送司法程序。

抵達澳洲首日無故遭毆打

據澳洲廣播公司(ABC)報道,這對夫婦原計劃展開為期13天的澳洲之旅,卻在抵達首日遭遇噩夢。整個襲擊持續約40秒,導致他們手腳多處受傷流血。

涉事的兩名澳洲少女

Yoe先生描述,他的妻子被拽住頭髮摔倒在地,兩人均遭到拳打腳踢。「我們與襲擊者素不相識,也毫無交集,襲擊就這麼突然發生了」。

「她們先是吼叫,我們沒有搭理。其中紅頭髮的女子說,要不要嘗試她的大麻,我們拒絕了」,妻子回憶,「然後另一名少女拿出手機開始拍攝,嘴裏罵Fuck,不斷挑釁,我們懵了,嚇到了,要走」。

「紅髮女這時衝到我面前,對着我的臉故意吐煙,還試圖用煙頭燙我的臉,不斷糾纏,她說,『為啥不試試,這個吸了會讓人很瘋癲』。」

夫婦多次拒絕後,紅髮女猛揪住妻子的頭髮將她拖倒,從台階拖到馬路上。「她的力氣很大,我感到頭皮劇痛,然後她繼續揮拳打我的頭」。丈夫阻止她時,被另一名女子一拳擊中眼部,眼鏡掉落。

曾有路過的一對老年夫婦試圖驅趕兩名施暴少女,但沒有成功。後來開車經過的辛格(Avi Singh)(一泰國餐廳的店主)及妻子驅趕了疑犯,幫助被打夫婦聯繫了警方。

一名15歲少女已被起訴

警方通報稱,一名15歲少女已被正式起訴,另一名16歲涉案人員的調查仍在進行中。兩名青少年目前已被羈押,同時還面臨與本次襲擊無關的其他罪名指控。

泰國餐廳店主辛格表示,他協助受害夫婦聯繫了警方。辛格先生透露,當晚8點30分左右,他與妻子下班途經事發地時目睹了這宗事件。

「當時他們顯然受到了極大驚嚇,」辛格回憶道,「他們完全不知所措——明明只是來旅遊拍照,卻無端遭遇這樣的傷害。」在協助報警後,辛格夫婦還幫助警方定位了兩名逃逸的少女,最終促成其落網。

塔州政府啟動安全專項整治

塔斯馬尼亞移民社區代表賈夫里(Aimen Jafri)指出,目前尚無證據表明這宗襲擊事件涉及種族歧視,但仍需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結果。

這位前多元文化委員會主席警告,無論是否存在種族因素,此類事件都可能影響國際遊客對塔州的認知:「當受害者回國後,這段經歷勢必會在其親友圈傳播。我們雖以旅遊勝地自豪,但負面事件必然會影響未來遊客赴塔決策。當局必須正視問題的嚴重性。」 

澳洲街頭「停止青少年暴力」的遊行。小紅書@澳洲印象APP 

澳洲舉行「停止青少年暴力」遊行。小紅書@vividOR

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

楊蘭蘭澳洲醉駕勞斯萊斯撞Benz 網民議神秘豪門封她「天龍女」

楊蘭蘭澳洲醉駕勞斯萊斯撞Benz 網民議神秘豪門封她「天龍女」  (2025-08-10)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65003?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近日澳洲一則車禍新聞引發內地廣泛關注。7月27日凌晨,澳洲悉尼東部一處郊區一輛價值140萬澳元(約717萬港幣)的Tiffany藍勞斯萊斯與一輛Mercedes-Benz(平治,又稱奔馳)迎面相撞,車頭都被撞爛觸發附近商店的防盜警報。

 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道,駕駛勞斯萊斯的是一名23歲的女性楊蘭蘭(Yang Lanlan),被撞擊的則是澳洲電台主持人Kyle Sandilands的52歲司機喬治·普拉薩拉斯(George Plassaras),事發當時Kyle Sandilands並未在車上。楊蘭蘭未受傷,司機則受到重傷,導致骨盆破裂、脾臟出血、脊柱和10根肋骨斷裂,整個右髖關節須切除,恐落下殘疾。

楊蘭蘭因為涉嫌酒駕和傷害罪,當場被警方逮捕。但她拒絕酒駕測試,被捕後堅持一言不發,之後繳納保釋金獲得有條件保釋,保釋條件包括晚上8點到早上6點不能駕車離開她在悉尼的公寓。楊蘭蘭將於8月15日在法院出庭受審。

澳洲悉尼東部一處郊區一輛價值140萬澳元的Tiffany藍勞斯萊斯與一輛Mercedes-Benz(平治,又稱奔馳)迎面相撞

《每日郵報》報道指,楊蘭蘭居住在悉尼頂級海景公寓。除了肇事車輛,她還擁有另一輛未註冊勞斯萊斯,其鄰居稱,「她很禮貌,不多話」。當地鄰居指出,她的另外一輛勞斯車前的儀表台上擺滿限量款Labubu玩偶。

事件因此在內地引發廣泛關注,「澳洲23歲華裔女子楊蘭蘭(Yang Lanlan)到底是誰?」成為話題。內地網民幾次查找,卻與澳洲媒體一樣一無所獲。許多人因此封她是比近期引發爭議的亮證姐更神秘的「天龍女」(天龍人是日本漫畫《航海王》(One Piece)裡的角色,指的是特權階層)。

網絡謠傳保釋金達2700億元

楊蘭蘭被捕後不發一語

據了解,事件引發軒然大波還有一個內地網絡謠傳的高額保釋金。網傳楊蘭蘭的保釋金高達2700億澳元,也有說法是7000萬澳元,稱創下該地的司法紀錄。

不過根據記者翻找,澳洲本地媒體和外媒都並未透露保釋金額,《網易新聞》則報道指,澳洲的保釋金額約在5000到2萬元澳元,該消息為不實消息。

針對楊蘭蘭的身份有許多猜疑,有人認爲她是紅二代,有人則指出她們家做礦石生意,賣礦石給企業。另外也有小紅書網民曬出兩人打了馬賽克的合照稱她和楊蘭蘭認識很久,2018年還跟她合影過,並稱楊蘭蘭是安靜又禮貌的女孩。不過,照片打了馬賽克後難以辨識是否為楊蘭蘭。

據了解,受傷的司機將面對長遠的復健之路,Kyle Sandilands也對事件發言稱讚司機普拉薩拉斯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員工」,普拉薩拉斯則表示自從事故發生後自己一直躺在床上,「我的右邊屁股沒了,它完全消失了。(I’ve got no right hip. It’s totally gone)」

網民點睇:

好諷刺,有人揮金如土,有人為了每個月的社保愁眉苦臉。

紅二代能榮華富貴我覺得是天經地義。畢竟人家祖上那真是屍山血海殺出來。

連澳洲官方都查無此人的背景,在國內那真是塔尖級別。

他的背景不重要,重要的是希望澳洲的司法是公平的。

楊蘭蘭澳洲涉醉駕勞斯萊斯 網傳有1.4萬億存款 胡錫進:肯定假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65215?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近日澳洲一則車禍新聞引發內地廣泛關注。一名23歲華裔女性楊蘭蘭(音譯,Yang Lanlan)駕駛價值140萬澳元(約717萬港幣)的Tiffany藍勞斯萊斯與一輛Benz(平治)私家車迎面相撞,楊蘭蘭涉嫌酒駕和傷害罪,當場被警方逮捕,其後繳納保釋金獲得有條件保釋。

