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9/11 的大陰謀

訃告﹕一位質疑 9/11 恐怖襲擊的官方版本的勇敢科學家 Lynn Margulis

Lynn Margulis 的家人向外宣佈她於星期二(11月18日)在家中過身,享年73歲。她是因嚴重腦出血而在星期五不治。

Lynn Margulis 名下有數十本學術著作和論文,又於1999年獲頒全國科學勳章。


2004年,她開始對一切質疑官方9/11恐怖事件的說法,作深入研究。她得出的結論就是她認為這些質疑有可信性。2007年,她又勇敢把自己的結論公開﹕

“這場9/11秘密行動背後的策劃人,一定是對他們的傑作感到非常驕傲,因為這個行動足以讓政府用作籍口,進行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兩場戰爭,亦方便了政府對研究,教育,與人權的種種打壓。不管他們的憤恨有多大,我不相信19名阿拉伯青年,與及一個躲在7,000里外一個山洞內的鬍鬚公,有這樣高超的本領,來發動一場有史以來最有收視效果的電視宣傳影片。我建議任何有識之士,都要公開要求當局徹底把事情查個水落石出。”

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溫水煲蛙,膠袋稅,日後的銷售稅

(1) 膠袋稅,是環保,還是為日後征收消售稅鋪路﹖
Plastic Bags Levy Paves The Way For Sales Tax!
 

香港政府宣佈擴大征收膠袋稅的範圍。又宣佈小商戶收到的款項無需交給政府,希望減輕行政費用,給小商戶提供誘因,減低對小商戶引來不便而擊發起反對之聲。

征收膠袋稅所用的藉口就是為了環保,減少市民用膠袋制做的膠料廢物。但是,用塑膠原料最多的,因此制做最多環境污染的不是小市民的購物膠袋,而是大商戶,尤其是連鎖超級市場的貨物包裝。裡面的大部份貨物都是用膠套﹐膠盒或膠瓶載著。

各位下一次到超市時可以留心觀察,數一數這樣包裝的產品有多少。超市這樣的大量發放塑膠廢料,政府為何不理會,反而要向小市民開刀﹖

其實,市民從購物中取來的膠袋,大部份都是再還原的,最低限度這些膠袋,可以作垃圾袋再用。沒有這些免費膠袋,市民不是要再拿錢來自己賣垃圾膠袋嗎﹖這些用錢賣的垃圾袋又比購物袋環保嗎﹖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現行的“代議政制”並非真正民主

很多人都以為“代議政制”(Representative Democracy)就是民主政制,而民主政制就是代議政制,兩者可以通用。這其實是對民主概念的一大誤解。雖然代議政制總比一人專政或一黨專政好,但絕對不能視為民主的典範。事實上,代議政制是把民主的概念和實質大大沖淡了,遠遠不及真正的民主。

讓我們先把概念搞清楚吧。所謂“民主”的政制有兩大類別。最原始亦是最純正的就是“直接”,或有“參與性的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後來演變出來的就有“間接性”或者“代表性”的民主。

直接的民主(Direct Democracy)需要人們積極參與任何重要政策的決定,所謂每個公民都要直接行使公民權,而這個公民權是指對決策的投票權,不是選出代表他們來作決策的人的投票權。

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世界經濟一體化擊起民間的保護主義情緒 (六)


反金融罷權,不等於反資本主義,亦不是反對市場經濟(2)

什麼是市場經濟﹖資本主義﹖民主制度﹖

雖然很多人不加思索地稱現行的國際經濟為自由市場體制。其實﹐真正的自由市場經濟已經失存了很久。

十八世紀﹐亞當史密夫(Adam Smith)描述的英國才是真正的自由市場經濟。當時的企業規模細小﹐所需的投資資金低﹐入行的門檻亦相對低﹐讓眾多企業互相競爭﹐讓廣大的消費者有很多的選擇﹐形成一個消費者﹐企業家﹐和資本家﹐三方都有一個公平的討價還價的環境。沒有任何一方能夠獨控市場﹐達到市場專利地位。

十九世紀中期,市場經濟已經變了質。因為列強為了爭奪全球的市場和資源,各國的政府已開始積極參與經濟活動,直接幫助國家的大資本家向外發展,尤其是在新開發的殖民地。就此,政治和經濟開始攜手合作。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世界經濟一體化擊起民間保護主義情緒 (五)


