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監控碼』粉飾惡法,瞞天過海
鍾誠祥 : 監控暗渡陳倉 無恥至極
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10216/BSIQTKD75FASBHDT6URZMVHFQM/
食衞局局長陳肇始高調宣佈若疫情持續穩定,將在年初七放寬一系列防疫限制,意在為農曆新年製造正面氣氛,紓解市民對兩個月來嚴厲的限制措施的怨氣。但是,政府提出的有條件放寬,非但不能消解怨氣,反而招致更多的憤怒和猜疑。從公關角度看,特區政府再一次犯上低級錯誤,更令筆者憂心,政府再一次向市民展示它加強監控市民的政治意圖。
首先,局長對過去半個月強制封鎖大廈或街道的做法大吹大擂,說甚麼有關措施有效壓制疫情。可是,事實告訴我們,動用成千上萬公僕,花上不計其數的資源,最終只能在2萬多市民中揪出20宗感染個案,比率0.08%。這個數字連全港人口平均染疫比率也不如,局長憑甚麼宣稱這勞民傷財的措施取得成功?
如果我們真的要檢視封區強制檢測的成效,應將之與其他強制檢測措施相比。目前若某幢大廈發現出現感染個案,又或者某個辦公室出現兩個感染個案,又或者某幢大廈的污水樣本持續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該幢大廈或辦公室內的市民便需要強制進行病毒檢測。政府應該提供因應這些強制命令進行病毒檢測市民的數目及當中發現染疫個案的數目,看看其比例與封區強制檢測的比較,才能判斷哪一種檢測方式較為有效。
要知道,突擊強制封區是直接剝奪市民自由之舉,政府必須拿出相當充份的理據,才能合理地採用這些極端手段,否則便是專權政府之所為。可是,政府既拿不出封區的客觀準則,又在多次封區行動中「食白果」,很難不令人懷疑特區政府只是把抗疫作為引入內地專權管治的一套試紙。
逐步引入內地監控手段
除了封區檢測,以強制食肆要求顧客使用「安心出行」程式作為恢復晚市堂食的先決條件,也是政府企圖加強監控市民的明證。即使政府多次強調「安心出行」並非針對市民行動進行監控,但當不少證據證明內地的健康碼制度已成為一種監控手段時,公信力已達低點的特區政府又怎會不讓人懷疑其所作所為是緊跟內地步調,加速侵蝕一國兩制?
誠然,最新一波的疫情中並無食肆顧客大量染疫的情況,在食肆內發生的小型爆發也僅限於食肆的員工,因此即使開放晚市堂食並增加每桌人數上限,也不會使疫情大幅反彈。在這前提下,食肆根本沒有迫切需要記錄所有顧客的資料,強制使用「安心出行」在政策上並無必要。但是由於食肆負責人必須因應此規定承擔法律責任,甚至招致停業處分,這就使執法機關有空間針對「目標」食肆進行打壓。可以預見的是,有關措施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抗疫一年,特區政府不斷藉疫情實施剝奪市民自由,加強社會監控的措施,這些措施普遍不符政策邏輯,政策目標不清,政策成效無從評估,不折不扣是暗渡陳倉,把內地對民眾的監控手段逐步引入香港。以經濟民生福祉作為要脅,強迫市民接受步步收緊的社會監控,使市民不知不覺進入白色恐怖之中,實是無恥至極。待疫情過去,特區政府必將為今天的惡行付上沉重的政治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