於楊蘭蘭身份神秘,故引起大量揣測,甚至網傳楊蘭蘭在澳洲有2700多億澳元(約14000億港幣)存款。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發文稱,該消息肯定是假的,「然而楊蘭蘭這種在澳大利亞的神秘存在的確讓人感興趣,有人也因此編造假消息,挑逗我們大家的情緒。還是讓子彈飛一會吧,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2025年8月14日 星期四

親北京團體如何試圖扼殺中共境外的華人自由

Transnational Repression on the Council Floor? How This Pro-Beijing Group Tried to Sink Freedom of Belief - Cindy Li  (2025-08-06)

跨國鎮壓席捲議會?這個親北京團體如何試圖扼殺中共境外的華人自由

https://www.theepochtimes.com/world/how-a-ccp-linked-community-group-mobilised-to-try-stifle-a-cultural-motion-in-sydney-5895148?src_src=China&src_cmp=uschina-2025-08-05&est=IvEeQmVGi0y9aRGozK3UUk7aoGay8Omd8udNgF0yUeQDErX1TFRtjrELcsbrxiA%3D

福清 (Fuqing) 雖然是中國的一個小城市,但其同名組織卻一直處於北京全球跨國鎮壓行動的前線。

中共支持者與福清同鄉會成員在 Cumberland City Council 雪梨坎伯蘭市議會大樓內合照  (2025-07-30) Cindy Li/The Epoch Times

「福清同鄉會」——以中國相對較小的城市福清命名——在多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似乎主要在海外支持中共領導層。

7月30日,這個總部位於雪梨、自稱代表1萬名澳洲華人的組織動員起來,反對雪梨多元文化區西區坎伯蘭市議會正在考慮的動議。

該動議旨在正式承認「世界法輪大法日」作為市議會年度文化活動的一部分。

法輪功發展迅速,到1999年,估計有7,000萬至1億人修煉法輪功。

中共視法輪功的普及為威脅,於1999年7月20日發動了一場旨在消滅該信仰團體的全面迫害。這場迫害持續至今,中共犯下了嚴重的侵犯人權罪行,包括強摘器官,以及最近的跨國鎮壓。

福清同鄉會是誰?他們的動機是什麼?

福清是沿海福建省的一個縣級市,人口140萬。

該協會在反對該動議的文件中稱自己是「坎伯蘭市議會轄區內最大的澳籍華人社區組織,會員人數超過1萬人」。 《大紀元時報》無法獨立核實這一數字。

這個由擁有共同血統的移民自願組成的「同鄉會」也聲稱自己是「當地澳籍華人社區最具代表性的聲音」。

該組織聲稱,承認該動議將「造成分裂」。福清華人會是中共政治的積極參與者。

去年,該協會成員動員了數千名當地華人歡迎中共總理李強對澳洲進行正式國事訪問。支持者們獲得了紅衫和紅旗,並被鼓勵阻止包括法輪功成員在內的人權示威者懸掛的橫幅。

2024 年 6 月 16 日,中共總理李強在澳洲坎培拉進行官式訪問期間,中共支持者(福清同鄉會成員)衝擊舉著控訴中共打壓人顴橫幅的法輪功成員

「最初良性的一個組織,被中共收買淪為中共的白手套和喉舌」

李元華教授曾任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教授,現居雪梨。他表示,中共利用了中國人的愛國熱情。

他告訴《大紀元時報》:“這些原本是真正的同鄉會,由來自同一地區的華人移民組成,但後來大多數都被中共收編了。現在,幾乎所有這類協會(超過90%)雖然在澳洲註冊,但也必須向中國領事館登記。”

他補充說,這些組織的領導人和核心成員都是已經入了藉的澳洲公民。

坎伯蘭議會幾年前,就因與華裔億萬富翁(Huang Xiangmo)黃向墨的關係,而登上新聞頭條。黃向墨被指控影響了前工黨參議員(Sam Dastyari)薩姆·達斯蒂亞裡,以及「澳洲中國統一促進會」的會長(Yang Dongdong)楊東東。

中共海外統戰策略

福清同鄉會的活動只是眾多同類的之一。

另一個同鄉會(湖北同鄉會)也因在墨爾本五月大選前向選民派發「投票指南」支持「獨立」候選人(Monique Ryan)莫妮克·瑞安而被受調查。

湖北同鄉會被指控與中共統戰部有聯繫。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在2020年報告中警告中共統戰策略的危險性。

2025年8月13日 星期三

中國億萬女富翁兩年內買下卑詩省3家購物中心,表示自己不是中共白手套

你們跑到那裡﹐中共亦跟你去到那裡﹐就像你們的影子一樣

加拿大已經成為中共在北美的大本營,而卑斯省(B.C.) 尤其溫哥華 (這個香港過氣藝人,和享受由香港人支付長俸的退休"公僕"的老人樂園) 更已被中共全面滲透。

請翻閱以下新聞:加拿大銀行涉嫌為華人犯罪集團販賣芬太尼,替中共洗黑錢   https://fateandthefuture.blogspot.com/2025/05/blog-post_09.html

Chinese billionaire who bought 3 shopping malls within 2 years in B.C. said she’s not a CCP white glove  (2023-09-11)

中國億萬女富翁 (劉偉宏) 兩年內買下卑詩省3家購物中心,表示自己不是中共白手套

https://foundintran.substack.com/p/chinese-billionaire-who-bought-3

劉偉宏還表示,她從未賄賂過任何政府官員,並談到了在加拿大競選公職的前景。

劉偉宏是一位在兩年內收購了加拿大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 三家購物中心的中國女商人,最近她接受了YouTube頻道「零下56」的採訪,在加拿大華裔社區引起了新一輪的轟動。

#  劉偉紅接受訪問。資料來源:56 Below TV YouTube 影片截圖。

此次訪談於2023年6月在劉女士位於溫哥華UBC校園旁的2萬平方英尺豪宅中進行。在採訪中,劉女士公開駁斥了關於她的幾條謠言,包括以下指控:

1)她是解放軍軍官劉華清的姪女;

2)她是一位高級政府官員的情婦;

3)她是中國共產黨的「白手套」。

Found in Translation無法核實採訪中的說法,但YouTube上的這段影片資訊量很大,非常值得一看。評論區也同樣值得一看,非中文讀者可以藉助Google翻譯閱讀。

劉否認自己是中共「白手套」的說法,但堅決維護中共領導人習近平。

現年57歲的劉是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億萬富翁。

2014年移民加拿大前,她是廣東省深圳的房地產開發商。劉女士在中國因2012年公開毆打報道房地產項目問題的女記者秦興梅而出名。

加拿大YouTuber董楠於2023年在劉女士位於溫哥華的豪宅門口發表演說。資料來源:56 Below TV。

在2023年6月的YouTube採訪中,劉女士被稱為 “溫哥華最富有的華人億萬富翁”,她對此沒有否認。

過去幾年,劉女士在BC省購置了一系列商業地產,成為加拿大媒體的焦點。這些地產包括2020年9月購入位於納奈莫的Woodgrove中心、2021年5月購入位於維多利亞的Mayfair中心以及2022年5月購入位於三角洲的Tsawwassen Mills。三筆交易總計約8.58億加幣。此外,劉女士還在2019年以450萬加元的價格收購了位於維多利亞北部Cobble Hill的Arbutus Ridge高爾夫俱樂部。

