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綫電視J5頻道的普通話新聞報道因配以簡體字幕而引起不少市民反感
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在去年12月發表公眾諮詢文件,當中涉及普教中與要求學生學習簡體字的內容再度引起爭議。那邊廂,無綫J5日前開播,不但播放大量普通話節目,就連字幕也全是簡體,觀眾恍如置身大陸。事實上,自主權移交以來,有關「推普廢粵」與「棄繁從簡」的爭議及憂慮,可謂從未止息。
語言影響文化傳承
作為大部份香港人的母語,粵語的地位與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坊間在討論捍衞粵語時,往往在於強調粵語的文化內涵、歌頌其優雅。筆者認同粵語有其獨特、古雅之處,但若然我們將事件放到整個鼓吹港中大融合的框架下來看,不難發現粵語的重要性,絕對不限於語言學與美學上的價值;粵語對於香港作為一個有別於大陸的社群至關重要。
語言學家薩丕爾(Edward Sapir)指出,人類的社會及文化經驗均以語言來理解與整理。因此,語言所包含的文化概念和分類往往會影響使用者對現實世界的認知。而他的學生沃夫(Benjamin Whorf)更認為人類思維跟語言密不可分,語言的結構會影響使用者認知現實世界的結構,因此不同語言的使用者傾向有不同的世界觀。縱使由這個所謂薩丕爾——沃夫假說(Sapir-Whorf Hypothesis)所引伸出來的語言決定論(Linguistic Determinism)普遍被駁斥,作為其弱化版本的語言相對論(Linguistic Relativity)卻被普遍接受,亦被不少研究所引證。換句話說,一方面,語言盛載着文化獨有的概念與世界觀;另一方面,文化怎樣形成與傳承,和語言也有密切的關係。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諸如納粹德軍與日本皇軍的極權統治,同化語言往往是其首要任務之一。
更重要的是,語言除了是文化的載體,更是一個社群的邊界;而粵語作為一種有別於大陸的常用語,更是香港獨特性的關鍵。語言不但是溝通的工具,更往往決定了哪些人能夠與哪些人交往。縱使身處相對接近的地理位置,若然兩個群體沒有共通的語言,也難以與對方溝通。久而久之,這種語言的不同便形成了某種獨特的社群邊界,同時亦使語言不通的社群發展出不同的文化。誠如學者巴塔查亞(Bhattacharya)指出,與英語混雜及受殖民地時代的社會改變影響的港式粵語與大陸的粵語不論在口音、用詞,甚至文法上也有明顯分別。這種語言上的獨特性,亦正正是香港能夠發展出有別於大陸身份認同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隨着大陸「普簡優先」語言政策的推行,這項因素的影響只會越見明顯。
放到這個港中關係的大框架下來看,「推普廢粵」和「棄繁從簡」又恰恰與其他強推港中融合的舉措互相呼應。不禁令人懷疑,這些語言政策背後的真正動機,就是要令粵語跟繁體字無法再成為香港與大陸人之間的分隔線,以便兩地文化漸趨同化。若然有一天,港式粵語與繁體字消亡,香港的主體性亦將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