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1日 星期五

49. 革卦 (澤火革) 2025值年卦

 49. 革卦 (澤火革)    2025年2月4日 - 2026年2月4日

Jack 發表於 週一, 04/18/2011 - 17:02

革卦 澤火革


改革、變革、革命、去除舊的不用。

https://www.eee-learning.com/book/neweee49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圖:小配)

依《說文》,革字原本指的是皮革,將獸皮的毛除去之後的皮,與原來的皮草有很大的改變,因此引申就是改變,改革。另《說文》引革的古文,字的形構為「三十年」,意指三十年一世,一世則世道更始,也就是變革。

《彖傳》以兩女同居無法相處來講革卦。又引「湯武革命」,命為天命,革命即改變天命,讓天命從商轉到周,因此為改朝換代之義。

上為少女,下為中女,少女和中女無法相處之象。澤水往下要澆熄下面的離火,離火炎上要燒乾上面的澤水,為澤水滅離火,離火滅澤水,水火不相容的卦象,因此終將變革。若是問人際關係和感情,革是一個大凶之卦,表示人與人不但不和,而且到水火不容的地步。這也是《彖傳》說的:「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同樣是少女與中女在一起的睽卦則是孤獨、分離的意思。因離火在上炎上,澤水在下潤下,火與澤不同路,相去更遠。意謂兩個女人井水不犯河水,道不同不相為謀。

卦序上,革卦是繼井卦而來。井卦改邑不改井,但物極必反,所以繼之以革。就如恒卦之後,穩定久了就要遯(逃)、大壯(大撞)一樣。

《雜卦傳》:「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革與鼎為一體之兩面,革是去除舊政權,就是改變天命。鼎則是建立新政權,繼承天命。

得革卦代表該是改革的時候,所以革卦的吉應在於改變、變革,若守舊不變則凶。如果是自我反省,自我改變,那麼就是改革、革新;但若是留著讓別人來幫你改變、革新,那麼就變成革命。

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

《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曆明時。

變革,天命來臨之日,才能取信於民。大亨通,利於貞定,不再後悔。

「已日」指「天命已改之日」。周武王九年盟津之會時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說:「女未知天命,未可也。」這就是天命未到時。而再兩年之後的牧野之誓,才是「已日」,就是天命已到時,也就是可以發動革命的時候。

「已日乃孚」的「已日」有多種解釋。一、天命已改之日,意指天命來臨時才是革命之最佳時機,因為只有天命才能夠讓人信服。二、已日為變革完成之日。已為已經的已。《象》曰:「革,君子以治曆明時。」改正朔、建曆法,明白告知百姓已經改朝換代之日。曆法變革之後才算變革完成。三、作「己日」,「戊己庚辛」的己。京房納甲以離納己,革下卦為離,納己,代表吉日。四、已通巳,假為祀,巳日即祭祀之日。損初九「已日遄往」也作「祀日遄往」。..............

2025年1月30日 星期四

2025值年卦 “澤火革”,開啟大變革之年

《皇極經世》:2025值年卦 “澤火革”,開啟大變革之年

https://www.lnka.tw/html/topic/40451.html#google_vignette

2024年,大家的日子過得很難,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很多行業都在苦苦支撐。無論是小老板,還是普通工人,都在尋找希望,很多人期待2025年能帶來新的機會,盼著能好轉。但按古書《 皇極經世書》的推演來看,情況可能沒有想象中樂觀。

2025年是乙巳年,“乙” 為木,“巳” 為火。古書中指出,這一年值年卦是 “澤火革”。

《皇極經世書》還提到類似的歷史年景,比如1125年的乙巳年,當時宋朝因為金人南侵而迅速衰落。2025年的卦象與之類似,也可能是一年中充滿挑戰和不安的年份

大環境下的這一年,經濟難題和社會問題疊加,個人的命運也隨之被推入一個變革的漩渦。面對這樣的局面,2025年,到底會是轉機,還是更大的挑戰?我們還能做什么?

根據《皇極經世書》推演,2025年的值年卦是澤火革卦。 

澤火革卦是由天山遁卦變而來。上九因為看到小人上位(初六,六二)而爻變而來革命。天山遁的上九(元老)主動和其初六對換,而成澤火革卦。

澤火革卦的主爻是初九,生命力最強的一爻。澤火革卦初九爻和九四不匹配(其應卦),而又被六二壓制。但初九爻已經有先進的思想,經歷過天翻地覆的變化(由上九爻變而來)。所以他不會被小小的六二所壓服。而九五被上九所蒙蔽和欺壓,對九一初爻的痛苦漠不關心,革命就會發生。詩曰:

九天攬月誰可期,

一夜白發伍子胥。

捐子斷臂爭先進,

拋頭剜目明清凄。


九千條陳無人問,

五把鋒刃天下知。

無法天下無仁義,

有情人間有天梯。

這是底層革命的描述。回看卦象本身,澤火革卦經天風姤,山水蒙后到火鳳鼎。天風姤卦是一女配五男,交際花也,也代表種子各處繁殖。山水蒙,是教育。經過無法無天陰陽藩背后,人間正道開始回歸,人民的認知發生變化,來到鼎卦,鼎就是立鼎,可以豐衣足食。

澤火革卦的卦辭:

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己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悅,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

《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歷明時。

2025年年卦是澤火革卦,從字面就可以看出,變革,革命,通常會伴隨社會動蕩,也可能有兵革之禍,這一年世界范圍內都不會太平。2025年的年卦和十年卦跟1963年相同,1963年美國發生了平權運動和肯尼迪遇刺兩件大事,2025年美國會不會發生類似事情,不好說。

從社會的角度來說是「變革」,從個人成長方面而言則是「蛻變」。總的而言是革過自新,人類社會將發生質的革命。水火不容由口講出,速變「火焱」爆發在目前,不是說變就變,是到了非變不可的時候。很多顛覆性的制度和技術將誕生,是十分重要且關鍵的一年,將開始改變人類,重塑人類。

革是質地的蛻變、是明亮的引領。要沉得住氣,要有計劃與程式,而且,最鋒利的刀鋒要指向自己。是一場內在淬煉的終日乾乾與烽火連天。這最適合開創新局的一年,雖吉兇未定,事事不穩定、環境亦不明朗,但只要有心改變,重新來過,則成功機會較大。所以一切不可固執不化、更不可不變通

食傷和官殺是對立的,一個是自由和舒服,一個是權利和責任。按照當前情況做一些改變、調整、做一些應變,機會一年將比過去的十年都要多。

對于大環境而言,革卦中又隱藏九運中的離卦,流年飛到震方三煞位東日韓地域,產生無名九紫火焱,澤火革不融會影響地域生態環境先敗而變,流年疊災煞卯方,因九運火強,自然災害會多,同時戰火也會更多更烈。一個比較大的火山會爆發,氣溫會變得更加極端:極熱和極寒都要突破記錄。

此卦的九五爻「大人虎變,未占有孚」。意思說一個大成熟者蛻變得像百獸之王一般威名恢弘,動靜合度,人格的感人力量已然昭信天下。所以革卦到了九五爻,主有大德的圣人出,卦象有利的方位是西北、南和東南。

水火相消象征著天人思變,時機已然成熟。只要跟上這個革新之道「大人虎變、君子豹變、小人革面」,把握關鍵要素,正確的時機,以堅定的意志就會取得前所未有的收獲。

這也是運勢檢驗的一年,如果一個人屬于真的天命運勢所在、陰德積攢足夠、善行已達因果,這三種人在2025年之前已經遇到逆勢或被爛事、難事所困擾,在2025年就將化逆為順,困厄解除,取得階段性的大成功,能擔得起大富貴,大福分,會打破自己的階層,從現有的階層躍出,會歸位到應該到達的位置。

革卦為大吉藏兇,凡是變革,它一定有曲折的,不可能一次成功,所以要厚積薄發,順勢而為,不能急躁,要忍耐慎重,周全考慮,不能盲動。

靜,有時是更深刻的動;養,是為了更覺知的放。好命往往中和,生活最宜平靜。

2025年1月29日 星期三

香港前議員邵家臻離世終年55歲,大半生投身社福社運拒絕「漠然」

香港前議員邵家臻離世終年55歲,大半生投身社福社運拒絕「漠然」||Whatsnew

https://theinitium.com/zh-hans/article/20250110-whatsnew-hongkong-shiu-ka-chun-passed-away

朋友們紛紛發文悼念:“在社會福祉、社會運動中的良好標桿”、“好好記著臻對香港的愛和罪孽。” 

2018年11月,时任立法会议员邵家臻在立会办公室

2024年,我被診斷出胃癌,於今日(2025年1月10日)離世,終年55歲。 ,其社交平台在1月7日晚上曾更新疫情狀況,表示「緩解性治療正式啟動」。

一月六日,他的社群平台發布一個教會群組截圖,在談話中提及到醫院探望家屬,並與他暫時未能說話,正等待化驗報告。 ,胸口悶氣和病房環境卻難以入眠。

2024年11月,邵家臻在社群平台上宣布確診胃癌。胰腺,專科醫生當值時,其胃癌定性為3C期,即腫瘤已生長到一定程度,並擴散至其他部位,並已擴散至淋巴結。 73.3公斤跌至零。

得知真相期間,邵家臻不時以「無神的用人」為題在社交平台發帖,分享病情和他對患病的看法,並附上聖經金句。當中關乎人類的自主神經,有時指身體傳遞不到訊號、或傳遞錯誤,令胃部功能出錯,停止或導致嘔吐。 ,“儲多未來要使用。”

他引用聖經《雅各書》的金句結語:「弟兄們哪,你們要忍耐,直到主來。看哪,農夫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你們也當忍耐,堅固你們。

邵家臻,淚痕滿臉的死士

邵家臻離世後,社會福祉、社運圈、民主派人士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悼念。 。之中有你。

他讚揚邵家的天分,文字洗煉深刻,說話尖銳,教學時經常引起哄堂大笑,卻又令學生反思。聲音、影像和人文精神,永遠都會在自己身邊。

融樂會創始人王惠民則發文回憶自己在1994年與邵家臻的交往中,提到他在爭取民主的道路上從不缺席,極度承擔著、關懷社會、對人權和公義十分執著,同時為人民感召,內心溫柔。

前民間人權陣線召集人、社民連成員陳皓文發文致哀,他指儘管與邵家有權做事方法仍然肯定他的民主運動和囚徒權上的罪孽。分工協助聯絡被囚者家屬、安排物資,沒想到最後組織者「石牆花」「被扣國安帽子」、很快結束,「他當時確實幫了很多人,包括我在內。」他提起2014年雨傘運動,有人笑著說:“結果他真的成為其中一位,代表香港人被判被囚禁的人。”

「我常常想,我們過去確實對努力工作的人造成了很大的懲罰,很多批評,但很少鼓勵、支持、感謝,很多時候就是覺得大家應該受到懲罰。直到近年來在社會中,發現這些人已經越來越少,才懂得反思過去。

社民連前主席黃浩銘與邵家臻同為佔中九子,他發文指兩人一同入獄,一同守夜:“雖然今天你先行一步,但他日我們定必在天家重逢。”

投身社福35年,參與佔中拒絕“漠然”

邵家臻 1989 年入讀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畢業後加入社工界,初時為外展社工,負責輔導邊緣青少年,2004 年被調至天水圍青年中心,遇上新移民婦女金淑英和兩位女兒被丈夫殺死的慘案。 ,任內關注的議題包括學自殺、無家可歸者、㓥房戶和迫遷戶、綜援改革和「一筆推薦津助制度」等等。

2017年特首選舉中,邵家臻連同多名立法會議員投白票,“反對小圈子選舉”,最終林鄭月娥以777票當選。

多年來,邵家出書逾30本,其中包括學者年青人和文化研究的《後青年研究》(2003)、《逆構青年》(2001)、《時代廢青》(2015);撰寫社區故事的《天水.違和》(2008);以佔中為題的《佔中,我識條鐵》(2015),以及近幾年與入獄經歷相關的書籍。

關注社會福的邵家臻投身社會運動逾30年,在街頭不乏其身影。別的佔中國務院出席記者會,被傳媒稱為「佔中十死士」。以及迷失的社群之中。

五問看清佔中九子審判:香港首次有集會人士因「公眾妨擾」罪成

他當時接受《獨立媒體》專訪,指社工面對恐懼,不會轉投建制陣營,所以選擇漠然,他要處理的是社工界的「漠然」。大且長期的機構,而跟同公司的工友們也當上了機構的管理層。

2014年佔中期間,邵家臻陪同戴耀廷在三個佔領區演講,並在金鐘大台擔任「咪手」。年被法庭裁定「煽惑他人作出公眾妨擾」及「煽惑他人煽惑公眾妨擾」兩項罪名成立,即時入獄8個月,健康開始急轉直下。