劉女士在接受56 Below TV採訪時表示,一名溫哥華人稱她是中共的白手套 (*)她對此說法否認,並未作過多解釋。

(*)「白手套」一詞源自中文,指打著合法幌子洗錢的中間人或機構,就像戴著白手套卻藏著一雙髒手。

劉女士也否認了其他一些關於她個人背景的傳聞。她說自己出身貧寒,為了賺錢不得不輟學。根據影片中的聊天記錄,她的成功源自於勤奮和熱愛閱讀。對於她是某人的情人或解放軍軍官劉華清的侄女的指控,劉女士一臉厭惡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劉華清是中共高層官員,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曾在1989年天安門大屠殺期間擔任戒嚴部隊最高指揮官,負責鎮壓北京的民主抗議活動。

然而,劉女士承認她確實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委員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諮詢機構,也是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體系的核心部份。

劉女士在採訪中為加入政協的決定辯護:“如果我沒加入政協,我早就被(商業對手或其他勢力)壓死了!”

劉女士講述了自己白手起家的創業經歷。她說她喜歡讀關於中國騙局的書,因為裡面有黃金屋。

劉女士談生意時,常會提到大數字。例如,她說她買了一個保額3,300萬美元的保險,結果最近一單就虧了10多億美元。

劉女士似乎對中國時局並不樂觀,但她表示,這不是習近平的錯,而是基層官員沒有做好本份

「所以我痛恨共產黨裡的壞人,」劉說

談到中國政府,劉說:“我不知道政府官員是否腐敗,但我從未賄賂過任何人。”

劉認為,中國政府官員比加拿大官員更勤奮、更有效率。

據劉女士觀察,中國政府官員願意凌晨兩點起床,與富有的投資者會面。相較之下,加拿大的政治人物寧願選擇週末與家人一起修剪草坪,也不願為了與投資者會面而改變計畫。

劉女士似乎很享受在加拿大的生活。

她不僅帶YouTuber董楠參觀了她的豪宅,還邀請他與家人共進早餐。劉女士的嫂子顧秀蘭為大家準備了食物和飲料

劉女士說顧秀蘭非常勤奮,善於「吃苦」。此外,顧秀蘭20歲嫁給劉先生的哥哥後,為劉家生了三個孩子。

「她是我們家的英雄……我非常愛她,」劉女士對著鏡頭說道,而顧秀蘭則站在餐桌旁,一臉虛

樓上有一張復古風格的扶手椅,劉女士一開始稱之為英國女王的椅子,後來又說是複製品。坐在椅子上,劉女士說它像徵著權力和財富。 「我是一家之主,也是公司之主。」劉女士說

談到生意,劉女士表示,北美的購物中心正在嚴重衰落,但她可以透過在老式商店中注入更多文化、服務和體驗,以及一些中國智慧,來重振它們。

她說:“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如果你每月給他們每人5000美元,他們就願意加班。如果你為他們提供免費住宿就更好了,即使沒有你的監督,他們也會非常努力地工作。”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加拿大本地人的文化截然不同,他們重視家庭勝過工作,即使加班費很高,也沒有人會加班

「如果有一億中國人來加拿大,我可以為他們所有人找到工作!」劉女士

除了是全國政協委員外,她還是許多與北京相關的組織的理事或委員,包括廣東省海外聯誼會、全國工商聯女企業家商會和全國工商聯。

她也與許多加拿大政界人士建立了聯繫

2023 年 1 月農曆新年慶祝活動期間,她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晚會,嘉賓包括加拿大保守黨參議員Victor Oh (鬍子修)、Burnaby 市議員 James Wang (王白进)、解放軍老兵原榮祥和中國駐溫哥華領事楊舒。出席活動的還有王典奇、潘妙飛、徐凌、廖子蔚等華人社區領袖,但沒有三角洲或措瓦森原住民政客出席。

劉女士也表達了對政治的興趣,並表示將為加拿大華裔的地位而奮鬥

「當我得知溫哥華選出了一位華裔市長時,我感到非常自豪,」劉女士說。雖然溫哥華市長 Ken Sim (沈建軍) 來自香港,而劉女士來自中國大陸,但劉女士認為他們之間有一些共同之處,因為他們「都是黃皮膚」

「我可以競選市長、州長,甚至總理,」劉女士興奮地談到移民成為加拿大民選政治家的前景。

相關新聞:

(*) 加拿大政界人士週六祝賀一項新的「傳播中共聲音」的努力

(*) 加拿大總理小杜魯向此次活動致賀信中國駐溫哥華最高外交官也致賀信(2022年9月14日)。

(*) 兩位加拿大政界人士致函中國政府,承諾支持「偉大的祖國」

(*) 一名加拿大女子因支持外國代理人登記制度在國會山莊遭到攻擊。 20天過去了,參議員、組織者和被指控襲擊者(Derek Wu)仍然沒有道歉或解釋。(2023年7月15日)

全球一體化,經濟金融化,鼓勵大量低端人口進軍,讓猶太大政府和中共雙雙把所有當地文化摧毀,最終控制了全世界。

2025年8月12日 星期二

華裔富商劉偉宏 收購哈德遜灣25份租約,被23名業主反對

華裔富商劉偉宏收購哈德遜灣遇阻力    華裔富商劉偉宏收購哈德遜灣25份租約,被23名業主反對。 RCI 發布日期:2025年6月20日

https://ici.radio-canada.ca/rci/zh-hant/%E6%96%B0%E9%97%BB/2174074/%E5%8D%8E%E8%A3%94-%E5%AF%8C%E5%95%86-%E5%88%98%E4%BC%9F%E5%AE%8F-%E6%94%B6%E8%B4%AD-%E5%93%88%E5%BE%B7%E9%80%8A%E6%B9%BE-%E9%98%BB%E5%8A%9B

華裔富商劉偉宏對哈德遜灣(Hudson's Bay)的收購出現障礙,大多數房產擁有人均反對收購計劃。

公司清盤人Alvarez & Marsal Canada周四向法庭提交文件,稱在劉偉宏收購的25份租約中,23份租約業主不批準有關收購,并反對未來任何強制轉讓。

哈德遜灣和劉偉宏的發言人拒絕回應。

上個月,哈德遜灣宣布讓劉偉宏以每份租約200萬元的出價,收購其在艾伯塔省、卑詩省和安大略省以哈德遜灣(Hudson's Bay)及薩克斯(Saks)為名經營的28份租約,其中三份租約位于劉n擁有的卑詩省購物中心:Tsawwassen Mills、Mayfair和Woodgrove。

卑詩省購物中心業主劉偉宏  (Ruby Liu)

