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親掌中央財經小組,大出外界意料。中共建政後,黨內分工一貫是主席(或總書記)管黨務,總理管經濟,歷代領導毛澤東、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江澤民、胡錦濤莫不如此。現在習硬「踩過界」,親掌財經小組、搶總理李克強飯碗,其背後玄機多多。
決策偏差難進諫言
有官方學者辯稱,這是因為中共現今面臨改革攻堅,特別是經濟改革遇到利益集團強硬抵抗,需要黨的最高領導人親自出面,才有可能打破僵局。如稅制改革、治理污染、住房醫療改革等,步履維艱;上屆領導正是因為胡錦濤奉行「無為而治」,導致胡溫十年地方諸侯公然抗拒中央,政令不出中南海。
但更多學者認為,習近平集權雖有利於推動改革,實現其中國夢,但歷史證明一旦獨裁,權力勢必缺乏制衡,倘若決策偏差,旁人多懼於權威不敢諫言,後果嚴重;毛澤東給中國人留下痛苦記憶迄今未消,足可借鑑。況且人無全能,非三頭六臂,精力所限,習憑甚麼保證「做好這份工」?
其實,習上台後所為,其要大權獨攬心迹早表露無遺。京城媒體人透露,去年3月李克強任總理後不久,國務院開常務會議討論向三中全會提交政府改革方案,習不期而至,侃侃而談個多小時後,即宣告「散會」,起身要走才想起擰頭問旁邊的李:「克強同志,你還有甚麼要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