根據《立法會條例》,因被監逾3個月而喪失提名及當選議員資格,邵家未能參選換屆選舉,被任命於2020年結束。

2021年9月,邵家臻在石牆花在荔枝角辦事處

成立“石牆花”助被捕者,“最終被壓碎也值得”

2020年12月,他成立民間組織 “石牆花”,為被囚人士提供物資和情緒上的支持。

2021年9月7日,時值公民組織解散高峰期,參與僅9個月的「石牆花」宣布解散,邵家臻表示組織成員過往步步為營,每一步都提醒自己是在進行人道關懷及支持工作,但再走不到下去,又指「最緊要人無事」。並稱“眼淚是你們最大共同的語言。”

近年來,他出版了多本與獄中經歷有關的書本,包括《坐監情緒學》、《字裡行間-明就明不明就黎明》、《坐監記》等。 不過2024年7月圖書展上,參展出版社「藍藍的天」指貿發局派員要求將《坐監情緒學》和《字裡行間》,以及資深傳媒人區家麟出版的共五本書下架。

2020年初,邵家臻正式被浸會大學解除教學工作,校方表示成立調查委員會,就他在佔中案件中犯有罪而進行紀律處分。 ”,以及是否有更多人要為社會運動“找數”。同年7月,他獲浸大通知不獲續約,但沒有提及原因。

事後邵家臻和浸大教職工會代表、社工系系會代表見記者,他對拒絕續約的消息不意外,但感到憤怒和受侮辱。又受學校方打壓,但認為“殺掉公雞,都阻止不了晨曦的來臨,因為晨曦必定會來臨,特別是到香港來臨。”

「就算最終被壓碎,但之前換來的時間也是值得的。」他曾在《石牆花》中寫道。

2025年1月28日 星期二

邵家臻訃聞|立法會及港府至今未有表示 | 但亦有人認為 : 不應該因過往立場而例外處理

邵家臻訃聞|立法會及港府至今未有表示 《信報》引建制人士:不應該因過往立場而例外處理 - 光傳媒 

https://photonmedia.net/legco-obituary/ 

前立法會社福界議員邵家臻上周五不敵胃癌離世,終年55歲。前工黨議員張超雄、融樂會創辦人王惠芬等社福界人士均發文悼念,社會服務聯會亦有發聲明致哀。但事隔4日,立法會及港府仍未就邵家臻這位前議員病逝發表任何公告,有別於過往做法。《信報》今(14日)引述建制派議員指出,議會不會「大細超」,待家屬正式發訃聞後,秘書處便會聯絡家屬詢問意向。另一位議員則表示,發訃聞只是基本動作,「無需去到咁盡,連訃聞都唔發」。

《信報》政情專欄「余錦賢」指出,改制後清一色由愛國者擔大旗的立法會,對邵家臻逝世的取態,深受政界關注。專欄提到,以往有前議員身故,立法會一般都會向現任議員發訃聞,告知喪禮等悼念儀式詳情,立法會秘書處亦會代全體議員,向逝者贈花圈致意。

消息:立法會正按「既定做法」處理

專欄據消息稱,立法會正按「既定做法」處理邵家臻病故之事,會在適當時候聯絡邵家臻的親友或治喪委員會,了解喪禮儀式安排及家屬是否接受花圈等。

《信報》指出,曾與邵家臻共事的建制派議會同僚,目前未有人高調致意;泛民人士則對議會至今毫無表示,感到疑惑。

立法會傳統 為前議員離世發訃聞

立法會一向有就前議員離世發訃聞的傳統,例如2022年勞聯前主席、前議員李啟明辭世,立法會便向議員發訃聞,通知喪禮詳情及弔唁安排,秘書處亦代為送贈花圈。李鵬飛2020年去世後,立會除了發訃聞,亦轉達家屬要求,懇辭各界送贈花圈。連現任議員陳祖恒母親去年過身,議會也有同類安排。

建制派議員:邵總辭離任 某程度上是對議會和制度不尊重

專欄引述兼任立法會行管會成員的建制派議員表示,對逝世的現任議員家屬或前議員發訃聞,屬「既定做法」,對於今次邵家臻過世,議會也不會「大細超」,待家屬正式發訃聞後,秘書處便會聯絡家屬或相關人士詢問意向,若對方願意,便會由秘書處向全體現任議員發訃聞。他又補充按《議事規則》,對前議員不論派別都不會在立法會內哀悼。

不過,有建制派議員向專欄透露,邵家臻當年因抗議4名泛民議員被褫奪資格,參與總辭離任,並沒有完成餘下任期,「某程度上是對議會和制度不尊重」,因此是否應享有一般前議員的待遇,值得商榷。

有資深議員則認為,邵家臻毋庸置疑曾經是合法的代議士,在議會崗位上代表社福界,有他自己的貢獻,不應該因過往立場、行為或涉及的案件而例外處理。

新丁議員:無需去到咁盡,連訃聞都唔發

另一位未曾與邵家臻共事的新任議員直言,逝者已矣,發訃聞只是基本動作,告知議員治喪安排,按慣例也不會對逝者生平作評價,「無需去到咁盡,連訃聞都唔發」。

特區政府曾多次發新聞公告 哀悼前議員逝世

時事評論員蔡子強今日亦在《明報》專欄提到黃宜弘、李鵬飛、杜葉錫恩等多名前議員離世的例子,當時特區政府皆發表「行政長官哀悼前議員逝世」的新聞公告,就連支聯會主席司徒華於2011年逝世,同日發出的新聞公告也表示,時任特首曾蔭權對司徒華辭世深表難過,更讚揚他為人剛直不阿,深受各界尊敬等。然而,現屆政府至今仍未發表任何有關邵家臻逝世的公告

《信報》指出,邵家臻的訃聞最終如何處理,尚未可知,但立法會和一眾建制派的取態,某程度可視為反映本港政治氣候的寒暑表。

2025年1月27日 星期一

2024年 車公籤文: "損了良材失卻力,勸君留住待春臨"

【一文讀懂1997-2024車公籤文】鄉議局主席為香港求得中籤:損了良材失卻力,勸君留住待春臨

2024年02月11日 09:10

https://www.singtao.ca/6563364/2024-02-11/news-%E3%80%90%E4%B8%80%E6%96%87%E8%AE%80%E6%87%821997-2024%E8%BB%8A%E5%85%AC%E7%B1%A4%E6%96%87%E3%80%91%E9%84%89%E8%AD%B0%E5%B1%80%E4%B8%BB%E5%B8%AD%E7%82%BA%E9%A6%99%E6%B8%AF%E6%B1%82%E5%BE%97%E4%B8%AD%E7%B1%A4%EF%BC%9A%E6%90%8D%E4%BA%86%E8%89%AF%E6%9D%90%E5%A4%B1%E5%8D%BB%E5%8A%9B%EF%BC%8C%E5%8B%B8%E5%90%9B%E7%95%99%E4%BD%8F%E5%BE%85%E6%98%A5%E8%87%A8/?variant=zh-hk 

2024年二月四日 --- 2025年二月四日

陳天恩指,籤文首兩句「斧斤持以入山林,未得之時那處尋」,意思是香港經濟久久未走出八陣圖,正尋求出路;後兩句「損了良材失卻力,勸君留住待春臨」,意思是人才流失,「行到腳痛,車公叫坐低唞唞」,認為經濟起碼要過了9月才有起色。

政府推動夜市及盛事經濟,陳天恩稱對兩者作用有保留,「拮兩串魚蛋就可以幫到經濟,咁嗰串魚蛋都幾貴。」他續稱,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等大型工程「要等一等」,「車公話樣樣嘢都要等,係咪真係咁好?有待大家考證。」

政府於2003年推動23條立法,當年由時任民政事務署長何志平代表求得下籤,最終立法亦擱置。被問到如果看今次再次立法,陳天恩稱有信心:「百分之一百通過,但有關23條出,我哋好唔好講咁多呢?師傅都有保留。」至於立法後會否有隱憂,他稱相信大家心中有數,「希望內地政府到時調更多錢解救香港。」

他補充,香港入了九運,九運居中,而香港位於南方,屬火;至於經濟在短時間內未必上升,「車公講得好清楚,等吓啦!」陳天恩又指,港人要趨吉避凶「自求多福,邊個都幫唔到」

此外,作家兼政論家馮睎乾在臉書個人專頁中撰文說,「『斧斤持以入山林,未得之時那處尋』,明顯出自孟子對梁惠王說的話:『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指在恰當的時候砍伐林木,木材便用之不盡。細心一看,這句話的前文後理,其實處處呼應今日香港

當年梁惠王對自己的施政表現也感覺良好,幾乎要宣布『由治及興』。什麼地方有荒災,他都馬上救助那裏的居民,自以為非常勤政,但有一件事他想不通:『我這麼盡心竭力,為什麼鄰國的百姓沒減少,我的百姓不增多呢?』

孟子於是講了那著名的「五十步笑百步」故事,然後啪啪打了梁惠王的臉,大意說:你不違農時,不竭澤而漁,定時伐木,就不會與民爭利,只要百姓豐衣足食,老有所養,就不會常鬧荒災,但現在你治國無方,一出事就『罪歲』(把百姓苦難歸咎於荒年),還奢望別國的人來?」

馮睎乾文章又說:「今年玄空流年飛星,七赤飛入南方離宮,構成一支『澤火革』卦,顧名思義,『革』即變革、革除(伐木也有「除去」意象)。香港位處華南,『革』卦自然特別應驗......《易經》告訴我們,改革要成功,必須取信於民(『孚』即信),憑藉文明的美德使人心悅誠服(文明以說),保持正道令前路亨通(大亨以正),還要順從天意、合乎民望(順乎天而應乎人)。當所有條件都滿足了,就是『革之時』,此『時』關係甚大,涉及改革的成敗。革的九三爻辭,還有一句「革言三就』,置於現代語境,大抵說一切改革都不能操之過急,當審慎咨詢數次,才可取信於民。

我認為車公的籤語,其實在暗中呼應這支革卦,所以才會說『未得之時那處尋』,最後還規勸改革者等一等,留住待春臨。今年香港有什麼「變革」呢?眾所周知吧。鑒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當然沒有人會反對。幸好車公不是人,是神,即使梁惠王們充耳不聞,我也感謝您每年一度的仗義執言。」

【一文讀懂1997年至今籤文】

車公廟求籤向來話題性十足,除了經濟民生上的啟示,還不時在政治上作出「神預言」。其中2012年特首選戰白熱化階段,籤文曾提到「神鬼不分」,曾引起政界議論紛紛,是否暗示當時兩位參與人唐英年和梁振英惡鬥,市民都在議論誰是神誰是鬼。到底過去多年香港發生的事件是籤文「神預言」,還是既定歷史軌跡下必然會發生,就交由讀者自行演繹

2025年1月26日 星期日

2024值年卦:雷火豐,盛時須持重!

2024值年卦:雷火豐,盛時須持重!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8NM7S005487H94.html

2024流年  (2024年二月四日 --- 2025年二月四日)  的值年卦為雷火豐卦。

值年卦是《皇極經世》裡的重要概念,是指對一年當中的萬事萬物起著管理和控製作用的卦象。所以值年卦,對於每年的經濟與生活有著非常現實的指導意義,不可忽視。

2024年將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按照《皇極經世》的推演,2024甲辰年開始的十年,是由一個叫做“天風姤”的卦來主導,然後每一年又有一個值年卦來預示流年現象。

從這個卦我們可以引申出一個意象:壞人做的壞事太多,是可忍孰不可忍,是以雷電皆至,即使劈不死大惡人,也得令其膽戰心驚。反過來看,意味著惡人氣數將盡,舊的秩序必將被打破,而歸有德之人 。

當然,大多數人對「豐」字的第 一印像是從字面意義去理解,是具有豐收、豐盛的意思。不過在古代農業社會,豐收時節,人們除了慶祝,更重要的儀式是祭祀天地穀神以及祖宗,以此來感謝上蒼,告慰先人。

所以,這個豐的繁體是“豐”,上半部象形祭祀中的牌位,下半部的“豆”即是古代祭祀儀式中重要的祭品。因此,豐字裡還蘊含了祭祀活動的意思。

轉換成值年卦的引申意義,那就代表一個時代終結,人們會懷著祭祀的心情告別過去,因此會有各種盛大的儀式活動,所以對於做大型活動相關的供應商是一個很好的商業機會。

這像極了一個特別通俗的譬喻,人在有了錢或是有了地位以後,慾望就會增多,慾望增多就會導致利令智昏,就會胡折騰,就會瞎搞事,蕞終局面落得不堪,所以越是成功,越要懷有敬畏之心,不可太猖獗。

豐卦也啟示我們,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漸。盛極而衰是歷史的自然規律,在自我運勢鼎盛之時,切不可驕傲自滿,應保持謙遜低調。此外,天雷勾地火的卦象,意味著今年的世界局勢將有顛覆性的變化,在波濤大海中揚帆起航的個人,也應穩住自身,用一身正氣作錨,可謂人間正道是滄桑。

總而言之,豐卦的氣勢很大,但是,卻更要格外注意隱藏的憂患,因為盛為衰之始。更奉勸諸君諸事退守不冒進,謹防花言巧語,虛言計謀,秉承的就是一個堅決不上當。

最後祝福大家2024年,戒驕戒躁,事業興旺,財源滾滾,如意順遂!