哈德遜灣將于下周一請求法院批準交易,但目前仍在努力爭取業主們的支持。

早前提交的法庭文件顯示業主們對項目有所顧慮,卻沒有具體說明是什么顧慮。

新店打算設兒童游樂區、餐廳和娛樂空間

劉偉宏表示,希望開設一家現代化的連鎖百貨商店,并由她自己名字 Ruby Liu 命名。她表示商店將出售化妝品、珠寶和服裝,還將包括兒童游樂區、餐廳和娛樂空間。

惟目前哈德遜灣的租約是否允許上述活動未明,業主有可能須修改租約。

清盤人表示,劉和其律師,正努力向業主提供更多她的構思。

根據法例,即使業主拒絕,哈德遜灣仍然可以請求法院將租約轉讓給劉偉宏。法院須評估清盤人是否同意轉讓,以及劉偉宏適當人選。

除了與劉偉宏的交易外,清盤人的檔案還顯示哈德遜灣還積極尋找其他租約承租人。一家公司對安省、艾省、薩斯喀徹溫省和曼尼托巴省多達八個租約感興趣。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主,亦擬以25萬元收購一份租約。

哈德遜灣的終章

在加拿大歷史最悠久的哈德遜灣公司,因無力應付債務,于3月申請清盤。最終該公司以3,000萬元價格將其名稱和商標售予家居用品連鎖店加拿大輪胎公司(Canadian Tire),所有店鋪于5月底關閉。

清盤人指哈德遜灣最后出售的商品帶來了3.5億元收入,高于預期,但由于禮品卡兌換數量高于預期以及對家具、固定裝置和設備的興趣減少,令收入被抵消。

2025年8月11日 星期一

中國人爆買日本溫泉?你去的「數十年老牌旅館」可能已是同胞經營

全球一體化,經濟金融化,鼓勵大量低端人口進軍,讓猶太大政府,和中共雙雙把所有當地文化摧毀,最終控制了全世界。

中國人爆買日本溫泉?你去的「數十年老牌旅館」可能已是同胞經營 (2025-07-28)

https://www.hk01.com/%E4%B8%96%E7%95%8C%E5%B0%88%E9%A1%8C/60260919/%E4%B8%AD%E5%9C%8B%E4%BA%BA%E7%88%86%E8%B2%B7%E6%97%A5%E6%9C%AC%E6%BA%AB%E6%B3%89-%E4%BD%A0%E5%8E%BB%E7%9A%84-%E6%95%B8%E5%8D%81%E5%B9%B4%E8%80%81%E7%89%8C%E6%97%85%E9%A4%A8-%E5%8F%AF%E8%83%BD%E5%B7%B2%E6%98%AF%E5%90%8C%E8%83%9E%E7%B6%93%E7%87%9F 

外資的浪潮,如今正悄然湧入日本的溫泉名地。說起日本山梨縣的石和溫泉,許多日本人心中都會浮現出昭和時代的熱鬧場景。那時,每到周末,成群結隊的公司員工和家庭遊客從東京新宿坐上特急列車,一小時半就能抵達,這裏被譽為「首都圈的後花園」。

老旅館裏蒸汽氤氲,榻榻米和拉門之間是孩子們的歡笑與長輩的閒談,溫泉街上小店鱗次櫛比,連空氣裏都混雜着甜酒和果子的香氣。但時代的風向總在不經意間變了。最近,日本記者專程走訪石和溫泉,發現這裏的主角,早已悄悄換了人。

那天,幾輛大型巴士停在一家老字號旅館門口,旅客們魚貫而下,不同於往昔的日語交談,如今大廳裏最響亮的是中文:

"大家在這邊用餐,晚上六點半餐廳見。"

招呼團客的工作人員也操着一口地道普通話。中庭錦鯉依舊、燈籠高掛,日式庭院一切如舊,可旅館的主人已經成了中國企業。對這家「樂氣House甲斐路」的宮健太支配人來說,這些年見慣了溫泉街的起落:

"海外客人用新的視角發現了日本的美,也算是另一種緣分。" 

山梨縣石和溫泉鄉樂氣House甲斐路溫泉旅館(IG@kaiji_7373)

這樣的變化,背後是日本地方溫泉行業的共同遭遇。泡沫經濟崩潰後的漫長不景氣,夾雜着消費方式變化,年輕人不愛組團出遊,老旅館一年不如一年。剛想等個好年景,卻又撞上了新冠疫情的重錘。3年間,石和溫泉街一度空無一人,不少老牌旅館負債經營,甚至到了連水電都快交不起的地步。許多旅館老闆不得不咬牙掛牌,盼着能有買家接盤。

中國資本就是在這種時刻出現的。近2年隨着入境旅遊重啟,像「樂氣House甲斐路」這樣被中國公司收購的旅館,不但得以續命,還一躍成為中國團體遊客的首選。旺季時五輛大巴一同抵達旅館,工作人員一邊接待新客,一邊感慨:

"以前這裏最怕沒人,現在怕的是客人多到忙不過來。"

當地政府保守估計,石和溫泉至少有10家旅館歸屬了外國資本,大致佔總數的4分之1。事實上,未登記的旅館也不少,真正的數字或許只多不少。

中國人買溫泉旅館,為何願意出高價?業內專家一語道破:

"石和溫泉有地利,離東京、京都都不遠,離富士山也近,對外國遊客有天然吸引力。而中國買家下手快,開價往往是日本本地人的兩倍。"

數據顯示,只要有旅館掛牌出售,9成都被外國資本拿下。甚至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也經常能看到類似「富士山腳下旅館轉讓,投資機會難得!」的廣告。對很多日本業主來說,賣給本國人固然心裏舒服,可一問價格,人家中國企業開出兩倍價碼,再三考慮,還是選擇了現實。

這其中也不乏無奈與惋惜。日本很多本地人其實更希望能讓旅館繼續由日本人經營,但市場冷清、買家稀少,老一輩經營者更無力接班。與其讓自家一手打拼幾十年的旅館慢慢荒廢,不如賣給願意投資的人,至少還能保住一盞燈、幾分煙火氣。「放着變廢墟總歸不如賣了好。」一位旅館經營者的話,說得很實在。

然而旅館的熱鬧並沒有帶動溫泉街的整體復甦。大巴載來的團隊遊客,多數是為泡溫泉而來,進了旅館便很少再出來。吃飯、泡湯、休息一應俱全,很少有人像過去那樣在溫泉街上慢悠悠閒逛,逛小店、吃點心、聊家常。街邊小賣部老闆感嘆:

"海外客人基本不進來,買東西的還是附近居民和國內遊客。"

老街上的燈光明滅,溫泉旅館裏熙熙攘攘,街道卻多了幾分冷清。這種「旅館熱鬧,溫泉街寂寞」的現實,也讓當地政府有些擔憂。觀光部門負責人角田一滿坦言,希望新業主們能多一些和本地的交流,了解並尊重日本的規矩,讓溫泉街恢復往日的人氣。畢竟,無論資本來自哪裏,只有和在地社區相互融合,才能真正讓這片溫泉熱土煥發新生機。

也有人反思,這種跨國資本接管傳統行業的現象,究竟是好是壞?有本地人覺得,溫泉街的「靈魂」淡了些,「昭和的老味道」似乎快要消失;但也有人認為,與其看着昔日熱鬧的旅館一個個關門爛尾,不如讓有心人來盤活,只要還能聽見旅館裏客人的笑聲,石和溫泉的故事就還在繼續。

其實這種變化未嘗不是時代的縮影。全球化的大潮下,傳統與現代、本地與外來,不斷地碰撞與融合。溫泉旅館的命運,不再侷限於一家一戶、一街一坊,而是交織着各國的資本、文化和人情。誰來做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片土地上的溫度和煙火氣還能延續多久。

