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4日 星期六

土生土長的利君雅 : 讓香港人引以為榮的傑出青年

土生土長的利君雅,真正是一個能讓香港人引以為榮的傑出青年,讓香港人引以為傲的有良知,見義勇為,不畏強權的好榜樣。

四支發達頭腦簡單的「香港奧運選手」沒有一個能與她相比。但在統治者眼中「四支發達 , 頭腦萎縮」才是值得培養的「美得」。

利君雅 Nabela Qoser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8%A9%E5%90%9B%E9%9B%85I

利君雅 (英語:Nabela Qoser, 1986年7月6日—),香港人、傳媒工作者,前香港電台助理節目主任及香港電台電視部節目《視點31》主持。

背景

利君雅為巴基斯坦裔,於香港土生土長,在香港浸信會大學傳理學院社會科學系主修廣播新聞,畢業後曾於香港多家傳媒機構任職。

傳媒工作經歷

利君雅在2008年至2011年任職NOW寬帶電視新聞台記者。 2011年至2015年任無綫新聞記者,2013年12月曾派駐廣州。 2015年11月至2017年任明報記者。 2017年10月至今為香港電台助理節目主任,2018年起兼任港台電視《視點31》主持。 2021年5月3日,利君雅被香港電台通知將不獲續約,未能正式成為公務員,須於5月底離開港台;稍後該台開始刪除置於YouTube頻道的有關舊節目,如《鏗鏘集》、《頭條新聞》及《視點31》等

2021年5月6日,由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香港記者協會、及香港外國記者會合辦的第25屆「人權新聞獎」公佈:香港電台利君雅參與主持「視點31」節目的「以公義之名」及「覺醒,在瘟疫蔓延時」二單元,和蔡玉玲等5人合作的「鏗鏘集」調查採訪單元「7.21誰主真相」共同獲獎,但該台於廣播處長李百全事前下令,全部撤件不成後,已表示拒絕領獎。

反修例運動期間

跟進元朗襲擊事件評價兩極

2021年1月28日,逾60名港台員工在九龍塘廣播大樓外發起抗議行動,他們戴上印有利君雅模樣的面具,舉起「調查塚程序,龍門任佢搬」、「處長你有權,勿做劊子手」等紙牌,手持黑色紙箱,批評港台對利君雅的調查是黑箱作業

2019年7月21日晚上發生元朗襲擊事件,多名疑有元朗鄉黑背景暴徒,於港鐵元朗站以藤條無差別鞭打乘客,以及於元朗站一帶襲擊一般市民。翌日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與一眾司長會見傳媒交代,林鄭與警務處處長盧偉聰被媒體連番質問

利君雅當時向兩人提問,指出七一衝突示威者衝擊立法會後,林鄭月娥與官員既可於凌晨4時召開記者會作出譴責;相反的,元朗襲擊事件發生後卻到翌日下午才會見記者。利君雅質疑警方的不作為有「官警黑合作」之疑,更指責官員左右言他,因而爆出「請講人話」一句,並質問官員能否安寢。利君雅事後被部分媒體和網民支持讚好,被譽為「良心記者」,但同時亦引起部分持相反意見的市民不滿,批評她行為如同示威者,表現不專業及無禮貌,遂發信向香港電台投訴。網上更一度傳說她被禁止出席記者會,但港台表示只屬謠言

至2020年1月14日,利君雅主持的港台電視31節目《視點31》原定邀請立場對立的藝人黃秋生及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就元朗襲擊事件對話交鋒,但黃秋生在節目開始前因在家煮食意外受傷而需要入醫院治療,同時收到外父亦因氣喘病發不治而未能出席節目。節目仍照常播放,但改由利君雅和何君堯對話。何君堯與利君雅再辯事件,期間何君堯堅持事件是由在事件中受傷的林卓廷帶人挑釁,但利君雅馬上反駁指,當晚第一宗發生在元朗的暴力事件是9時50分,但是林卓廷當晚10時45分才出現在西鐵車站

2020年9月,香港電台重啟調查利君雅在2019年7月至11月期間的投訴,包括出席政府記者會的表現和行為,要求延長其試用期120日。香港電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質疑此次延長試用期的依據,指稱這種做法很罕見、極不尋常,質疑是無理打壓。 

《明報》引述香港電台內部消息,事件源自「港台外的行政機關」向港台施壓。 2021年1月22日,港台決定終止她的原有合約,改為另一份為期120天的聘僱合同。香港電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批評相關的做法是變相解僱,認為對當時人不公平,而利君雅暫時未決定會否接納新合約。不過,持相反意見者則認為做法合理,如前行政長官梁振英就指利君雅的表現有違基本禮貌,認為如果是在英國或美國同類的記者招待會上發生,“老早已經炒了,不會延長試用期」。

2021年1月28日,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發起15分鐘快閃聲援行動,抗議管理階層要求利君雅新簽一份120天的臨時合約,批評香港電台對利君雅的調查是黑箱作業,抗議主管的調查進度不理想。2021年5月28日,利君雅離職港台。

網絡霸凌

利君雅的工作表現評價兩極,部分聲音批評她形同示威者,而非專業採訪新聞。在親建制媒體的Facebook專頁上,不少網民留言都是針對利君雅的種族及膚色歧視,包括形容她是「差妹」、「應該返去巴基斯坦」、「非我族類都是無禮貌的產物」等。平等機會委員會敦促網絡營辦商要杜絕相關仇恨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