2024值年卦的由來

邵雍(1012年—1077年),北宋哲學家,與周敦頤、張載、程頤並稱「北宋五子」。年少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後而頓悟“道在是矣”,而後師從李之才學《河圖》《洛書》與伏羲八卦,學有大成,並著有《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等。
《皇極經世》,由上古伏羲開始,歷三皇五帝到夏商周,再到秦漢隋唐五代後週,止於宋開國,幾千年天干地支年代記錄、歷朝更替演變、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均有詳細考證記載,並從中發現週期性波浪式的歷史演進規律。

依照邵雍在《皇極經世》中的解讀,2023年為風火家人卦,寓意在艱難時刻需團結一心,共同面臨大變革時刻。 2024年的值年卦為雷火豐卦,對此如何解讀?
豐卦的原文如是:
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
象曰: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致刑。

亨,即吉祥之意。舉行祭祀時,君王將親臨宗廟。別擔心,最佳(祭祀)時刻當在正午時分。 《象辭》說:本卦上卦為震,震為雷;下卦為離,離為電。電閃雷鳴,是上帝垂示的重大天象,這也是豐卦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有感於電光雷鳴的精明和威嚴,從而裁斷訟獄,施行刑罰。豐卦值年從冬至開始,即12月22日。到了值年的年中,彷彿一天的正午時分,將有正義之事得到公平的裁決與審判,蒙受冤屈的人將會得到昭雪。對於憂鬱不得志的一般人而言,運勢低迷的情況將在5-6月結束,胸中的一口悶氣得到舒展。

然而,豐盛之時亦須居安思危。盛極而衰是歷史的自然規律,在自我運勢鼎盛之時,切不可驕傲自滿,應保持謙遜低調。此外,天雷勾地火的卦象,意味著明年的世界局勢將有顛覆性的變化,在波濤大海中揚帆起航的個人,也應穩住自身,用一身正氣作錨,可謂人間正道是滄桑。
六爻詳解
豐卦屬於上上卦。 《象》這樣來斷此卦:古鏡昏暗好幾年,一朝磨明似月圓,君子謀事逢此卦,近來運轉喜自然。一卦含六爻,包含了過程中的一些波折與變化:
Image

初九:遇其配主,雖旬無咎,往有尚。
本爻辭的意思是:遇到與自己相配的主人,能力學識均等,兩人共事能雙贏,但不可內鬥。今後的發展會呈現上升的趨勢。

六二:豐其蔀,日中見鬥。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
本意是將小席綴綴起來,躺下休息。正午時分,有人說看見北斗星。看來旅伴中有人精神錯亂。對他加以刺激,或許可以使他清醒。寓意人應坦白直率地表達自己的心願,是非曲直自然會明晰。
九三:豐其沛,日中見昧。折其右肱,無咎。
本意指將鋪草加厚,躺下休息。正午時分,此人又說看見鬼魅。將他的右臂折斷。經此一嚇,或許他能清靜。暗示做事會遇到困難,可暫居宅中,韜光養晦。期間小心肢體上的病痛。
九四:豐其蔀,日中見鬥。遇其夷主,吉。

本意為將小席拼綴起來,躺下休息。正午時分,此人還在說看見北斗星,看來還未恢復正常。幸好遇見了他的老店主,把他託付給老店主,這一下可清靜平安了。遭遇不公平待遇的人,遇到事業貴人,虛心請教,就會轉危為安。想要尋求姻緣的,可能會巧遇良緣,時間大概在六、七月。
六五:來章,有慶譽,吉。

本意很喜慶,指一個人賺得美玉,大家都慶賀誇獎他。這是吉利之兆。經商之人會得到好的投資機會;求學之人學有所成,取得佳績;求姻緣之人得到天作之合;就病纏身的人也會遇到良醫。這些都是你在之前為他人利益著想得到的因果。

上六:豐其屋,蔀其家,窺其戶,闃其無人,三歲不見,兇。
本意指房子空蕩蕩的,屋頂上散亂蓋著草蓆,從門縫裡探視,寂無一人。看樣子這裡已經多年未住人了。這是不祥之兆。盛極而衰,是因為人們在昌盛之時太過彰顯權力,鋒芒畢露,導致不能繼續未雨綢繆,坐吃山空,導致危險。人們在志得意滿之時,切不可坐在功勞簿上吃老本,要繼續踏實做事,低調做人。

2025年1月24日 星期五

香港會計事務所 , 被控非法協助港府解散壹傳媒 , 遭跨國申訴

香港會計事務所被控非法協助港府解散壹傳媒 遭跨國申訴 (2024-09-09) 

https://www.taisounds.com/news/content/84/146416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2021年2月9日出庭

路透社獨家報導,遭到香港政府迫害、關押中的民主派傳媒大亨黎智英,有兩位曾幫他工作的重量級外國媒體主管已正式向英國監管機關投訴,指香港的立信德豪會計事務所(BDO香港)非法協助港府,清算解散黎智英的傳媒集團。此舉可能讓擁有跨國業務、是全球第五大會計事務所的BDO聲譽受創。

報導稱,曾在黎智英旗下壹傳媒有限公司擔任董事的兩位美國人,已在去年12月向英國政府提出法律投訴,指控BDO在沒有司法監督的情況下,應香港政府的要求,作為「準政府機構」非法關閉黎智英的媒體企業,包括受歡迎的《蘋果日報》

這些法律指控由《華爾街日報》前發行人柯維茨(Gordon Crovitz),和《南華早報》前總編輯祈福德(Mark Clifford)提出。路透社已經審閱過這份32頁的投訴文件。

黎智英是中國共產黨的公開批評者,因香港《國安法》控罪,可能面臨終身監禁,他是壹傳媒的創辦人和控股人。壹傳媒曾僱用超過2000名員工,是在港交所股票上市的企業,但在2021年6月遭香港警察大規模突襲搜索、凍結資產後被迫關閉。

在國安法案件進行期間,黎智英因其他指控而被監禁,包括未經授權集會。現年76歲的黎智英已被港府關押超過四年。

柯維茨告訴路透社:「對黎智英的起訴以及《蘋果日報》的強制關閉,代表香港的新聞自由走向衰落……以及在沒有正當程序的情況下,使用權力強制清算上市公司,這是一個令人悲傷的象徵。」

英國、美國和其他西方政府曾多次表明,黎智英遭到的一連串起訴其實是政治壓迫行為,並要求立即釋放這位76歲的老人。

在港企業的政治風險:成為極權幫兇還是受害者?

BDO此案突顯了在北京對香港的國安壓制下,企業和上市公司所面臨的政治風險。

中國於2020年在這個金融中心實施了全面的《國安法》。該法實施後除了關閉《蘋果日報》及一些民間社團、非營利組織,還導致數十名反對派政治家、運動人士和抗議領袖流亡或被關,言論自由和街頭抗議行動也遭箝制。今年3月,遭北京控制的香港立法會已經通過先前有「基本法23條」之稱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更嚴格限縮港人自由。

西方政府批評了中國對香港的鎮壓,香港和中國政府官員則表示,這些法律對於在2019年長達數月的抗議活動後,恢復香港穩定至關重要。

柯維茨和祈福德的投訴指稱,BDO香港的審計部董事總經理陳錦榮(Clement Chan)於2021年7月被香港政府任命為「財務審查員」,違反了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的規範


根據投訴,陳錦榮在沒有司法監督的情況下,利用香港法律的權力,從香港一家律師事務所扣押了文件,並要求壹傳媒董事參加錄音訪談,並提交文件,否則將面臨起訴。

負責關於OECD違規案件投訴的英國商業貿易部表示,無法對具體案件發表評論。發言人表示,將在「適當時間」於網站公布審理結果。

陳錦榮在書面回應路透社的問題時表示,BDO從未被任命為壹傳媒的審查員,他的「個人任命」是由香港財政司根據《公司條例》進行的。他表示,作為審查員的職責是調查壹傳媒的事務,而不是清算公司。由於調查仍在進行中,他無法進一步評論,但強調會合法履行職責。

陳錦榮回覆中所用的機構頭銜是「壹傳媒有限公司審查員辦公室」(Office of the Inspector of Next Digital Limited),列出的地址位於BDO香港總部樓下一層。路透社記者訪問該建築物後確認,該辦公室位於一間單獨的房間,門牌和標誌上顯示相同名稱。

對於路透社的提問,香港政府發言人週一(9日)發表簡短聲明:「BDO並未被任命為壹傳媒有限公司的審查員。」

總部位於倫敦的BDO國際表示,由於根據OECD對這類投訴的保密義務,無法提供進一步資訊。BDO香港並未回應是否收到香港政府的付款,或其資源是否被用於協助陳錦榮作為審查員的工作。

根據OECD的規範,跨國企業必須「預防或減輕與其業務活動直接相關的不利人權影響」,並「進行人權盡職調查」。OECD指導方針規定,母公司對其海外子公司的所有行為負責。

根據其網站上的資訊,BDO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包括「建立人力和社會資本」。

可能創傷BDO聲譽,甚至造成財務損失

OECD規範的指導方針並不具約束力,但OECD會員國政府(包括英國,不包括中國或香港)必須監督並推動實施這些指導方針。

OECD負責企業責任業務中心的救濟途徑負責人哈謝茲(Nicolas Hachez)告訴路透社,OECD國家可以審查涉及本國公司並「在世界任何地方運營」狀況的指控。

陳錦榮已提交一份中期報告給香港政府,港府利用該報告作為清算壹傳媒的依據。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2021年9月的聲明中說:「在考慮了中期報告後,財政司司長認為,基於公共利益,應對壹傳媒有限公司進行清盤(清算)。」

自2021年以來,陳錦榮半年一次的港府合約一直續簽,最近一次是在7月續簽。

根據專注於跨國企業的荷蘭倡議研究團體SOMO,BDO面臨聲譽風險。SOMO的倡議事務總監懷爾德藍辛(Joseph Wilde-Ramsing)表示,這次對BDO的投訴,將是第一批以「充當威權政權幫凶」針對全球會計公司的投訴。

懷爾德藍辛說,這是一個相當獨特,在一個地緣政風暴核心的開創性案件。他說:「對於像BDO這樣的公司,主要付出的代價將是形象和聲譽。但如果投資人或商業夥伴認為該公司不負責任,感到驚慌,就可能帶來財務後果。」

全球律師事務所孖士打(Mayer Brown)曾在2021年代表香港大學,進行拆除紀念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國殤之柱」,遭遇業務和政治上的反彈

Mayer Brown poised to split off its Hong Kong office (2024-05-02)

https://www.chicagobusiness.com/law/mayer-brown-poised-split-its-hong-kong-office

由於中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總部位於芝加哥的 Mayer Brown LLP 律師事務所正準備剝離其香港業務…



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世界香港論壇|他選擇的命運 (高慧然)

 世界香港論壇|他選擇的命運  (高慧然  2023 年 9 月 3 日)

https://thechasernews.co.uk/%E4%B8%96%E7%95%8C%E9%A6%99%E6%B8%AF%E8%AB%96%E5%A3%87%EF%BD%9C%E4%BB%96%E9%81%B8%E6%93%87%E7%9A%84%E5%91%BD%E9%81%8B-%E9%AB%98%E6%85%A7%E7%84%B6/

「每日一蘋果,無人呃到我」

『言論自由』比任何『民主制度』更加實際﹐更有效捍衛人民的權益。『言論自由』就是實現民主的先決條件。沒有『言論自由』什麼『民主』都只是空談。


評論 黎智英國安案

(編按:正在多倫多舉行的第二屆《世界香港論壇》,大會邀請了6名前《蘋果》專欄作家撰文分享對黎智英的看法,並刊載於場刊,《追新聞》獲主辦方授權轉載全文。)

香港風雨飄搖之際,黎智英先生堅持留在香港,最終身陷囹圄。有不少分析員認為他天真,對形勢判斷有誤。我不這樣認為。

有一年,我和李怡先生一起出席黎生舉行的家宴。在席中,我們談論起獄中的劉曉波,黎生深呼吸一口氣,說,「我相信這也是我將來的命運,某一天,我也會被關進獄中,可能把牢底坐穿。」他不是開玩笑,他眼神堅毅,不是望著席上的人,而是望著遠處某一個點。他看到了他的未來。也許不太真切,但他絕對知道他在做的事,將帶給他怎樣的命運。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當時是2011年,早在蘋果被封前九年,他已經預知這一天終會來臨,只是不知道哪一天來臨。他想在這一天來臨前,盡力做他認為必須要做的事。對他而言,那是他必須承擔的使命。

我想,很多香港人都記得蘋果創報時的廣告詞:「每日一蘋果,無人呃到我」。讓所有的讀者看到真相,這就是黎生涉足媒體的原因、他所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努力堅守的使命。

高峰期蘋果每日印刷量達100萬份,一張紙質報紙當然不止一個人閱讀。在一個人口六、七百萬人的地方,蘋果的影響力確實令想要掌控輿論的政權恐懼。蘋果的影響力越大,蘋果以及他自身的處境越危險。聰明如黎智英,怎麼會不明白?

