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種︱專家委員會:不再公佈「無潛在關聯」針後死亡個案
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10601/LE57FLY56NFUVCCWINHB52NUA4/
專家委員會表示,即日開始,個別死亡個案只會在與疫苗接種有潛在關聯的情況下才會公佈。
政府周二(1日)晚宣佈,由7月開始,疫苗的安全監察報告將按月於政府專題網站發報,相關資料數據亦會透過網站定期更新;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同日開會通過,即日開始,個別死亡個案只會在與疫苗接種有潛在關聯的情況下才會公佈。
此外,政府周二晚公佈疫苗接種數字,單日共有約16,800人接種中國科興滅活疫苗,約有16,700人接種德國BioNTech復必泰mRNA,自4月26日以來科興單日接種率再度超越BioNTech。相較周一,接種科興首針人數再增1,400人,達11,200人;反觀單日接種BioNTech首針人數,卻較周一少1,600人,只有約8,600人接種。
7月開始安全監察報告按月於網站發佈
本港疫苗接種率一直偏低,早有專家指接種率低,因市民對疫苗安全有錯誤理解。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曾指,不少人認為打完疫苗會有死亡或小產等情況出現。他指先前28宗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的解剖報告已指出皆有嚴重心冠病,完全與疫苗無關。袁指由於政府解說工作不足,造成現在市民對打疫苗有壞印象。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亦曾指政府用字「改錯名」,指政府常以「不良」或「異常」形容疫苗事件,令市民產生錯覺,認為當局應加強宣傳解答市民疑慮。
惟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周一召開會議,評估有關接種新冠疫苗的嚴重異常事件,並宣佈由7月開始,新冠疫苗的安全監察報告將按月於政府專題網站發報,相關的資料數據亦會透過網站定期更新;專家委員會通過,由即日開始,個別死亡個案只會在與疫苗接種有潛在關聯的情況下,才作出公佈。
委員會早前已訂立,若有明確的醫學原因能解釋某些包括死亡個案的臨床事件的成因或事件,已超出呈報的時間框架,醫護人員可視為不符合呈報準則而毋須當作疫苗接種異常事件呈報。
另食衞局周二公佈,本月29日已收到復星醫藥提交有關降低BioNTech接種年齡下限至12歲的申請以及相關的第3期臨床研究數據,並已把有關資料提交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顧問專家委員會)考慮。局方會考慮顧問專家委員會建議,預計可於短期内就降低接種年齡的申請作出決定。
14宗接種疫苗後懷疑面癱 8宗須再評估
衞生署並公佈,5月17日至30日期間,衞生署曾接獲醫管局呈報1宗符合呈報為嚴重異常事件的死亡個案,涉及一名44歲女子,臨床資料及初步解剖發現死因是缺血性心臟病,專家委員會初步認為與疫苗接種無關,相關資訊已於5月21日公佈。
另外,衞生署亦同時接獲14宗接種疫苗後懷疑患貝爾面癱的報告,涉10男4女,年齡介乎27至76歲,4宗曾接種科興,10宗曾接種復必泰。專家委員會認為當中8宗需在獲得更多臨床資料後再評估。
科興單日接種人數超越BioNTech
此外,政府連日官商聯手軟硬兼施「谷針」,科興接種及預約人數明顯上升,周二(1日)共有16,800人打科興,當中11,200人打首針,較周一增1,400人,亦是兩個多月以來單日首針新高。另單日有5,600人打科興第二針。
至於BioNTech單日接種人數,8,600人打首針,較前一日回落1,600人;第二針接種人數亦由前一日10,100人減至8,100人。
預約人數方面,有15,000人預約科興,32,600人預約BioNTech。
疫苗接種計劃自2月26日展開以來,至周一已是第96日。累計共接種約2,434,000劑疫苗,已有1,399,300人接首針,包括606,000打科興,793,300打BioNTech;累計1,034,700接種第二針,441,600打科興,593,000打BioNTech。
8宗接種後送院個案 2人留院 2人擅自出院
另政府發稿由周二起不再公佈每日接種疫苗後送院個案詳情。截至周二零時零分,過去24小時共有8宗由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或醫院管理局轄下的指定普通科門診診所送院的個案,他們因接種後出現常見副作用而送院,情況穩定,其中4人已經出院,2人留院觀察,2人不遵從醫生勸告自行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