石和溫泉今日的故事,也是日本各地溫泉小鎮面臨的現實。也許,未來還會有更多的中國遊客走進日式旅館、泡在溫泉裏,也會有更多日本小鎮,在包容與接納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新出路。

2025年8月10日 星期日

又一日本海島被中國人買下土地 鄰近美軍自衛隊基地 島民超不安

全球一體化,經濟金融化,鼓勵大量低端人口進軍,讓猶太大政府,和中共雙雙把所有當地文化摧毀,最終控制了全世界。

又一日本海島被中國人買下土地 鄰近美軍自衛隊基地 島民超不安  (2025-07-31)

https://www.hk01.com/%E5%A4%A7%E5%9C%8B%E5%B0%8F%E4%BA%8B/60261836/%E5%8F%88%E4%B8%80%E6%97%A5%E6%9C%AC%E6%B5%B7%E5%B3%B6%E8%A2%AB%E4%B8%AD%E5%9C%8B%E4%BA%BA%E8%B2%B7%E4%B8%8B%E5%9C%9F%E5%9C%B0-%E9%84%B0%E8%BF%91%E7%BE%8E%E8%BB%8D%E8%87%AA%E8%A1%9B%E9%9A%8A%E5%9F%BA%E5%9C%B0-%E5%B3%B6%E6%B0%91%E8%B6%85%E4%B8%8D%E5%AE%89

日本瀨戶內海深處的笠佐島,原本只是日本西部地圖上一座幾乎被遺忘的小島。面積不大,環島一圈也就4公里,常住人口只剩下7人、5戶人家,島上大多數年輕人早已離開,留下來的多是年歲已高的老人。他們習慣了這裏的寧靜,每天照看自家菜地和果樹,偶爾在港口聊聊天,日子簡單而平淡。對島民來說,這裏不過是避世養老的角落,連最喧鬧的新聞似乎也和這裏無關。但最近,笠佐島的名字忽然成了日本網絡和媒體的「熱詞」。一切的起因,是中國買家悄然購入了島上的部分土地。

而且這些買家並非僅僅是「投資客」——有人來自中國大連、有人住在東京埼玉,甚至還有一家四口曾開着高級轎車,從本州的港口一路換船上島,整整花了4小時認真考察地形環境。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島上新豎起了電線杆、電力設施也開始接入,顯然買家不是「買了放着不管」,而是真的打算在島上開發建房。 

笠佐島距離日本海上自衛隊吳基地和美軍岩國基地都不遠。(YouTube@FNNプライムオンライン)

2025年8月9日 星期六

俄羅斯非洲之間的友誼不是一朝一日建立的,不是為了掠奪資源﹐而是出自真誠的幫助

俄羅斯人口稀少,但就資源充裕,無動機向外搶掠,蘇聯時期更是向亞非拉國家提供慷慨的援助。相反,中共人口爆煲,但就資源貧乏,要透過什麼 “一帶一路” 向亞非拉國家的資源打主義,這必然觸犯美帝的大忌,挑戰美帝的地位。 俄羅斯對非洲的援助﹐不是為了掠奪資源﹐而是出自真誠

".... 中國也在非洲提供了很大的貢獻,但他們的方法與俄羅斯的有點不同:他們是建立中國工廠,配備中國管理層和中國勞工,主要目標是為中國經濟服務。相反,俄羅斯的模式是僱傭和培訓當地人。" (下面內文)

Ukraine War Day #159: Russian-African Friendship - Posted by Yalensis  (2022-08-01)

俄羅斯非洲之間的友誼不是一朝一日建立的,不是為了掠奪資源﹐而是出自真誠的幫助

https://awfulavalanche.wordpress.com/2022/08/01/ukraine-war-day-159-russian-african-friendship/

親愛的讀者:

我認為我的讀者可能會對分析師 Gevorg Mirzayan(也是俄羅斯金融大學的院長)的以下文章感興趣。 他的文章開頭引用了一位非洲領導人的話:

“1917年,一個新政府在俄羅斯上台,那就是布爾什維克政府。 我不知道你們如何看待這個政府……但我們非洲國家卻喜歡他們。”

揮舞著俄羅斯國旗的非洲普羅大眾

基於這個意識,一系列的非洲領導人就拒絕了支持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令人驚訝的是,在非洲這個地方,人們的記憶如此長久。

Mirzayan:西方國家繼續試圖把俄羅斯在全球孤立。 然而,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卻無意在這方面支持西方的立場。 美國和歐洲轉移放眼到第三世界國家,希望在那裡找到一些領導人願意加入西方孤立俄羅斯的行列。為此,歐盟外交事務首席發言人Peter Stano向非洲領導人提出了以下的建議:

Peter Stano

“無論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Lavrov走到哪裡,重要的是要記住,他是代表一個發動非法侵略鄰國政權的人。 拉夫羅夫先生是以散佈虛假信息,和謊言以及散佈煽動戰爭的言論而聞名。”

“我們有必要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以及加劇了世界糧食危機的行為。 俄羅斯已經意識到它的行為是導致它成為國際罪人的原因。”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驚訝地說:“華盛頓試圖禁止第三世界國家的領導人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合照。 西方害怕這樣的照片會被俄羅斯用來證明它畢竟不是那麼孤立……”

在西方的心目中,非洲應該向西方的要求低頭

Mirzayan:不時聽到俄羅斯人說非洲人是忘恩負義的人,他們只尊重權力,他們對俄羅斯沒有任何感激之情; 他們不感謝前蘇聯給予他們的一切援助; 他們也不感謝俄羅斯註銷了他們欠前蘇聯數十億美元的債務;他們也不感激俄羅斯對他們的善待。事實並非如此,那些認為非洲人忘恩負義的俄羅斯人,他們可能把非洲人誤以為是以色列人吧。

事實上,現實是非洲對俄羅斯表示感謝,因為非洲人一直不支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幾乎一半的非洲國家都拒絕譴責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 拉夫羅夫最近的非洲之行證明了俄羅斯在非洲是深受愛戴的。 俄羅斯在非洲被視作為朋友。 非洲人無意孤立俄羅斯,這不僅是出於務實的原因,也是出於意識形態的原因。

從務實的角度:非洲國家在超級大國之間的全球競爭中掙扎求生。 俄羅斯人、美國人和法國人都在向非洲奉承。對於非洲人來說,被大國追捧是件好事。 但非洲領導人也明白在這個國際政治的大舞台上被利用和被拋棄的風險是同時存在,不容忽視的。 

烏干達總統Yoweri Museveni

非洲領導人較許多人認為的更聰明、更精明。 以下是烏干達總統Yoweri Kaguta Museveni 在會見拉夫羅夫時所說的話:

“冷戰時期,人們常問我:你是親東方還是親西方? 我會這樣回答,你當我是白痴嗎? 誰能代我決定應該靠近那一方? 我只代表我自己的利益,我與他國建立關係,是基於那一方對我最有利 ”。

最終,可能損害俄非關係的唯一可能問題是來自烏克蘭的糧食運輸被封鎖的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人在這一點上如此加鹽加醋,喋喋不休。 美國希望令非洲人相信是俄羅斯阻止烏克蘭小麥出口,弄致非洲人捱餓。西方再次把非洲人當作白痴,沒有獨立分析能力的人。