從2011年到2020年之間,他有的是時間和機會,帶著他的錢,帶著他的家人,全身而退,去任何他們想去的地方。

他沒那麼做。如果他選擇了身體的自由,他的精神會痛苦的。對他而言,他的使命沒有完成。他留在香港,讓全世界看到發生在他身上的事,讓全世界了解更真實的香港及中國,這是沒有蘋果之後,他繼續要揭示的真相。因為真相,才是民主與自由的基石。這是他對生命意義的詮釋。

請翻閱﹕

"民主" 制度 只是包裝赤裸權力的糖衣 (2024-09-25)

https://fateandthefuture.blogspot.com/2024/09/blog-post_25.html

言論自由勝過民主 (2024-09-26)

https://fateandthefuture.blogspot.com/2024/09/blog-post_26.html

2025年1月22日 星期三

黎智英 ,還未被判罪,已經被單獨囚禁了超過 1000 天 (2023-09-30)

Jimmy Lai: Hong Kong mogul, activist ... and now a prisoner for 1,000 days - Amy Hawkins (2023-09-30)

黎智英:香港大亨、社運人士… 還未被判罪,已經被單獨囚禁了超過 1000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3/sep/30/jimmy-lai-hong-kong-mogul-activist-and-now-a-prisoner-for-1000-days

在他的反共報紙與安全部隊發生衝突之前,他是一個從赤貧變成了富有的人。 如今,他的困境向我們揭示了,一個被迫生活在習近平獨裁中國陰影下的城市。

在媒體大亨黎智英漫長而多事的職業生涯中,這不是第一次他成為了焦點,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但這無疑是最戲劇性的一次。2020年8月10日,約200名警察,把72歲的黎智英,從他陷入困境的報紙《蘋果日報》的辦公室中押走,並對這家曾大力支持香港民主抗爭活動的刊物,進行突擊搜查。超過10,000 人收看該報記者無視警方警告,並在Facebook上,現場直播整個過程。

似乎是為了強調當局目前對局勢的控製程度,黎智英其實是在當天早上早些時候,在家中被捕的。他被帶到辦公室,是要讓他親自目睹他25年前創辦的報紙,的最後命運。這是對這位直言不諱的大亨的最後一次羞辱。他成年以來,一直反對中國共產黨及其對香港日益加強的控制。第二天,該報頭版刊登了黎智英被戴上手銬的照片,標題是「蘋果日報必須繼續奮鬥」。 但不到一年後,由於資產被凍結,該公司被迫關閉了。

黎智英被指控與外國勢力勾結,違反香港新的國家安全法。 此後他被指控欺詐、煽動叛亂以及組織和參與非法集會。 他已因其中幾項罪名被定罪,並正在等待最嚴重的國家安全指控的審判。 黎智英曾經是香港最富有、最直言不諱的民主活動人士之一,現在被單獨監禁在戒備森嚴的監獄裡。 9 月 26 日,他迎來了入獄第一千天。 但他說,生活仍然「充實而平靜」。 「當你把真理、正義和善良放在自己的舒適之上時,你總是要付出代價的,」他在2021 年寫給朋友的信中說道。「幸運的是,上帝讓這個代價成為了變相的恩典。 我非常感激。”

黎智英的監禁受到國際觀察員和人權組織的譴責。 他的案件不僅是關於香港言論自由的打壓。這也是一個關於這座城市,曾經有其獨特、喧鬧的精神,如何在習近平中國的陰影下,變成靜默無言的故事,中國不容許任何異議,甚至不惜以政治和經濟痛苦作為代價。在鎮壓民主運動期間,離開了香港的記者Kris Cheng表示,黎智英白手起家的經歷「並不是一般人的故事」。 “但這種故事引起了很多香港人的共鳴……無論什麼政治立場,人們都尊敬他。”

黎智英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 出生在中國歷史上最動盪的時期之一,1958年毛澤東發起「大躍進」農業集體化政策時,導致了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飢荒,他當時才10歲。 他的父親逃離了中國,並警告他唯一的兒子永遠不要從政。數千萬人喪失了性命。 但黎智英倖免於難。

黎智英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 出生在中國歷史上最動盪的時期之一,1958年毛澤東發起「大躍進」農業集體化政策時,他才10歲,導致了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飢荒。 他的父親逃離了這個國家,警告他唯一的兒子永遠不要從政。 數千萬人死亡。 但賴倖免於難。

12歲時,他偷偷鑽進一艘漁船的貨艙,從中國大陸偷渡到香港。 幾年前,一位來自這個英國殖民地的旅客,給了他一塊巧克力,他就把香港想像成「天堂」了。

「當你感受到自由的那一刻,這是我從未再有過的興奮,」他談到自己來到香港的第一個感受時,說道。

他很快就在一家服裝廠找到了工作,最後成為一名經理。 隨著香港經濟的蓬勃發展,黎智英的財富也隨之增長,並透過他自己的廣受歡迎的服裝品牌佐丹奴的成功,將其財富再推上一層樓。

1990年代,他轉向辦報紙;他的公司壹傳媒成為香港最大的上市媒體公司。 根據《富比士》報道,到2008年,他的身價估計為12億美元。

黎智英的朋友們把他描繪成既狂熱又天才的形象。「他是一位真正充滿好奇心的文藝復興時期的人」,美國記者 Ron Gluckman 說。他是自1999年對黎智英進行採訪,就認識黎智英。

2020 年 12 月,戴著腳鐐的黎智英被護送到香港法庭聽審

在零售業發家致富後,黎智英,因見到在天安門廣場的大屠殺發生後,將注意力轉向媒體,決心透過傳播訊息來幫助捍衛民主。他還看到了一個商機,因為他被迫出售了佐丹奴的股份。 北京當局關閉了他在大陸的商店,以報復他侮辱中國總理李鵬,形容他為「零智商的龜蛋之子」。

據報道,黎智英透過出售佐丹奴賺了2.8 億美元,並大步進入了一個對八卦新聞很有興趣的媒體市場。他同時也對即將到來的香港從英國移交到中國統治,將會為香港的身份帶來的影響,充滿了不祥的預感。黎智英已經不只一次激怒北京,他也知道權力移交,會對他的命運產生什麼影響。但他「願意為這項事業而殉道」。他百分之百相信這是值得的。

眾所周知,黎智英非常聰明,而且舉止輕鬆。 當童工時,他自學了英語; 他讀完第一本書後,又重讀了11次,以完善自己的理解。他熱衷於閱讀經濟學、哲學、商業方面的書籍,自從皈依天主教後,他也熱衷於閱讀宗教書籍。一些缺乏正規教育的有權有勢人士,有時會為自己的智力資歷擔心。這種缺乏安全感似乎從未困擾過他。他既樂於扮演小丑,也樂於扮演自由鬥士的角色。他爽快地承認,他的服裝品牌佐丹奴(Giordano)的名字是從紐約一家薄餅店抄襲而來的。

對於一個投入大量精力和金錢來累積巨額財富的人來說,他一直很吃得開。他曾經說過:“即使你很富有,你也可能會很窮,因為如果你只有很多錢,錢就失去了意義,但就會讓你失去尊嚴,讓你失去作為人的一切。” 他指的是他對參與社運活動的承諾,但這也是他在商業上採取的點法。

黎智英的熱情是創業,而不是經營。「他總是覺得自己的創造力比他的操作能力更強,」他的兒子Sebastien Lai說。前員工Simon Lee更直言說:在黎智英的公司工作,「失敗率是驚人的」。 有一次,他因嘗試開設線上雜貨店失敗,而在六個月內損失了1.4億美元。

當你將真理、正義和善良,看得比舒適更重要時,你總會要付出代價的

這種粗暴的態度在黎智英的報紙《蘋果日報》的版面中得到了體現,一位學者將其描述為「輕浮與嚴肅的奇怪混合體」。 該報於1995年創刊,一直佔據著主導政治和社會議程的地位,直到2021年,北京鎮壓香港自由後被迫關閉為止。黎智英深知政治風向可能會壓倒市場力量,因此他在推出《蘋果日報》時,投資了7億港元,如果1997年之後,廣告商因政治原因退出,也足以承受廣告收入的損失。果然,1997年之後,很多廣告商都不敢在《蘋果日報》上刊登廣告。

《蘋果日報》一炮而紅。 兩個月之內,它就成為香港第二大報紙。退休媒體教授Grace Leung寫了一本關於這份報章的書。她說,《蘋果日報》又狂野、又有豐富多彩的新聞報道,對整個新聞業產生了文化衝擊。

黎為古板的出版界帶來了一種活潑、隨心所欲的感覺。Next Digital 前董事 Mark Clifford 回憶道,黎知道如何「推銷產品」。多年來,《蘋果日報》開設了色情專欄,刊登有關妓院和性工作者的評論和照片。梁說,該報多次因違反香港淫穢條例而被罰款,其中一名記者也曾因賄賂警察而入獄,但黎智英將這些小問題視為「製作成本的一部分」。

2003年,《蘋果日報》首次有機會將其如今巨大的影響力支持黎智英的政治觀點。黎智英和他的報紙強烈反對香港政府實施一項名為「第23條」的立法,將禁止被視為叛國或煽動叛亂北京的行為。《蘋果日報》大力反對這項立法,發起了7月1日的 50萬人參加遊行。這次示威取得了成功,第23條立法被擱置。 但這也在黎智英的背上,畫上了一個印記。

賴習慣於樹敵。他收到死亡威脅,他的房子遭到燃燒彈襲擊,有一次他回到家時發現家門口有一隻被剝皮的狗,這份“禮物”是一個台灣幫派給他的警告。他有六個孩子,還有幾個孫子。他在1990年代末,皈依天主教,這是歸功於他的妻子Teresa。他的兩個長子於2020年被捕,被指控串謀詐騙和與外國勢力勾結。他的幼兒Sebastien,則承擔了為父親申冤的全職工作了。

黎智英對自由市場意識形態英雄的欽佩是有據可查的。他曾陪同朋友Milton Friedman弗里德曼去中國旅行。

Simon是黎智英二十多年的親密助手,他這樣描述他的前老闆解決問題的方法:「閉上眼睛,摸索。每隔一段時間,您就會撞到椅子並傷到膝蓋,但請繼續前進。”因此,2019年,當親民主的香港人越來越絕望地抗議中共收緊控制時,黎智英飛往華盛頓,在白宮為香港的情況辯護,討論引起香港人恐懼的擬議引渡法案。此舉觸怒了北京,北京稱這些會議是「香港內外勢力相互勾結,破壞香港穩定」。但黎智英並沒有被嚇倒。

Next Digital的前高管 Royston Chow,在2020年6月之前,一直擔任擁有加拿大酒店的公司的董事。Chow周和另一名壹傳媒高階主管於當年12月被捕,並被指控犯下與輕微違反租約有關的詐欺罪; 週因作證指控他的前老闆而避免入獄。

周也將成為黎智英觸犯國家安全法審判的控方證人,目前預計將於12月開審。由於法官小組是由行政長官親自挑選的,幾乎可以保證黎智英會被定罪,他將面臨終身監禁。

儘管有著國際聯繫,黎智英始終知道,如果他不離開香港,這總會是他的命運。但他仍然選擇留在香港。多年來,他一直表示,他已經準備好因為自己的信仰而入獄,儘管他警告朋友,在國家安全法實施之前,必須離開香港。他的幼兒Sebastien希望,如果父親被終身監禁的話,將作為香港歷史上的一個「亮點」,被人們銘記。

對賴先生來說,這座城市雖然改變了,但還是那個給了他不平凡人生的地方。小時候,他想像香港是個「自由、豐衣足食、快樂的地方……那裡有無盡的牛奶、蜂蜜、糯米雞和叉燒包」。在2007年出版的一本講述自己一生的書《我是黎智英》中,他形容香港是一座讓他感到「不朽」的城市。

「以前我對這個地方感到遺憾,」他驚嘆道,「但現在我對它的未來充滿憧憬。我怎麼會對這個地方沒有熱情呢?”

