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高舉標語反對明日大嶼,要求林鄭全面撤回。
【蘋果日報】林鄭月娥麾下的香港政府,已把社會撕裂得皮開肉綻、體無完膚。皆因港府不止硬推送中惡法,上周也趁社會未及聚焦時,「突襲」讓立法會通過割讓中區軍用碼頭予解放軍。不少7.1遊行市民直斥政府為維護尊嚴而施「突襲」,行為可恥。即使立法會今個年度未批出「明日大嶼」相關撥款,政府也正積極派發4,000元,但他們認為有良知的香港人,都不可能視之為政府的「恩惠」,反更顯示「政府想一手軟一手硬,不過做到好嘔心!」
據特首林鄭月娥簽發的《2019年軍事設施禁區(修訂)令》,中區軍用碼頭作為軍事禁區已生效。這個持續多年的爭議,最後在立法會以「先訂立,後審議」方式通過,立法會議員朱凱迪上周五晚上率眾包圍碼頭抗爭,險釀衝突。
從事電子零件生產的陳先生認為,一般市民未必明白這個方案有何爭議,「可能真係有軍事需要,政府亦可能覺得,建制派出招都合理」;但因為林鄭月娥政府過去半年壞事做盡,不得民心,「其實佢家做咩,市民都會覺得佢錯」。他認為,林鄭除了下台,即使立即撤回方案,或者推行其他所謂「德政」,都無法修補社會裂痕。
斥割讓碼頭形同將港權益送中
設計業的Isayo認為,在這個敏感時刻割讓碼頭予解放軍,形同再次將香港權益「送中」,只會加劇香港人「仇中」心態,也反映政府只用自己的角度分析事件,非常不智。
另一方面,立法會財委會主席陳健波雖允諾,今個立法年度不會審議明日大嶼前期撥款。但從事資訊科技行業的Jas認為,這不能算是政府的恩惠,因明日大嶼根本是個極端的方案,本身不為社會大眾接受,理應與送中條例一樣全面撤回。他相信,政府政策的調動,反映了政府「本身有好多唔見得光嘅政策」,市民必須時刻保持警覺及憤怒。
有意見認為,政府向市民派錢或可挽救民意,但廖先生及陳先生均認為,市民不可能因為「有糖派」而對政府改觀;特別是政府過去一個月漠視民意、打壓示威者,「連收買都談唔得上啦,我真係唔在乎佢派幾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