俄羅斯輕而易舉地擋住了西方的中傷。 俄羅斯立即開了伊斯坦布爾峰會,讓土耳其、烏克蘭和俄羅斯三方達成了一項協議,讓烏克蘭的穀物運輸不受阻礙。 烏克蘭向非洲運送糧食受到阻礙的問題因此得到完滿解決。

與西方不同,俄羅斯不會試圖強迫非洲選邊站。 俄羅斯不介意非洲國家同時與俄羅斯和西方成為朋友。 俄羅斯沒有告訴非洲國家他們必須如何行事,或者他們可以或不可以與哪些國家友好。 俄羅斯尊重其他國家的自治。 俄羅斯的政策始終是培養互利互惠、相互尊重的關係,不干涉對方內政。 這就是國與國之應有的態度。

非洲人自己也能看出俄羅斯與西方的不同。 他們也可以看到,西方如何只給他們空洞的建議(例如 “打擊腐敗”、“建設民主” 等),卻沒有提供真正的經濟援助。 西方只是榨取他們的資源,卻不幫助他們建立必要的基礎設施,沒有這些基礎設施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民主。

另一方面,俄羅斯幫助建造有用的東西。 儘管現在俄羅斯的投資水平不像蘇聯時期那麼高, 但俄羅斯確實擁有非洲經濟的寶貴經驗和知識。這些經驗都是從蘇聯時期傳下來的。

圖中標語上寫著:“榮耀歸於Aswan Dam阿斯旺大壩的建設者!”

蘇聯留下的遺產

蘇聯對非洲工業化產生了重大影響。那時,蘇聯與 37 個非洲國家有技術/經濟協議。蘇聯專家幫助建立了大約 600 家企業,其中 300 多家在 1980 年代末投入使用。蘇聯工程師幫助建造了大約 30 座能源發電廠,總容量為 290 萬千瓦。最大的一個是埃及的阿斯旺大壩水力發電綜合廠。

在非洲大陸,蘇聯幫助建造了 3 座煉油廠、29 家機械和金屬加工廠以及 40 家農業企業。這些項目正是非洲今天所需要的。工業化是繁榮的關鍵。

中國也在非洲提供了很大的貢獻,但他們的方法與俄羅斯的有點不同:他們是建立中國工廠,配備中國管理層和中國勞工,主要目標是為中國經濟服務。相反,俄羅斯的模式是僱傭和培訓當地人。

時至今日,俄羅斯人手裡還拿著一張王牌:意識形態和歷史牌:俄羅斯從來不是非洲大陸的殖民者。 即使在沙皇時代也是如此。 我們不要忘記,俄羅斯在非洲大陸上從來沒有一個殖民地。 此外,它在非洲大陸去殖民化中也曾經擔當一個重要角色。

2025年8月8日 星期五

中國或許不希望俄羅斯失敗,但就肯定不希望俄羅斯獲勝

俄羅斯不是美國的敵人,中共才是。但美國已被兩次大戰後,來自東歐的大量移民騎劫。這些東歐移民絕大部份是納粹主義份子,對俄羅斯有深厚的仇恨。他們滲透美國的統治架構,收買所有美國的政客,借用美國的世界地位來為他們消滅俄羅斯的欲望效勞

China Might Not Want Russia To Lose, But It Might Not Want Russia To Win Either - by Andrew Korybko  (2025-07-19)

中國或許不希望俄羅斯失敗,但就肯定不希望俄羅斯獲勝。

https://korybko.substack.com/p/china-might-not-want-russia-to-lose

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的失敗,將對中國的安全造成災難性的打擊。但是,俄羅斯的勝利也可能終結中國從俄羅斯那裡取得廉價能源,維持其經濟發展。更不用說,俄羅斯無論失敗或勝利,都會促使美國「重返東亞」,轉向針對中國。

《南華早報》(SCMP)引述匿名消息人士報道稱,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告訴歐盟外長,中國不希望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失敗,因為這樣一來,美國的注意力可能會全部轉移到中國身上。主流媒體將王毅的這番言論,解讀為中國有意協助俄羅斯贏得烏克蘭戰爭。然而,我不認同這個分析。我卻認為中國既不希望俄羅斯贏,也不希望俄羅斯輸。

2023年2月,在俄烏衝突一週年之際,我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中國不希望任何一方在烏克蘭問題上取得獲勝」(*下文)

俄烏戰爭盡可能長時間地持續下去,絕對符合中國的利益,因為這不僅可以阻止美國將注意力轉向遏制中國,而且西方制裁對俄羅斯經濟的持續壓力,也將有利於中國經濟。中國目前已經從俄羅斯進口大幅度折扣的石油,這有助於中國在經濟放緩的環境下,維持經濟增長。但如果世方解除對俄羅斯的製裁,這一切的優惠都會結束了。

此外,俄羅斯越是受到西方制裁壓力,中國作為舒緩俄羅斯壓力的作用越大,俄羅斯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就越高。中國可以利用中俄兩國經濟關係日益不平衡的現狀,在「西伯利亞力量二號」等大型項目,及其他輸油管項目上,獲得盡可能優惠的討價還價優勢。

( *) “China Doesn’t Want Anyone To Win In Ukraine” – by Andrew Korybko (2023-02-02)

「中國不希望任何一方在烏克蘭問題上取得獲勝」

https://korybko.substack.com/p/the-washington-post-has-it-all-wrong

《華盛頓郵報》本週稍早發表了 Max Boot 的一篇評論文章,稱「習近平不想在烏克蘭問題上成為失敗者」。他認為,中國在烏克蘭衝突中奉行平衡政策,即不正式支持任何一方,而是靜待其中,等待一方明顯勝出,才會選邊站。但我認為這種評估是錯誤的。事實是,中國不希望烏克蘭衝突上有任何一方獲勝。中國希望衝突盡可能延續。

美國選擇首先「針對」俄羅斯,而非中國。這是因為美國錯誤地認為俄羅斯(相對中國)軟弱無力,因此會迅速屈服於美國的經濟制裁,否則也肯定會在史無前例的代理人戰爭,和經濟製裁雙管齊下的策略下,迅速崩潰。

與美國預期相反,俄羅斯的韌性導致美國陷入戰略困境,因為其軍工業無法跟得上向烏克蘭提供武裝支援的速度。同時,北約國家的軍備儲備正瀕臨耗盡,已低於維護自身國家安全所需的最低限度。此外,這場代理人戰爭的無限期持續正在消耗美國將來為「遏制」中國所需的軍事裝備。

這正是中國實際上寧願讓衝突盡可能拖延、不分勝負、的一石二鳥陰險動機 (損害俄羅斯,但就利於自)。這將削弱美帝國的軍事實力,使其無法用來對付正在威脅其在亞太地區利益的敵人:中國。

然而,中國也不願看到俄羅斯勝出,因為這將斷絕中國廉價能源的來源,並終止中國目前對俄羅斯的影響力。此外,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全面勝出,這會使美國把目光轉移到中國身上。

FateAndTheFuture: 

俄羅斯人口稀少,但就資源充裕,無動機向外搶掠,蘇聯時期更是向亞非拉國家提供慷慨的援助。相反,中共人口爆煲,但就資源貧乏,要透過什麼 “一帶一路” 向亞非拉國家的資源打主義,這必然觸犯美帝的大忌,挑戰美帝的地位。