“If you were of the world, The world would love its own; But because you are not of the world, But I chose you out of the world, Therefore, the world hates you… If they persecuted me, They will persecute you.”  – John 15: 19-20

「如果你是屬於這個世界,世界會如愛自己的骨肉一般愛你;但是你不屬於這個世界,而我又從世人之中選擇了你,因此世人討厭你 … 既然他們迫害我,他們也會迫害你。”- 約翰福音 15:19-20

2025年1月20日 星期一

吳廷琰總統 , 民族英雄 , 真正的愛國者

Tổng thống Ngô đình Diệm 吳廷琰總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dvpyi8LjNU

Ngô đình Diệm 吳廷琰總統於1901年1月3日出生於Huế 順化,成為當時中部地區最著名的天主教家庭。 他的家族來自越南中部,在17世紀受葡萄牙傳教士的勸導,而皈依天主教。出身於顯赫的官宦門閥世家。

1880年,吳廷琰的父親 Ngô Dinh Kha 吳廷可在英屬馬來亞求學時,一場由佛教僧侶發起的反天主教暴動幾乎消滅了吳廷氏族。超過100名吳廷氏族成員“在教堂裡被活活燒死,其中包括吳廷可的父母、兄弟姐妹。

吳廷琰的父親吳廷可是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並計劃成為一名羅馬天主教神父。但因為他的家族已經被佛教徒滅了,所以他有責任結婚,生兒育女以傳宗接代。

吳廷可放棄了成為一名天主教神父的計劃,通過了科舉考試,踏入仕途,在法國殖民時期擔任成泰皇帝的參謀,後來升任越南朝廷的禮儀和宮監(管理太監)大臣。吳廷可本人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每天早晨帶領全家去望彌撒。

Huế 順化 - 越南歷代皇朝之所在地

吳廷琰是他的第3個兒子。1907年,法國人以精神病為理由,罷黜了不滿殖民制度的成泰皇帝。吳廷可退隱回鄉務農,以示抗議。吳廷琰在家中稻田耕種,也就讀於一所法國天主教學校,後來進入他父親創辦的私立學校。15歲時,他繼二哥 Ngô Đình Thục吳廷俶(後來成為越南最高級的神職人員)之後,也進入修院。但是在幾個月後就因那裡有太多不必要的規矩而離開。吳廷琰的政治立場也繼承了父親,對占領越南的法國殖民者心存敵意。

吳廷琰在順化的法國學校就讀,在中學將要畢業時,因成績優秀而獲取獎學金前往巴黎攻讀大學,但是,他心繫自己國家,最終放棄了獎學金。他前往河內,就讀於行政學院(訓練越南官員的法國學校)。

他一生中僅有一次戀愛:他愛上了老師的一位女兒,但由於那位女子決定出家成為修女,所以吳廷琰終身不娶。

吳廷琰的家庭背景和教育,尤其是他的天主教和儒家思想,影響了他的生活和事業,影響了他對政治、社會和歷史的思考。

吳廷琰在各方面都表現出天主教的虔誠,他也為自己熟讀中國儒家經典感到驕傲,以至他在演講中有經常引用聖經和儒家學說的習慣。

早期事業

啟定六年 (1921年),吳廷琰完成學業,被任命為香茶縣知縣,繼長兄 Ngô Đình Khôi吳廷魁之後,成為一名阮朝官員。啟定八年(1923年),吳廷琰先後擔任香水縣、廣田縣知縣,後又升任海陵府知府。保大元年(1926年),年僅25歲的吳廷琰晉升為寧順道管道,負責管理300條村庄。他的晉升得益于吳廷魁与內閣領袖、天主教徒阮有排之女的聯姻。阮有排深受法國人的尊敬,而吳廷琰的宗教与家族背景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法國人對吳廷琰的工作態度印象深刻,但是被他頻繁要求給越南人更多自治權而觸怒了。吳廷琰曾一度宣布要辭職,但是受到平民的鼓勵,堅持了下來。

1925 年,他在騎馬穿過廣治附近地區時第一次遇到共產黨人分發宣傳品。吳廷琰對宣傳傳單中包含的暴力社會主義革命的號召感到反感,他第一次參與了反共活動,並印製了他的反共宣言小冊子。保大四年(1929年),他幫助圍捕了寧順道的共產黨鼓動者,並因此被晉升為平順省巡撫。在1930年和1931年,他和法國軍隊合作,鎮壓了共產黨組織的第一次農民暴動。在暴力事件中許多村民遭到搶劫和屠殺。

1933年,吳廷琰因向法國人提出建立越南人議會的要求被拒絕,憤而辭職。他被免去一切職務,並遭威脅被逮捕。

此後10年中,吳廷琰和家人隱居起來,但仍受到殖民政府監視。他沒有任何正式職位長達廿一年之久,將時間用於閱讀、沉思、修道、參與彌撒、園藝、狩獵和攝影。作為保守派,吳廷琰不是革命的信徒。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試圖說服入侵的日軍,宣布越南獨立,但是該建議未被采納。他創建了一個秘密的政黨。1944年夏天,當法國流亡政府發現這個政黨的存在時,法國人宣布吳廷琰為叛亂份子,準備逮捕他。於是他偽裝成一名日軍軍官逃到西貢。1945年9月,日本二戰投降后,共產黨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獨立同盟會(越盟),越盟開始與法國人時常發生武裝衝突。吳廷琰試圖前往順化,勸告保大皇帝不要加入共產政權,但是在途中被越盟逮捕,流放到邊境地區的一個山村。他幾次差點因瘧疾、痢疾和流行性感冒而死,但由於得到當地的村民的照料﹐他恢復了健康。6個月後,他被帶到河內見胡志明,但是他拒絕加入越盟,並且為他長兄吳廷魁被越盟特務活埋一事質問胡志明。

1954年初,在Điện Biên Phủ奠邊府戰役中法軍舉步維艱之際,Bảo Đại 保大皇帝多次託人轉告身在美國的吳廷琰,要求他回國組建新政府。 但是,吳廷琰以不信任法國人為由,繼續拒絕保大皇帝的邀請。 奠邊府戰敗後,1954 年 6 月 4 日,法國與扎根於北部的越南共產黨簽署條約,恢復越南的完全獨立。 1954年6月16日,保大皇帝在法國會見吳廷琰。 吳廷琰應保大的邀請同意回國出任總理,條件是保大同意讓他組建的政府擁有全部的政治和軍事權力。保大答應了這一要求,吳廷琰回國後被正式任命為總理。1954 年 7 月 7 日,吳廷琰成立了一個由 18 人組成的內閣新政府。

Bảo Đại 保大皇帝

在南方,從1954年到1955年,吳廷琰作為總理,平定並粉碎了Bình Xuyên平川軍,這是法國政府支持的Hoà Hảo和好派,和高台派Cao Đài等,為法國殖民政府效勞的黑社會武裝組織。隨後,吳廷琰在南越進行了全民公投,1955年他罷免了國家元首保大皇帝,而成為國家元首。

隨後,吳廷琰總統組織了越南國民議會制憲會議的選舉。本屆國會頒布憲法,將越南國名改為越南共和國。1955年10月26日越南共和國新政權成立,吳廷琰當選為越南第一共和國總統。 兩年後,即 1957 年,他以越南共和國總統的身份首次正式訪問美國。

日內瓦協定規定,在1954年10月之前,南北方之間保持行動自由;這給南方帶來了極大的緊張。吳廷琰原本只預料有1萬名難民從北方南下,但是到8月,已經有超過20萬人在河內和海防市等待撤退;這次移民強化了支持吳廷琰的政治基礎。在南北分治以前,越南的大部分天主教徒居住在北方。在邊境封鎖以后,越南的大部分天主教徒都已經生活在吳廷琰統治的南越。美國海軍的自由之路行動運送了大約100萬北越人移居到南方,大部分是天主教徒。

當時,吳廷琰的地位尚不牢固;保大皇帝嫌惡吳廷琰,任命他只是由於政治需要。法國人也把他視為敵人,希望他的統治崩潰。當時,法國遠征軍仍是南方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吳廷琰的越南國軍原本也是由法軍創立與訓練的,其軍官是由法國人委任,總司令阮文馨是法國公民,他厭惡吳廷琰,並屢次違抗吳廷琰的命令。吳廷琰還必須与2個宗教教派——Cao Dai 高台教和 Hoà Hảo和好教進行鬥爭,它們在湄公河三角洲都擁有自己的軍隊,其中高台教的軍隊估計有25,000人。這些私人軍隊背後都是法國政府支持的。

北方的越盟(越南共產黨) 估計控制了國家的三分之一。首都西貢的情形最為惡劣:平川派組織的犯罪集團,號稱有4萬大軍,控制著妓院、賭場、和全亞洲無與倫比的鴉片制造廠。由於保大皇帝曾將警察權出售給平川派,因而形成類似1920年代美國芝加哥被“地下市長”艾爾•卡彭所控制的局面。如此,吳廷琰的權力幾乎無法超出他的官邸。

佛教徒暴動﹐僧侶自焚﹐吳廷琰受到最嚴重的挑戰

吳廷琰的政治處境,由始至終都欠缺有效的權力基礎。(1)吳廷琰本身是來自越南中部的順化,在南方沒有當地的權貴支持。(2)吳廷琰也沒有軍力,法國宣佈給予越南獨立,但是﹐法國殖民地軍隊搖身一變成為了越南共和國軍隊,但軍中的所有長官都是由法國訓練的,與吳廷琰的關係緊張,甚至採取不合作態度。(3)法國結束統治時,容許一些黑社會頭子,和宗教團體保留它們的私人武裝組織,足以與政府抗衡。(4)越南南部七成人口是名義上的佛教徒,而絕大部份來自北方的難民,包括吳廷琰,都是天主教徒,因此受到當地人排斥。 

僧侶自焚(被自焚?)

(5) 南越的佛教團體,早就以經被越共地下組織滲透,其領導人之一的兄長竟然是越共領袖胡志明政權的內閣成員。因此,1962-1963間的佛教僧侶示威活動,不是自發的,而是由地下共幹策劃的。更甚者,所謂的僧侶 "自焚",實際上是一些被挑選的犧牲者,吸食了迷幻藥之後,被帶到現場 "自焚",並事先安排國際媒體的攝影記者在場作見證。震撼性的現場片段更火上加油,製造不斷滾大的反政府輿論,動搖了美國政府對吳廷琰的支持,並且轉而支持一些反對吳廷琰的軍人,最終允許這些軍人發動政變,不單止推翻吳廷琰政府,還把他全家滅門。

(6)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不可不提的,就是吳廷琰對越戰的看法和立場,與美國和一眾反對他的軍人的立場有很大的分歧。吳廷琰認為越戰是越南人之間的政治意向和意識形態的分歧,應該由越南人民自己解決,不應該由外國人直接參與。因此,他反對美國派軍隊到越南作戰,他認為若美軍直接介入,將會被越南人民視為殖民主義的延續,會讓越共取得道德高地。吳廷琰主張既不要西方民主﹐也不要共產主義﹐建立與宗教信仰和儒家的治國精神這兩個基礎上﹐是一個有東方和本土色彩的發展藍圖。

(7) 吳廷琰的民族主義立場與美國某些人的國際政治目的,以及越南軍人的利益,有所衝突。這也是導致吳廷琰被推翻和遭全家滅門的主要因素。

政變與暗殺

1963年11月1日,得到美國政府默許的軍人發動政變,佔領了西貢所有要地,封鎖了通往內城的所有通道。 在總統府,吳廷琰只有一小部份忠心支持者保護。發動政變的將軍們呼籲吳廷琰投降,答應如果吳廷琰投降,他將被派往國外流亡。 

在進行了通宵激烈的戰鬥之後,忠於總統的士兵失敗,吳廷琰、弟弟吳廷悠、和他們的隨從連夜經過秘密的地道逃離總統府,前往堤岸華僑區,先後藏身在富商馬國宣家和聖方濟教堂中。次日早晨,即11月2日,吳氏兄弟獲悉政變軍人允諾讓他們安全出國,同意投降。在前往軍事總部的途中,兄弟二人在1輛裝甲運兵車內,被政變領袖Dương Văn Minh楊文明將軍的保鏢等人先用自動手槍近距離射殺,屍體又被子彈和刀一再損傷。只有吳廷俶和吳廷練由於身處海外而得以幸免,當時吳廷俶正在羅馬教廷參加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而吳廷練正在駐英國大使任內。

政變領袖Dương Văn Minh楊文明將軍

政變推翻吳廷炎帶來更多的問題﹐是南越最終敗於越共而淪陷的引火線

據報道,當胡志明聽到吳廷琰被兵變殺死的消息時,說道:“我幾乎不能相信美國人會如此愚蠢”。越南勞動黨(越南共產黨) 中央政治局則更直率地預言:“11月1日政變的結果將會與美帝國主義者的打算相反……吳廷琰是反抗共產主義最激烈的人之一。吳廷琰會盡一切去試圖撲滅共產革命。吳廷琰是美帝最能幹的『傀儡』之一 …… 在南越流亡海外的反共份子中,沒有人有足夠的政治資產和能力使各派系的人服從。因此,沒有吳廷琰這個政權不會穩定。1963年11月1日的這場政變不會是最後一次政變”。