反金融罷權,不等於反資本主義,亦不是反對市場經濟 (1)

對全球發生的“佔領華爾街行動”,主流的傳媒和評論家一般都極力把這行動的參與者說成為一群幼稚,無知的失敗者,眼紅看見他人成功,不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自己的懶惰,盲目地反對市場經濟,鼓吹以福利主義和計劃經濟來取代資本主義制度。

10月29日的新城財經台(星期六早上九時至十時) 由黃元山教授主持的節目『財志學人』,就正好代表這種聲音和取向。

相反地,正如古治雄在他的文章『他們不服氣』指出,“大部份示威者…並不認識,『亦沒有』單一共同願望 ”。他們亦沒有單一的領導人和代言人。很多參與人士大有可能不太了解金融和經濟理論,所以不能作有條理的分析,或跟學者專家門辯論。又因為他們沒有機會在官方和商業的媒體發言,所以就算他們有發言,他們的聲音亦難以傳到一般人的耳邊。難怪大家接受了官方和主流傳媒的唆擺。

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

世界經濟一體化擊起民間保護主義情緒 (四)

歐洲銀行之崩潰會把華爾街拖垮

關於“佔領華爾街行動” 10月18日的 Market Watch 轉載了Paul Farrell: "EU Bank Failures Will Crash Wall Street — Again" 以下的啟示

文章的標題是﹕“歐洲銀行之崩潰會把華爾街拖垮”。他認為最壞的情況不久就要發生﹕現階段“佔領華爾街行動”還是被邊緣化,兩大政黨極力把這個行動描繪為短命的一場鬧劇,共和黨分支的茶黨也如是,對這個行動作嘲諷和評擊。但不會多久,這個行動會轉變成為第二次的美國革命。

他認為美國社會已到了關鍵性的十字路口。這個“佔領華爾街行動”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象征著美國人民的最後一個機會,恢復美國建國時的民主憲法和精神,推翻被大財團和金融機構劫持著的政治架構,和驅逐兩大政黨的政客。

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世界經濟一體化擊起民間的保護主義情緒 (三)

中國真的能以內銷抵償出口的萎縮嗎﹖

每天早上﹐一星期六天﹐都有位叫石鏡泉的仁兄﹐好像是香港電台特許的經濟分析師一樣﹐向廣大聽眾講解經濟問題。11月2日 (星期三晨早八點新聞之後) ﹐在第二台 “晨光第一線” 節目內﹐這位石老兄揚言 “亞爺” 不怕出口萎縮﹐因為可以發展內銷來抵銷向歐美的出口。(*)

(*)晨光第一線11月2日,8時6分 (選擇節目從溫,再選擇第三部份,再跳至03:20段落收聽)

上至天文下至務農都懂的他﹐似乎只欠一點常識。如果問題這麼簡單﹐亞爺早已做到。2008年金融風暴發生後﹐亞爺花了數萬億人民的外匯儲備來刺激國內經濟。但是這筆巨款只用於大量無謂的“基建”。後果就是把各類資產的價格推高﹐製造投機活動和銀行壞帳﹐刺激通脹﹐貶低人民的購買力。相信亞爺一定知道這樣的“放水”﹐對經濟肯定會造成傷害。如果開發內銷是可行的話﹐相信亞爺無需要石老兄賜教。

2011年11月3日 星期四

世界經濟一體化擊起民間保護主義情緒 (二)

中美角力的第二回合

以下是由Richard (Rick) Mills於十月七日撰寫的文章,名為 “中美角力的第二回合”(United States versus China Round Two)的部分翻譯。

美國國會正面對民間不斷增強的不滿情緒和聲音。參眾兩院的議員都把國內高企的失業率歸咎於中國。他們正在提出對中國的貨幣政策進行報復性的措施,逼使中國政府讓其貨幣升值。

面對即將來臨的2012年大選,Obama總統的處境脆弱,尤其是他的對手可能是很有魅力的共和黨候選人Rick Perry。因此他可能被迫要順應民情,採取一些對中國有懲罰性的措施。以往Obama亦不只一次的宣言要對中國採取強硬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