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過去20年深受「鄰近經濟強國」影響,自由行、雙非嬰、水貨客等衝擊升斗市民生活。港府數字顯示,從1997年7月至去年底,累計有93.5萬名內地人持單程證來港,加上20萬名雙非童,30萬名持各類簽證來港定居的內地居民,總共近150萬「新香港人」湧至,衍生房屋、醫療、教育資源分配問題,中共溝淡人口之說不脛而走,香港人會否真的被溝淡?
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蔡玉萍主力研究移民政策,根據她觀察,港人近年排拒移民情緒升至回歸後高點,「不能否認本港存在嚴重嘅反移民情緒」。她分析2003年是重要轉捩年份,在政治層面,中共對港的政治干預增加,引發社會不安情緒;在經濟層面,房屋問題、自由行政策,統統影響市民生活。最終不滿情緒錯誤投射向內地移民,「制訂政策嗰個,反而可以匿喺後面冇事」。
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蔡玉萍主力研究移民政策,根據她觀察,港人近年排拒移民情緒升至回歸後高點,「不能否認本港存在嚴重嘅反移民情緒」。她分析2003年是重要轉捩年份,在政治層面,中共對港的政治干預增加,引發社會不安情緒;在經濟層面,房屋問題、自由行政策,統統影響市民生活。最終不滿情緒錯誤投射向內地移民,「制訂政策嗰個,反而可以匿喺後面冇事」。
從數據上,過去20年通過各類入境政策,從內地移居香港的內地居民總數,比同期本港人口淨增長更多。蔡玉萍認為,不會排除統治者有意圖利用移民溝淡原有人口,「但要將政權同人民分開講」。她認為人口溝淡之說存在盲點,首先要證明大部份香港人都支持民主發展、捍衞核心價值;其次亦要證明新移民認同內地制度,絕對效忠內地政權。
「從投票結果睇到親共政黨喺香港都有唔少鐵票,而內地移民亦會不滿大陸冇自由、廉潔落後,因而珍視香港核心價值。國家每年動用龐大維穩費,就說明要全部新移民順從統治者意志近乎不可能。就算政權有意圖溝淡,但唔係咁易做到」,蔡玉萍說,港人對內地的不滿情緒「令好多問題炒埋一碟」,如討論房屋問題時,有意見錯誤將矛頭指向新移民,「問題根源其實係曾蔭權年代推『孫九招』造成」。
提倡本土優先的立法會議員毛孟靜以及人口政策關注組召集人譚凱邦,則比較傾向相信溝淡人口之說。「一定會俾佢溝淡,百分百係」,毛孟靜現時有在大學教書,她觀察內地學生政治取態可分三類,第一類受內地政府意識形態洗腦,認為內地政權權威不容挑戰;第二類雖欣賞香港制度及核心價值,但缺歸屬感,認為「香港已經咁好,唔好攪亂檔」;最後一類則相對清楚中港政治形勢,對香港有較大認同;若校園為社會縮影,「打咗折扣減去三分一,都溝淡到阿媽都唔認得」。
毛孟靜認為,目前民間對內地人及移民充斥不滿情緒,不排除是北京政府手段,「香港人心未回歸,港人對中國人身份認同低,或許索性將錯就錯,任由民間充斥矛盾。你哋唔想做香港人就走啦,佢自然有人會落嚟,直頭係去到人口大換血」。她強調,不反對內地人來港家庭團聚,亦不認同歧視行為,但目前香港存在城市承載力問題;同時,單程證及各項內地居民移居香港政策,把關都出現問題,屢爆出集團式假結婚、權貴走後門、利用假公司申請假人才來港事件。她認為應先正本清源,從削減內地移居香港配額及爭取單程證共同審批權着手。
譚凱邦也指,過往中共在西藏及新疆,都有溝淡當地居民的先例,「香港係壞孩子,人心未回歸,中共絕對有誘因藉新移民溝淡人口,影響本港核心價值」。他認為,港人對捍衞核心價值堅定,但內地居民移居香港數量之多、速度之快,「佢哋溝淡香港人,將大陸文化帶到香港,隨時快過香港同化佢哋」。
內地人移居香港亦涉資源分配問題,目前本港房屋、醫療等配套已未能追上人口增長,但仍不斷有新增外來人口湧入,無論在資源分配角度抑或政治角度,他說都應考慮減少內地人移居香港數量。
單非=香港出生嬰兒父母一方是非香港人
雙非=香港出生嬰兒父母雙方都是非香港人
雙非=香港出生嬰兒父母雙方都是非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