北越當局的判斷是相當正確的。吳廷琰被暗殺以後,南越果然未能建立起一個穩定的政府,在他死後的數年間,發生了多次政變,最後只換上了嚴重貪腐的阮文紹Nguyễn Văn Thiệu。南越失去了政治強人,腐敗內鬥的政府、游移不定的政策、美國逐步縮減的軍援,為最後的敗亡埋下了種子。 

1963年11月2日,吳廷琰的屍體,雙手被綁在身後



1963年11月22日,甘迺迪總統被刺殺,否則他必定會調查吳廷琰被刺和軍變背後的美國搞手,包括副總統詹森 Lyndon Johnson) 


1968年6月6日,已故甘迺迪總統弟弟,羅拔甘迺迪 (1968年總統大選候選人) 也遭刺殺。他曾私下說明一旦當選總統﹐必定徹查其兄長被刺案,直至水落石出。

60年後的今天,2022年﹐烏克蘭事件背後﹐也是同一邦美國搞手策劃的。

2025年1月19日 星期日

【真正的愛國者】吳廷琰的真實故事

Ngo Dinh Diem: "Liberator of Asia" - Trailer [Ignatius Press]

亞洲的解放者:吳廷琰的真實故事 [預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GfMiLC6hRU

(1)  亞洲的解放者:吳廷琰的真實故事 [完整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HQP_Mr7zbM&pp=ygUjTmdvIERpbmggRGllbTogIkxpYmVyYXRvciBvZiBBc2lhIiA%3D

“If you were of the world, The world would love its own; But because you are not of the world, But I chose you out of the world, Therefore, the world hates you… If they persecuted me, They will persecute you.”  – John 15: 19-20

「如果你是屬於這個世界,世界會如愛自己的骨肉一般愛你;但是你不屬於這個世界,而我又從世人之中選擇了你,因此世人討厭你 … 既然他們迫害我,他們也會迫害你。”-  約翰福音 15:19-20

0:36 John F. Kennedy 約翰甘迺迪總統(口述回憶錄):

「1963 年 11 月 4 日星期一。週末,西貢發生了軍事政變。 持續了三個月的關於政變的話題終於到了高潮,這個問題使我們和西貢的政府產生了分歧。我對吳廷琰和他的弟弟吳廷努的死感到震驚。我覺得我們必須為此承擔很大的責任。”

1:12 : 我與前越共、北越戰俘以及共產黨幹部進行了交談。令我驚訝的是,他們對吳廷琰的評價相當高。

Lyndon Johnson 占心總統與 Eugene McCarthy麥卡錫談話(1966-02-01):

「他們一直告訴我吳廷琰怎樣腐敗,應該被殺掉,所以我們殺掉了他。我們就派出了一班該死的暴徒,去刺殺了他。現在,我們確實面對一個政治不穩定的局面。”

2:00 : 軍事政變殺死吳廷琰後,戰爭立刻陷入混亂,情況變得越來越糟。在吳廷琰執政的最後幾個月裡,他的處境變得越來越困難。儘管如此,在擔任南越總統的十多年裡,吳廷琰成功地維持了國家的團結。他是一個非凡的人物。

2:24 : 如果他沒有從政,他的聲譽就不會受到誹謗。 相反,人們會談論真正的吳廷琰,一個正直的人,幾乎像僧侶一樣聖潔。 他是一個非常有靈性的人,幾乎帶有點出世的意識。

2:40 : " 我發現,對我和許多越南人來說,已故總統是一位最忠誠的官員,也是一位出色的領導者,為我們的國家和祖國效力。"

(2) Liberator of Asia: The True Story of Ngo Dinh Diem  亞洲的解放者:吳廷琰的真實故事

https://watch.formed.org/liberator-of-asia-the-true-story-of-ngo-dinh-diem

1963年11月1日,美國中情局支持向越南總統吳廷琰發動的政變。這場不幸的政變無疑是史上最嚴重的政治暗殺事件。吳廷琰慘遭謀殺導致了一系列的失敗,引發了越南戰爭,並引發了 1960年代的重大社會動亂。為了給一些被誤導的政策制定者作辯護,吳廷琰被描繪成一個暴君和獨裁者。在這部精心製作的挑釁性新電影中,吳廷琰得到了令人震驚的新評價。

《亞洲的解放者:吳廷琰的真實故事》將對吳廷琰的同代人及其親屬、軍事歷史學家、越南領導人的採訪、罕見的檔案鏡頭,和開創性的新證據,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呈現出吳廷琰完全不同的肖像。他擁有儒家的“天命”,這是所有越南人廣泛認可的道德和政治權威。吳廷琰是一位罕見有政治勇氣,和正直的人物。他有堅定不移的天主教信仰,是一位努力保衛國家免受共產主義侵害的愛國者,同時亦抵抗西方破壞其執政權威的企圖。

James V. Schall, S.J.,喬治城大學榮譽教授:

「越南最終的失敗實際上並不是在戰場上,而是在政治和道德上。越南戰爭其實不是註定失敗的。有壓倒性的證據支持這一點…”

傑弗瑞‧蕭(Geoffrey Shaw),《失去的天命:美國對越南總統吳廷琰的背叛》一書的作者:

「是否有一小群人在幕後操縱?確實有。但與事實相反的是,所有美國主流消息來源,都將矛頭指向發動政變的西貢軍人。

其實,決定推翻吳廷琰總統的,不是西貢軍人,而是華府的國務院,以及甘迺迪總統最親密的白宮顧問圈內人士。這些人的決定導致吳廷琰被謀殺。隨著他的去世,美國和南越政府九年半的精心工作,和夥伴關係,被毀掉了。”

(3) About the Ignatius Press (Creator of the above Video) 關於 Ignatius Press(上述影片的創作者)

這個出版社是北美和英語世界領先的天主教出版社之一。 我們豐富的目錄包括書籍、電影、電子書、有聲書等。

費西奧 (Joseph Fessio) 耶穌會神父(此出版社創辦人):

「Ignatius 出版社的起源有著悠久的歷史。這真是一個故事, 它始於法國。 當時我只是一名尚未受任命的年輕耶穌會教士。我當時在里昂,我認識了Henri de Lubac 神父,他是20 世紀偉大的神學家之一,他成為了我的導師。”

「我問他我應該在哪裡攻讀博士學位,以及我該研究什麼。 他說:“我建議你研究 Hans Urs von Balthasar 神父,他是我們這個時代,也許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神學家。”

「他說,去 Regensburg 雷根斯堡吧。那裡有一位年輕的神學家,他的名字是 Joseph Ratzinger。”

「因為我的導師 de Lubac 是 Ratzinger 的朋友,也是他的導師,所以他代我寫信給 Ratzinger。因此,我在德國在 Ratzinger 神父的指導下完成了博士研究。Ratzinger 神父後來成為Cardinal Ratzinger 樞機主教,後來再成為Pope Benedict XVI 教宗本篤十六世。”

旁白:

" 費西奧(Joseph Fessio) 神父於70年代末,創立了Ignatius出版社,其目的是向美國天主教讀者介紹 Hans Urs von Balthasar、Joseph Ratzinger、Henri de Lubac 等。他希望確保美國讀者能夠接觸到這些有影響力的人物的思想。自 Fessio 神父創辦這個出版社四十週年以來,我們已成為英語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出版商之一……"

2025年1月17日 星期五

C觀點: 施永青 (2011-08-31) 利比亞變索馬里?

國家富強』不是人民的福祉  (2025年1月14日 星期二)

我以上的文章,是2011年8月,看了施永青在他的AM730上刊登的社論後,有感而發的。在網上尋回當年施先生的文章,在此與大家分享。

利比亞變索馬里? C觀點: 施永青  (2011-08-31 06:00:00)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6%96%B0%E8%81%9E/%E5%88%A9%E6%AF%94%E4%BA%9E%E8%AE%8A%E7%B4%A2%E9%A6%AC%E9%87%8C-/179326

有人擔心,利比亞會變成另一個阿富汗。這種擔心是源於兩國的原有政權都是在西方的軍事介入下才倒台的;但西方在阿富汗取得軍事上的勝利之後,卻沒法在當地建立起有效的管治,當地人民依然用不同的自發手段對抗入侵者,西方最終決定放棄原有的政治圖謀,打算放下這個爛攤子,一走了之。

阿富汗的情況與利比亞有點不同,阿富汗有塔利班,這個原意在宣傳伊斯蘭教義的學校組織,已發展成阿富汗境內最大的抗美力量。美軍撤走後,塔利班重新掌權的機會很大。美國已表態,願意與塔利班接觸,安排交接問題。因此,美軍撤走後,阿富汗的局面還不至於太亂。

但利比亞的情況卻不一樣。利比亞的叛軍只是一批烏合之眾,來自不同的部族,有不同的政治目的。他們為推翻卡特菲政權而走到一起來;但現在卡特菲政權倒台了,他們已失去了聯合的目的。他們都有意在新成立的政權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以分取更多的利益。一場激烈的權力鬥爭,已在反對派內部開始醞釀。

與阿富汗不一樣的,是利比亞內部缺乏一個塔利班一樣的強大反對力量,連協助他們的北約,也看不通利比亞的局面會怎樣發展。沒有人知道,誰會出來主持利比亞的大局。因此,我擔心利比亞不是變成阿富汗,而是變成另一個索馬里──一個典型的Failed State(失敗國家)。

索馬里這個東非國家,香港人最熟悉的是她的海盜,經常在阿丁灣一帶騎劫船隻,索取贖金。原因是索馬里根本沒有一個有效政府,境內軍閥混戰,各據一方。這些海盜,很多都隸屬地方政府的分支部隊,贖金是地方政府的財政來源。所以有船隻被騎劫的國家與當地政府交涉也沒有用,只好自己派艦隊護航。

美國早期曾想對索馬里的亂局插上一手,可惜索馬里人強悍,連美國的特種部隊也要吃虧。1993年10月,美國在索馬里部署了一次類似捕殺拉登的突擊行動。結果兩架直升機被擊落、三架受損,被俘人員受盡凌辱。索馬里人連美軍的屍體也不放過,當著電視機鏡頭前,把血肉模糊的屍體在骯髒的街道上拖行,任意褻瀆。克林頓總統抵受不住國人的批評,只好撤軍。美國人從此不敢涉足索馬里。

索馬里雖然只有一個民族,大家都信回教。但歷史上北部是英國殖民地,南部屬意大利。加上部落分散,各有利益。所以兩個殖民地分別獨立後,雖然復併為一國,但內部矛盾一直沒法解決。雙方(應是多方)談又談過,打又打過,選也選過,就是沒法建立一個有效國家。

中國在清末民初亦曾出現過這種情況。香港的年輕人未嘗過這種滋味,還以為我們現有的安穩是理所當然的。現實是所有國家的建立都不容易,大國尤是。我們應該好好珍惜,沒有國家的統一,個人亦難有理想的追求空間。

2025年1月16日 星期四

不只政治敏感!粵語文化書也難逃大清洗 怒揭中共背後用意!

不只政治敏感!粵語文化書也難逃大清洗  怒揭中共背後用意!(自由時報2023-05-16)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303588

香港圖書館「大清洗」,2本關於粵語文化的書籍也被下架。

香港公共圖書館近日被爆偷偷下架多本政治敏感著作,沒想到今天(16日)又傳出單純介紹粵語文化的書籍也被查禁,引發外界批評。對此,香港作家馮睎乾痛批,港府所謂審查「準則」,其實核心就是虛無飄渺的「不符香港利益」,連法律根據都不需要,由香港特首李家超這種中共的「奴才」說了算!

