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

鍾劍華 (理大社會研究政策中心主任) : 拒絕政治桎梏,拒絕偽諮詢

http://hkm.appledaily.com/detail.php?guid=19769187&category_guid=4104&category=daily&issue=20160913 

在立法會選舉之前,很多人都擔心市民經歷了雨傘運動及政改的挫敗,會不會讓建制派有機可乘。中聯辦的強力協調,梁振英幾年下來在各個領域大量安插梁粉,部份高層公務員向梁振英陣營投誠,連警隊、廉署這些過去象徵着理性權威的專業部門都紛紛淪陷,再加上在非建制陣營內,本土勢力來勢洶洶,泛民政黨之間的協調又不成功,選舉前那一種帶有悲觀的情緒確實是不無道理的。 

不過,香港市民真的是不容易妥協的。在種種不利因素之下,大部份選民沒有放軟手腳。除了多了幾十萬人走出來積極投票之外,很多選民在親人及朋友之間自行配票。報名參與「雷動計劃」的人數雖然遠低於預期,仍有不少人根據計劃的建議作策略性配票。這些「不認命不服輸」心態下促成的零散選民行為,最終對選舉產生了多方面都可以說是正面的效果。 

首先是令非建制派保住原有的席位之外,還有所進賬,令政府修改議事規則及其他如意算盤都難以打響。其次,是選民用選票協助泛民政黨初步成功完成了新老的交替。泛民政黨的世代交替確實做得不好,起步遲之外,新接上來的在過去幾年都沒有足夠的曝光機會來建立足夠的知名度。尚幸不少選民在這一次選舉都願意給年輕人一試的機會,讓鄺俊宇、羅冠聰、朱凱廸、鄭松泰這些新人,都能以令人意外的高票當選。他們最終能否合乎市民期望,還拭目以待,但港人這種心態,正好能夠在種種讓人失望無力的政治氛圍中,鼓舞年輕一代保持盼望與奮發。因此,這次選舉肯定會鼓勵更多年輕人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及投身政治,為他們的未來打拼,拒絕被既有的政治強權及腐朽的政治秩序所桎梏。 

北京須正視市民投票的不滿
這一次選舉最重要的意義,是市民用選票表達了對現行政治秩序的不滿。政府施政遠遠落後於形勢,令當權陣營與市民,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政治鴻溝越來越大。2013750萬人上街反對23條立法及董建華政府之後,政府說過要加強與各界溝通,又說會開放更多機會讓青年人加入各級諮詢組織。但10多年來,政府的諮詢渠道反而越來越狹窄。梁振英政府不斷把民望低、能力弱、甚至品格都有問題的梁粉安插入政府。原有的那一批所謂工商專業精英及政治舊電池,吃慣了政治免費午餐,越來越走向內聚互保,結果是與這個不得民心的政府沆瀣一氣,不但未能協助政府改善施政,甚至成為當權政府越趨腐敗的幫兇。 

其實,不去解決政制死結,以為只要改善諮詢及加強溝通便可以解決問題,本身就是十分落伍的想法。偏偏政府及北京當局仍然抱殘守缺,與民情民心的走勢完全脫節。不加快開放香港的政治體制,北京當局、其駐港機構及梁振英政府只能近親繁殖,把一批又一批同質性高、水平低、民望弱的自己人帶入其體系之內。對於特區政府,這除了是不乎眾望之外,還進一步破壞十分落伍及脆弱的體制,令本來失效中的諮詢政治進一步失效,就連與市民溝通的門路也收得越來越窄。施政又豈有不出問題之理? 

這一次立法會選舉,市民透過選票清晰向當權者表達了不滿,選舉結果表明市民要否定現行的政治秩序。近日事態的發展,令梁振英連任的行情看似越來越淡,但如果北京當局不去正視這一次立法會選舉所傳遞出來的主要訊息,香港的施政困難仍然會持續。如果不去處理最關鍵的問題,那明年無論誰當上特首,結果只會是差不得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