2025年8月7日 星期四

德國和日本都被美國閹割了(2023-04-18)

 德國和日本都被美國閹割了 (FateAndTheFuture)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德國和日本都是全球第一線的強國,不論是工業上,科技上,和軍事上。德國在歐洲有領先地位,而日本在亞洲也有同樣的地位。德國和日本成為戰敗國之後,就一直受到美國完全控制,從此亦被迫接受美國長期在其國土上駐軍,名義上是為了保衛,防止受到蘇聯入侵,但事實上是用來震懾這兩個戰敗國,防止它們重振昔日的光耀。說得更白一些,德國和日本都是被美國閹割了。

名義上,今天的德國和日本,雖然堪稱經濟大國,但在國際上只能飾演美國及其Anglo-Saxon Empire 英語帝國(美英澳紐加5眼聯盟)的應聲蟲。在國策和外交政策上,德國和日本都只能絕對服從主人。前蘇聯解體之後,德國和日本仍然不能與俄羅斯修好關係。

由於英語帝國不能容許任何能夠挑戰其世界地位的國家,而俄羅斯偏偏天賦有這個能力,德國和日本這兩個五眼聯盟的家僕,就萬萬不能有些微與俄羅斯拉近關係的意圖。


Mackinder heartland theory map

即使偶而出現一個強勢的德國和日本領袖,也受到美國收買的政客和團體的制抓。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前德國總理Gerhard Schröder。前日本首相Shinzo Abe安倍晉三,因其親俄立場,即使民望最高,也被迫下台,而當他尋求以民選議員身份重返議會,就離奇地,莫名其妙地,被刺殺(像已故總統甘迺迪一樣的遭遇)。

若不是受制於英語帝國,德國和日本的最理想盟友莫過於俄羅斯。在地源政治上,經濟上,科技上,工業上,軍事上,德俄日的聯盟是最理想的。德國和日本在科技和工業上的領先地位,配合了俄羅斯充裕的資源,廣大的國土,軍事的力量,無疑是個無敵的組合,各方有其獨特的角色,互補長短。

一個德俄日的聯盟,將會橫跨整個歐亞大陸,不單止控制了地球上最大的土地面積,還可以廢了英語帝國的武功。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俄羅斯有史以來都被英國(後來英語帝國)視為眼中釘,亦解釋了為什麼五眼聯盟不可能讓德國和日本享有真正的自主和自決權,以自己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依歸。

整個歐洲也被閹割了

被美國閹割的,何只德國和日本?自從歐洲國家墮入歐盟的圈套,整個歐洲也被閹割了。參加歐盟容易,但脫離就非常難。只有英國透過 2016 年的公投,成功開啟脫歐程序,但到了今天仍然未能成功,還是拖泥帶水。這足以證明加入歐盟與加入黑社會一樣,是有入冇出的賣身契。而且,歐盟只是個門面,不是真正權力之所在。歐盟的背後還有北約軍事聯盟,後者才是歐洲的真正權力核心。參加北約不是人民決定的,是美國作為二戰的勝利國(和債權國)單方面安置在歐洲的。北約聯盟就是美國在歐洲的延伸,是美國的佔領機器。

前德國總理 Gerhard Schröder (1998 – 2005)


前日本首相Shinjo Abe安倍晉三


日本首相Fumio Kishida 岸田文雄

德國總理 Olaf Scholz

2025年8月6日 星期三

英語帝國的核心戰略:不惜一切代價 阻止俄歐協約

德國,俄羅斯,日本,是最理想的配搭。德國和日本的工業技術,加上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充裕資源和,是相輔相成的,如果能連繫起來成為一條陣線,就是天下無敵,一起廢了美帝和中共的武功,把美帝,中共以及英國(這個過氣帝國兼搞屎棍)邊緣化。

 德俄日聯盟跨越整個西歐-東歐-中亞-遠東,把美帝中共以及英國這個過氣帝國搞屎棍邊緣化所以美英中都竭盡所能防止德俄日的結合。

美帝與中共,只是明爭暗合,美帝幾十年來口口聲聲說要制裁中共,但實際上是互利互用,同流合污。

英語帝國 的核心戰略:不惜一切代價 , 阻止俄歐協約

https://sputniknews.com/20160210/us-europe-russia-strategy-1034512741.html

據法國作家、記者Alexandre Del Valle,英語帝國全球戰略的核心,是不惜一切代價阻止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和解,因為兩者之間的協約將使美國在歐洲大陸的主導地位變得毫無意義,並意味著北約失去其存在價值。

英語國家(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愛爾蘭)竭盡所能阻止歐盟與俄羅斯之間達成和解。

“至少一個半世紀以來,整個以英美為首的英語帝國的戰略,都是為了防止法國、德國和俄羅斯的和解。 美國的噩夢就是前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想達到的願望:一個從大西洋到烏拉爾山脈的歐洲大陸 (Europe from the Atlantic to the Urals) 以巴黎-柏林-莫斯科為軸線(passing through the axis of Paris-Berlin-Moscow)”,德爾瓦勒說。

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

因此,歐洲的崇美派(北約的支持者)和美國戰略家擔心,如果歐洲能夠和解,如果俄羅斯成為歐洲共同防禦組織的一成員,那麼美國在歐洲大陸的主導地位將毫無意義。 這將意味著北約的死亡。

因此,要不斷把俄羅斯妖魔化,以 “突出歐洲與俄羅斯之間的差距”,因為北約軍事聯盟的唯一意義就是 “遏制俄羅斯” 的工具。

另一方面,目前歐洲的現狀也應該歸咎於歐洲人。 歐洲沒有人願意投資於自己的國防。另外,歐盟國家對俄羅斯的看法也不一致。

“ 例如,希臘人、匈牙利人、塞浦路斯人、意大利人和塞爾維亞人(西歐,南歐)是親俄的。而波蘭人、羅馬尼亞人、波羅的海人,和英國人(東歐)則極端反俄 ”。 

歐洲注定要成為 “軟實力”。 它正在變成 “美國帝國” 的市場。

正如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在他的《大棋局》一書中有些諷刺地提到的那樣,歐洲在地緣戰略、文化、意識形態和行為上都注定要落入美利堅帝國的手中。

難怪責美國,因為美國人天賦有很強烈開闢新領域的 “權力欲”。

罪魁禍首是歐洲人,因為他們經過了兩場大戰的創傷還未能恢復過來。而且,他們已經沉迷於福利制度,不願付出。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 :  孤立俄羅斯 , 不符合德國的利益 (2023-04-21)

https://www.rt.com/news/554411-germany-needs-russia-schroeder/ 

德國總理施羅德 (1998至2005) 與普京總統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 Gerhard Schroeder 說,德國需要俄羅斯的能源,不能脫離俄羅斯。

儘管他受到國際和德國媒體的追擊,並因他與俄羅斯的密切關係而在家鄉遭到憎恨,但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堅持認為,德國需要俄羅斯龐大的能源供應來維持其工業實力。

當施羅德執政時,他促成了第一條俄羅斯-德國北溪管道的建設。

施羅德在國內因鼓勵德國依賴俄羅斯天然氣而受到嚴厲批評。但他的繼任人,Angela Merkel 默克爾夫人,依然繼續這個路線。即使受到國內和北約的壓力,她仍然拒絕放棄施羅德的政策。