近日香港圖書館瘋狂查禁書籍和錄影材料,不少涉及政治及六四事件的書籍被下架。沒想到不只政治敏感的書籍有事,今天最新被查禁的,是香港「次文化堂」出版2本關於粵語文化的書,即《香港粤語頂硬上》及《香港粤語撐到底》竟也成為「禁書」,讓不少讀者都相當納悶。

針對港圖下架藏書風波,香港特首李家超今天披露審查圖書館書籍的2個準則,其一是「確保館藏沒有違反香港法例」;其二則是檢視館藏有否傳播不符香港利益的信息。李家超還聲稱,這些在港圖被下架的書,其實還是都能在私人書店買到。

對此,馮睎乾今天在臉書發文痛批:「說笑!如果那些書『犯法』,香港私人書店可以賣?你又夠膽買?所謂兩條『準則』,以現時情況來說,其實只有一條,就是虛無飄渺的『不符香港利益』。連法律根據也不需要,什麼才叫『符合香港利益』,就由李家超或康文署某些奴才說了算。」他進一步質疑:「以那兩本探討粵語文化的書為例,如果政府認為它們含有不利香港的內容,這官方訊息就很耐人尋味了。難道『支持粵語』有錯?」

馮睎乾感慨說道:「在香港生活的朋友,應該察覺到講普通話者越來越多,不止學校。聽說很多香港中小學生,就算土生土長,能講沒口音的流利粵語,平時跟同學朋友交談,也會不自覺地用普通話,而非粵語。這自然是中共喜聞樂見的事。只要操普通話的學生人數夠多,成為主流,政府就可順理成章以『母語教學』的名義,理直氣壯實行普通話教學,到時不只『普教中』,甚至所有科目都會轉用普通話。久而久之,香港下一代將徹底融入大灣區,都以身為威風凜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而驕傲。」

馮睎乾最後表示,「以共黨的『大局思維』來看,撐粵語的書就是宣揚南蠻鴃舌,不利於『新香港人』融入大陸,當然要限制它們的流通。三五七年後,香港會否像廣州一樣變成移民城市,人人『寧普勿粵』呢?那就要看香港人的意志了。順帶一提,在公共圖書館目錄上消失的不止次文化堂出版的粵語文化書,我用『香港粵語』四字檢索,也是『沒有符合的檢索結果』。」

2025年1月15日 星期三

熱衷愛國者的心理問題

香港政府視 “國民教育” 為首要任務,不盡快推行落實不可,證明這個項目背後是中共大老闆明確指示的。

既然國民教育是這麼重要的,我有個疑問。香港政府只規定這個科目在全港的官立和資助中小學實施。至於其他的學校,例如國際學校和英基學校,則沒有規定。換句話說,有錢送子女到這些貴族學府的香港人就無需要愛國,只有一般工資較低的普羅大眾市民的子女才需要接受愛國培訓。

為何高薪厚祿人士的子弟(包括高官的子弟)就可以幸免﹖莫非有錢有地位的人,他們的後裔就天生出來已經有足夠的愛國基因﹖否則香港政府就是歧視小中產階層。

“愛國” 是方便當權者統治的廉價工具

除了一些特殊的例外,一般人的本性就是需要群體。在原始社會這是容易理解,因為對於搜獵和耕種,群體是有實際的作用。可經過數千年的潛移默化,這種需求已經成為基因的一部份,變成了人的潛意識不自覺的行為。

在傳統的舊社會,群體的需求可從家族,大家庭,社團,社區,教會,師徒制度等等,得到滿足。但到了現代社會,以上的傳統結構已經不存在了。到了今天,情況則更甚,連小家庭也面臨消失。當今很多“家庭”不是破碎就是“單親”的。即使是完整的,父母很多也忙於奔命,難以長時間照顧子女。這個環境會令人感到很孤立,製造了強烈的群體欲望。這樣可以解釋為何很多人參加了幫會,或教會等的團體。但這只不過是少數人。

孤單單的個人,為了鞏固自我,就只好希望個人的成就和社會地位帶給他安慰。但有成就必先要有能力,而可惜能力非人人所有。故此大部份人都勇於生兒育女,望子成龍,望女嫁入富貴望族,間接彌補自己的不足。但這個夢想也不會經常實現。

最後就只有擁抱當權者拋下來的“國家”,“民族”等的虛幻模糊意識。小市民終於可以超越卑微的“小我”,與偉大的“祖國”變成一體,感到多麼自豪和光榮。

對統治階層而言,這當然是求之不得啦。每當有需要時,只要打出 “保衛國土”,“維護民族尊嚴”,“團結對抗外敵”等的口號,就民間什麼怨氣都立即化解。何處可以找到這麼便宜有效的統治工具呀﹖

打起仗來,這些愛國情緒亦可以免費向統治階層提供炮灰。所以 “愛國” 這個觀念對當權者是有萬利而無一弊的。當然經常好好培育和鼓勵這種潛意識的愛國情緒是必要的。這就要透過傳播媒介,學校,老師,偶像(國家運動員,國家航天員等等),電影,歌曲,儀式,例如國旗等的象徵,來灌輸“正確的觀念”了。

以前的統治者要人民為他們打生打死時,就鼓吹“聖戰”,為了維護宗教,把生命獻給神。今天的統治者則以“保衛國土”來代替“聖戰”而已。

人就是這麼矛盾。一方面要爭取個人自由,要別人給予面子,自以為是,自大,自私。但另一方面,又愚昧,不加思索,不求甚解,喜歡人家奉承,喜歡不勞而穫。這樣的複合性格就使一般人很容易受擺布,被人玩弄,接受洗腦。“有其人民必有其政府” (We get the government that we deserve),這句話說得非常對。越多人能夠獨立思考,越多人明白自由可貴,越多人願意為自由付出代價,統治者就越難為所欲為。

隔岸觀火的 “異地愛國者”

還有就是移居到海外的中國人。他們感到不受平等的看待,受當地人的歧視,不被主流社會接納,覺得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因此就開始 “愛國” 起來。他們祈望 “祖國” 能夠富強起來,為他們爭一口氣,使當地人對他們另眼相看。

這些 “異地愛國者” 忘記了他們為何有如此的處境。他們移居異國,大多是因為“祖國”的經濟和政治環境差,因此他們希望可以到外國,享受比祖國好的生活環境。不料到了外國,自己的膚色,語言,生活習慣,都變成了融入當地社會的一大障礙。“愛祖國情感”就由此而起了﹗

香港的土共,“民建聯” 支持者,亦是同類型的。他們很大部份都是因為“祖國”的經濟和政治制度太差劣和動蕩,所以逃離到香港。變了難民,當然不是好受。眼見當地人的生活質素比自己的好,就妒忌起來,不知不覺變了“愛祖國”,忘記了為何自己(或父母)被迫要離開這個祖國。

無論如何,身不再處於祖國,“愛國” 就當然比還在國內的時候容易得多。處於異鄉,美化祖國當然不是難事。

還有就是香港的 “保釣勇士”。這群有政治野心,但沒有政治本錢,的機會主義者,從 “保衛國土主權” 這類的 “愛國” 行動,找到讓他們踏進政壇的便宜工具。事實上,很多香港人果然上釣,足以證明此策略是有效的。

真正的中國早已名存實亡

一般人都不加思索地把 “國家”, “民族”, “文化” 等的觀念掛在唇邊,人云亦云。其實國家和民族都是超越時空的。就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一樣。今天的你不是十年前的你,也更不是二十年前的你。什麼都是不斷的變動的。在今天的 “祖國”,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還在嗎﹖禮義廉潔,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己所不欲勿施予人,中庸之道等等的傳統價值觀,在共產黨統治之下的 “新中國” 還有市場嗎﹖

其實,真正的活生生的中國文化價值,反而是在日本才可以找到。今天的日本就是一個典型的中華文化的溫室。日本明治維新不像中國的五四運動,辛亥革命,和共產黨革命。日本人沒有遺棄自己的傳統,只不過加插了西方的政治和行政架構,以及西方科技。日本傳統社會還是依舊運行。日本人最崇尚的就是中國的唐代文明。如果大家要尋找我們已失去的文化,放眼日本就是了。

如果中國不是被共產黨奪取,進行幾十年的浩劫,把傳統文化鏟除,再把人的本性扭曲,而是被日本人統治,今天的中國可能好得多。中國社會不會如今道德淪亡。請看看台灣。平心而論,台灣社會比中國社會好,這不是日本人所賜予的嗎﹖香港人所珍惜的香港核心價值,又不是英國人賜予的嗎﹖

共產黨專政下的“中國”,是個不淪不類的怪異東西,是個馬列主義,帝王專權,暴發心態,愚昧自誇,媚外崇洋,的混合怪物。真正的中國早已名存實亡。

2025年1月14日 星期二

『國家富強』不是人民的福祉

『小國寡民』﹐權力分散互相制衡﹐人民才有更大的生存空間和自由。

沒有強大中央政權的國家不就是失敗的國家。反之﹐一個有極大中央權力的國家不一定可以讓人民有效地發揮創意和創業。相反﹐一個不受強大中央政權管治的國家極有可能是一個成功的國家。其人民﹐又富裕﹐又有自由﹐又得自主。瑞士就是個好例子。因為地勢崎嶇﹐瑞士歷來都是個四分五裂的國家﹐地方意識和勢力都很強﹐很多事情都不容中央政府插手。但瑞士卻是個極穩定﹐和貧富差距不太大的國家。

 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是另一個例子。中國的文明在當時發揮得最燦爛﹐真真正正的百花齊放。當時出現了孔子﹐老子﹐諸子百家﹐是中國文明的溫床。到中國有了強大的中央權力之後﹐思想的進步就停頓了。 

其實中國之所以落後於西方﹐全因為中國太早出現了強大的中央權力。反觀西方﹐他們自從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就長期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雖然諸侯之間經常有衝突﹐但因為權力均衡和分散﹐所以留下一個自由的空間﹐給從商的﹐從事思想和文化活動的﹐從事創作的﹐得以發揮所長。社會的財富亦不被龐大的政府騎劫。

西方文明和文化之優秀亦要感謝古希臘﹐尤其是當時的雅典。希臘其實與瑞士很相近﹐兩者都是受制於地形之崎嶇。因此希臘亦是四分五裂的一個政體﹐地方勢力和色彩很濃厚。這個環境正好培育出高度的民主﹐自由﹐自主的精神﹐亦成為了西方的傳統價值。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美國。它之能成為今天的強國亦有賴它建國的時候﹐處於四分五裂的環境。它的立國憲法就是強調要保衛個人自由﹐社區自由﹐地方自由﹐防止中央勢力過大。當然今天的美國﹐在自由和人權方面﹐已今非昔比﹐因為兩次大戰﹐和所謂的反蘇聯﹐及今天的反恐戰爭﹐都被中央政權利用作為擴大其勢力範圍。

至於施老闆認為索馬里這樣的一個“failed state”危害著世界海洋的運輸﹐這也是見人見智﹐值得商榷的。對索馬里來說﹐這反而是件好事﹐因為它的青年人有所出路﹐不會像今天很多所謂“成功國家" 的青少年一樣﹐失業﹐失意﹐無所事事﹐沒有希望和沒有前途。相反﹐索馬里的年青人過著同撈同煲﹐刺激冒險的生活﹐各自創業。雖然幹的都是海盜的大業﹐但是這個又有甚麼問題呢﹖

各大所謂成功的國家又不是到處搶掠資源嗎﹖拉丁美洲,非洲,亞洲﹐各地的農民和一般人民不是都被這些強大而富裕的國家的紙上和電子流動資金趕盡殺絕嗎﹖大家還記得2007年韓農到香港示威抗議世界經濟一體化嗎﹖

香港的資源亦不是被這些資金搶奪嗎﹖一般香港小市民的生活不是被這些資金弄到氣也透不過嗎﹖香港的小商戶不是被這些資金弄到難以支持嗎﹖這通通都不是強大富裕國家的資金弄至的嗎﹖那又和海盜行為有甚麼不同呢﹖不也是一樣去搶嗎﹖為何官府 (強大而富裕的國家) 就可以放火,而百姓沒有點燈 (以牙還牙反擊) 的權利呢﹖索馬里的青年人只不過勤奮地向各大富裕國家學習而已。

不要忘記﹐伊麗莎白一世的英國也是這樣起家的。當時的英國海盜是國家的一大資產。政府鼓勵他們出海到處截劫其他國家的商船﹐奪到的賊贓與政府瓜分。當時的法國人﹐荷蘭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都視英國為海盜之國﹗

施老闆還奉勸我們不要受茉莉花革命的理想和精神引誘﹐要以利比亞和索馬里為鑒﹐因為“沒有國家的統一﹐個人亦難有理想的追求空間”。但是﹐回顧歷史﹐就發現因果的次序是先有自由的空間﹐才然後誕生統一的富強國家。反之﹐國家一旦強大了﹐中央勢力就自然集中﹐不需多久的時日﹐自由空間就會相對慢慢縮小﹗歷史也證明了這個事實。如果強大的國家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我們首先接受一個類似大監獄的警察國家﹐我寧可不要強大的國家了。

 “那裡的政府害怕人民﹐那裡就有自由。那裡的人民害怕政府﹐那裡就沒有自由”。這話出自Thomas Jefferson﹐美國第三任總統﹐亦是撰寫獨立宣言的主角。

人是有惰性的。很多事情都不願意自己去做﹐最好有人替我們去做。當權者往往就利用我們這個弱點﹐向我們提供越來越多的服務﹐例如人身保護﹐教育﹐福利﹐和解糾紛﹐投資環境﹐解決一切的問題等等。但同時﹐我們要付出重大的代價。我們要交出我們的自主權﹐而自主權是上天賦予我們最珍貴的東西。

 每一次發生任何危機﹐當權者都利用機會﹐促使我們交出更多的自由﹐原因就是為了甚麼反恐﹐反社會歪風﹐反淫猥﹐維護社會和諧﹐確保平穩發展﹐保護弱勢社群﹐等等的借口。

 在管理個人財富的層面也是一樣。當權者最樂意鼓勵我們把我們的財富交給一些大型的金融機構﹐例如銀行﹐保險公司﹐投資基金﹐退休基金﹐來替我們辦事。但這往往都是個單方向利益輸送的安排。銀行是為自己賺錢的﹐投資顧問﹐基金經理﹐保險經紀亦如是。資源的分配是個零和遊戲。賭場也是提供服務﹐但輸贏早已成定局﹐沒有人可以從開賭的一方取得任何利益的。以買保險為例﹐保險公司的精算師已計算了風險﹐機會永遠是在他們的一邊。例如買汽車保險的人都知道﹐一旦要 claim damages 的話﹐保險公司就立即加你保金。除非你永遠不再駕車﹐羊毛始終出在羊身上。

退休基金也如是。香港的強積金正是個好例子。不論輸贏﹐賺的都是基金管理層。何況這個安排已經剝奪了我們的自主權﹐強積金是不容許我們買實金的。早前就有段新聞﹐一個位於比利時或荷蘭(不太記得了)的玻璃業職工會的退休基金買了些實金﹐竟然被政府命令要全部立刻賣掉﹐原因是話黃金價格太波動﹐不適宜退休基金 !!! 