施羅德至今仍堅持認為俄羅斯和德國互相需要對方。 “俄羅斯需要輸出石油和天然氣來支付他們的預算,而德國需要石油和天然氣來取暖和保持經濟發展”。

默克爾也持同樣的觀點。她不顧美國的制裁威脅,繼續推進北溪 2 號管道建設。但現任政府則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進攻後的幾天內,就取消了這個幾乎已經完成的項目。

德國工業家也採取同樣的立場。全球最大的化學產品公司BASF,數週前警告稱,如果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中斷,公司將要停止生產。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還表示,如果沒有俄羅斯能源,德國經濟會面臨崩潰。

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

Shinjo Abe 安倍被刺殺,還是被暗殺?對誰得益最大?(2022-08-29)

Shinjo Abe 安倍被刺殺,還是被暗殺?要問的是,剷除安倍對誰得益最大?安倍很努力與俄羅斯改善關係,他當首相時,與普京會面達27次之多。安倍很支持台灣,對中共的立場很強硬,他認為美國應該以更實際行動支持台灣,不要單靠把口。菲律賓前總統 Duterte 杜特爾特,是有史以來最反美的一個,他當選半年後,安倍成為第一個大國元首官式訪問菲律賓,並罕有地專程到杜特爾特的家鄉 Davao 拜訪,與杜特爾特一家在老家共進午餐。安倍被暗殺,美國民主黨最開心,日本親美﹑親中勢力最開心,中共最開心。

日本首相 Kishida 岸田文雄政府 表示不歡迎普京總統出席安倍的喪禮

https://www.scmp.com/news/asia/east-asia/article/3186338/japan-may-not-allow-russias-putin-attend-shinzo-abes-state

香港南華早報2022-07-23報導:日本可能不允許俄羅斯總統普京參加安倍晉三的國葬。 東京正在考慮拒絕普京參加 9 月 27 日的葬禮活動,因為他“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實際上已被禁止進入該國”。 

劉夢熊:安倍晉三遇刺身亡 痛哉 譴責大陸小粉紅幸災樂禍 真混帳醜陋 極端、狹隘、仇恨民族主義俱全 就是沒有普世價值 丟盡中國的國家形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6cdTWhj8wU  


60年沒碰琴!安倍晉三311彈「花正在開」 影片讓日網哭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S4Pjpm8Rys  
Andy Wu :  一位為了日本躹躬盡粹的偉大政治家,一位友台的朋友,猝然離世,獻上最深的哀悼與不捨。

Pastor Yau :  我現在明白為甚麽安培被人敬重愛戴:因為他心中有愛!我忍不住眼淚。
Ares Chang :  我小時候學過幾年,那時候自覺超強,但現在都忘光了,更不用說活到60歲還能彈得如此厲害,台灣永遠的朋友,緬懷您

陳秀惠 :  都不用看琴譜,可見真的用心練習彈奏,很心酸,很惋惜。任何人都不該死於非命,尤其是暴力,祈願天堂沒有痛苦,謝謝你對台灣的友好和幫助。RIP

嘎嘎 :  怎麼會有人會做這種事情、真的很捨不得一個這麼正義善良的人就這樣被傷害了
謝謝你對台灣的支持 謝謝你給予大家的溫暖  痛苦不見了 願您在天上可以做個無憂無慮的天使  RIP

『安倍派』改7人集體領導 菅義偉一席話逼哭主播|十點不一樣 (2022-07-1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BIFfMUCL8o

白龍 :  當元首的護衛,非常鬆懈,一槍很大聲,應變能力就應該快速護著元首,怎麼還給嫌犯開第二槍。

藍 angel :  雖然不是台灣人民🇹🇼的首相,但是卻是台灣人民🇹🇼重要的摯友!
隔壁老王 :  一代偉大的領袖,謝謝你!

Lin Amy :  感謝安倍對台灣支持。
台灣捐款給汶川地震比日本311地震還多,可是這麼多年了,日本還一直在謝謝台灣!
反觀中國人在挑釁台灣,留島不留人言論,沒有對比沒有傷害。難怪兩岸漸行漸遠,而KMT國民黨為了人民幣,屁都不敢放!

2025年8月4日 星期一

安倍晉三給拜登一個信息:做個男子漢要有種,有腰骨 (2022-08-31)

Japan’s top leader assassinated; Flashback — Shinzo Abe has a message for Joe Biden: Man up

日本前首相被暗殺——安倍晉三給拜登一個信息:做個男子漢要有種,有腰骨

https://www.worldtribune.com/japans-top-leader-assassinated-flashback-shinzo-abe-has-a-message-for-joe-biden-man-up/ 

安倍是日本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他於 2006 年任職一年,並於 2012 年至 2020 年再次連任。2020 年,他以健康問題為由下台 (**)。

(**) 附註﹕但是安倍的健康沒有問題。不過﹐美國要你下台﹐就要下台。以健康做藉口﹐已經是俾足面了。

然而,安倍一直是日本反對中國在亞太地區迅速擴大影響力的主要聲音。

儘管他不再是日本首相,但安倍晉三仍然是日本最知名、最有影響力和最直言不諱的政治家。

最近,他在富士電視台的節目中呼籲美國結束長期以來在保衛台灣方面的“戰略模糊”政策。

“是時候放棄這種模棱兩可的策略了。 台灣人民認同我們的普世價值觀,所以我認為美國應該堅決摒棄對台灣模棱兩可的態度。”

在此之前,安倍於 2021 年 12 月 1 日在台灣國策研究所發表了 15 分鐘的演講,就日本在東亞的軍事姿態掀起了波瀾。

在有眾多日本國家安全專家參與的論壇上,安倍表示:

• 每次他與習近平會面時,我都明確表示日本完全有保護尖閣諸島的意圖。

• 我還警告說,台灣的安全就是日本的安全,而日本的安全是日美同盟的基礎。

儘管他已退任總理一職,但這位受歡迎的前總理並沒有退休。安倍仍然是日本議會的活躍成員。日本保守的自民黨是最大的黨,亦是長期的執政黨。

憑藉他的背景和國際影響力,安倍發出了一個明確而非常重要的信息:支持台灣的獨立和安全。

由於現任首相Fumio Kishida岸田文雄的內閣中有很多親中共的成員,包括外相Yoshimasa Hayashi林義政,安倍的講話在國內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執政的自民黨分為幾個派別。 安倍是最大派系的領袖,因此是其造王者之一。

2021年12月1日,他明確表示:“台灣是與日本具有共同價值的基石……。 一個強大的台灣對日本有利。 一個強大的台灣是全世界的巨大財富”。

他不畏懼習近平,並發出以下的驚人警告:“如果習近平插手台灣,中國將在經濟上自殺 ”。

安倍表示,如果習近平入侵台灣,中國將面臨經濟制裁,這將導致中國經濟崩潰。他大膽預測這種經濟崩潰將結束中國共產黨的統治。 

“很少人知道安倍晉三是個什麼樣的偉人和領袖,但歷史會告訴我們的。安倍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團結者,但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熱愛並珍惜他自己國家的一個人。安倍晉三將會被深深懷念的. 世上再也不會有像他這樣的人了!"  - 特朗普 (2022-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