股票市場亦是政府和各大財團吸納人民血汗錢的一大賭場。各官方和商業媒體和教育機構不斷的向人民灌輸誤導的概念,說服他們,令他們誤以為買了股票就成為公司的“股東”,公司老闆之一,就可以分享公司的營利。但事實是否如此﹖千千萬萬的小股東只不過一盤散沙,唯一的作用就是向大財團貢獻廉價資金。贏了錢的話,小股東可以分一點點,輸了的話,反正都是小股東的,也不用退還,不像向銀行貸款一樣。如果輸了的錢是屬於銀行的話,公司就要破產。輸了公家的錢沒關係,反正每天都有新一代的鴨子被引進這個天仙局。

不單如此,小股東其實是不知不覺地損害了自己,因為他們不在意地助長和強化了這些大機構,令它們更能夠壟斷整個市場,消滅較小型的對手。到了它們獨霸一切的時候,人民(小股東)就再沒有任何選擇,只好乖乖的任由這些大財團剝削。請大家環顧四週吧。香港之所以有今日貧富懸殊的情況,就是我們在過去的日子,助長了這些吸血僵屍,養虎為患的後果。

被政府強逼的就無話可說﹐但是自願的就令人摸不著頭腦了。所謂便宜莫貪﹐但偏偏就是大家都踴躍地向賭場貢獻。為甚麼自己的錢要交給陌生人來替你保管和投資呢﹖很難明白為何有這麼愚蠢的行為。可能是覺得太忙了﹐沒有時間去把自己的財富管理好﹐又或者對自己的分析能力沒有信心。如果這樣的話﹐財富被人騙了就不要怨。做雷曼苦主也是甘願的。

“成長在籠裡的動物往往不願意離開他已習慣了的環境。” Those born in a cage yearn for the cage

當然會有人反駁說﹐沒有強大的國家來保護﹐國民就難免被其他大國欺負﹐甚至佔領。這話亦未常沒有道理。但雖然如此﹐如果選擇只有這兩個﹕(1) 就是要活在越來越霸道和專制的政府之下﹐而環境越來越像個大的監獄﹔(2) 被其他大國剝削或佔領。那麼﹐人的命運實在很悲﹗兩個所謂的選擇都是極惡劣的選擇﹗怎麼辦呢﹖死了千千萬萬人的革命也試過﹐各式各樣的民主制度也試過﹐到頭來還是換湯不換藥的舊局面﹗

人似乎是不能自拔的。反而是越搞越糟糕。幸好﹐人不能做的﹐上天可以做。這個宇宙﹐這個地球﹐這個人類和萬物的生存空間﹐不是人類獨有的。不論我們個人的信仰是甚麼﹐舉頭三尺是有神靈的。一般宗教都把它形象化﹐莫非讓一般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其實宇宙是有它的靈魂﹐有它的操作﹐有它的規律﹐有它的目的。萬物是不知不覺地去順從的。唯獨人類是有能力反思,吸取人生和歷史的教訓,因為上天賦予我們思考的能力。人受到這樣的寵愛,就不要辜負上天。我們是有能力領悟到人是何去何從的,領悟到主宰著我們的這個宇宙靈魂,明白我們在這個宇宙大計內的角色。 

黑格爾 (Hegel) 和馬克思 (Marx) 的唯心辯證法 (Dialectic Idealism) 和唯物辯證法 (Material Dialectic) 便是道出這個真理。後者的辯證法亦可稱為唯物史觀 (Historical Materialism) 。

黑格爾指出人類歷史就是見證了人類的思想自我醒覺起來﹐得以明白主宰著我們的那個大靈魂。根據黑格爾﹐人類到了醒覺的一天就是歷史到了終結的一天。

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則認為人類歷史的進化是由每個新時代帶來的經濟架構,和政治制度,帶動的。這些新的思維和新的結構與現行的制度產生矛盾。這兩種勢力的互相衝擊的結果就是讓人類的經濟,政治與思想,向前邁進,最終達到理想的境界。這也證明了人類可以達到自覺的境界,和認知到生存的目的。

可惜的是,黑格爾和馬克思都把辯證法劫持了,作個人之用。馬克思把辯證法的結論歪曲理解,作為推斷共產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最終勝利,與及無產階級專政的必然性。而黑格爾則把辯證法的結論歪曲理解,作為向當權者奉承之用,說什麼現在的政治體制就是人類歷史上最完美的了﹗﹗

人類文明的進化和統治階層向我們灌輸的物質和科技的進步是完全兩回事的。人類思想的進化雖然跟物質和科技的進步是同步而行,但不是相同的。很簡單,人類的一切自由和自主的概念早已在古希臘和中國出現,無需要等到人類高度機械化和科技化才可以出現。自由和自主亦無需要等到統治解層的權力去到極點,和國家有充裕的物質,才能實現。

其實,我們可以說物質科技的進步是不利於思想文明,亦不利於自由自主的發展。原因是物質和科技越發達,當權者就越強大,亦越有能力打壓個人的自由。回顧歷史,我們就可以見到當權者永遠都是新科技的最大得益者。當權者亦永遠是社會富足的最大得益者。

 人類未發明火槍,大炮,飛機,火箭之前,統治者鎮壓人民的能力是比今天的弱。那時候人民衝擊統治者的能力比今天的大。統治者擁有刀劍矛和弓箭,人民百姓亦可以自製刀劍矛和弓箭。如果城市的中產不是擁護當權者的話,農民起義便足以使改朝換代。今天有了機關槍和坦克車,就算有過百萬人起來,統治者稍稍出動坦克車,就很容易把人民變成肉醬了。除非起義是發生在一個施老闆所謂的“失敗國家”,例如當前的利比亞。雖然話卡達菲是個專制暴君,但事實上就是他亦要與眾多的部落頭子分享權力,甚至讓各部落擁有軍權。茉莉花革命才因此成功。

通訊和監控科技未有今天的發達時,政府控制和監視人民的能力比今天的弱得多。相對,人民的自由和私隱空間亦比今天的廣闊得多。

從以上這個角度看來,施老闆的說法不正確。正確的來說應該是,今天的利比亞和索馬里是成功的國家,不是失敗的國家。他們成功防止了獨裁的中央權力核心的出現,把權力分散,把權力還給各個地方和社區。像春秋戰國時代,像羅馬共和國時代,像西方封建制度時代,權力越分散,人民的自由空間就自然越大。

相反,在今天的所謂成功,富裕,和高度發展的國家,個人的自由空間縮小了,生活艱苦了,精神的文明退步了,個人的稅務和債務負擔沉重了,子女的將來暗淡了。 

大家應該開始醒覺起來﹐認識到其實我們以為的所謂繁榮是個摧毀人性﹐剝奪我們的精神空間﹐破壞我們的健康﹐令我們忙個不停﹐追求著永遠不能滿足的物質之夢。這個繁榮是建立在一個吃人的經濟之上的。人類過去一百年的物質和科技發展﹐對人類和大自然造成極大的災害。如果我們希望人類和大自然還可以有個將來的話﹐那麼我們就要歡迎即將來臨的一個大改變。這個大時代的改變其實就是大自然被迫作自我調節而已。如果我們願意接受這個改變﹐願意參與人類主宰的大計﹐我們就會成為歷史的見證者。相反﹐如果我們抗拒這個巨變的話﹐我們就只會跟著現行的當權者和已得利益者一樣﹐成為歷史的塵埃。

2025年1月13日 星期一

《中國》其實不是一個國家,是一個帝國


《中國》其實不是一個國家,是一個帝國。如此龐大的面積,如此眾多的人口,不同的人種民族語言習俗和文化,強迫結合起來,只能夠以鐵腕統治。但馬上得天下,不等於可以馬上維持天下。

正如勉強的婚姻不能長久,強制性扣起來的不同民族終有一天要解散。《中國人》不是一個人種,也不是一個民族。廣東人,上海人,福建人,廣西人,雲南人,等等,在語言上,文化上,傳統和習俗上,都有很大的分別,更何況是遠在邊疆的西藏人,維吾爾族人等。

中國政權統治下的各個民族,就相等於歐洲的法國人,英國人,愛爾蘭人,蘇格蘭人,意大利人,荷蘭人,西班牙人,加泰隆尼亞人,葡萄牙人,等等。

以上的《歐洲人》都是歐洲上的不同國家的不同民族。《中國人》也就是指遠東大陸土地上的不同民族。

“寧為雞口,莫為牛後”。為什麼有自己的語言,文化,習俗和傳統,能夠同聲同氣溝通,更加親切,但就反而被迫操北方的胡語?說實話,廣東人與越南人的文化,習俗和語言差距,遠比與北方人的差距小。由自家作主,總比由人家作主好。

我們香港人要感謝英國人。若非英國殖民地,香港早已經跟隨廣州同一命運,被迫放棄我們的語言,以及傳統漢字了。廣州之還可以有限度保存自己的語言,也是有賴廣東話在港英時期盛行。

《中國人》不是指一個種族,就像《歐洲人》《非洲人》《亞拉伯人》等,同樣不是指一個民個民族。

即使歐洲國家結合起來,組成一個歐洲共同體(俗稱歐盟),但歐盟的人民不能說是一個種族,只是不同種族同意成立一個更大的政治經濟體而已。

再說,歐洲有兩個國家,比利時,和瑞士。比利時的國民是由兩個種族組成的:法裔,荷蘭裔。而瑞士則由三個種族組成的:法裔,德裔,意大利裔。

我們不見法國宣稱比利時,和瑞士的一部份土地有史以來都屬於法國的。但中共就不厭其煩的聲稱台灣是有史以來是中國的一部份。台灣實際上已經是一個自決自主的國家。人家不願嫁給你,你就要去搶?太野蠻了。



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新疆不是中國的一部份

以色列的殖民政策既站不住腳,也不可持續,它無法永久把200萬巴勒斯坦人關閉起來,它必須解決與巴勒斯坦人衝突的根源 ,即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進行的剝奪、佔領,和圍困 

以色列在中東沒有前途:加薩戰爭是終結的開始 (2024-11-28)

https://fateandthefuture.blogspot.com/2024/11/blog-post_28.html?m=0

同一道理,中共在新疆的殖民政策既站不住腳,也不可持續,它無法永久把一千多萬的維吾爾族人關閉起來,它必須解決與維吾爾族衝突的根源 ,即中共對維吾爾族人進行的剝奪、佔領,和圍困。






2025年1月11日 星期六

西藏不是中國的一部份

 https://www.blogger.com/blog/post/edit/8991918785643214957/4560600611548286446

以色列的殖民政策既站不住腳,也不可持續,它無法永久把200萬巴勒斯坦人關閉起來,它必須解決與巴勒斯坦人衝突的根源 ,即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進行的剝奪、佔領,和圍困 

以色列在中東沒有前途:加薩戰爭是終結的開始 (2024-11-28)

https://fateandthefuture.blogspot.com/2024/11/blog-post_28.html?m=0

同一道理,中共在西藏的殖民政策既站不住腳,也不可持續,它無法永久把700多萬的藏族人關閉起來,它必須解決與藏族人衝突的根源 ,即中共對藏族人進行的剝奪、佔領,和圍困。

西藏不是中國的一部份

西藏是屬於藏族人的

西藏不是中國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