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在本月13日將參加「大阪亞洲電影節」;而國際媒體對《十年》的報道和評論也極多
電影《十年》在獲金像獎之前已掀起熱潮,儘管曾有六家影院上映,而且幾乎場場滿座,但仍然不知所以地落畫。4月1日在30個社區放映,同一時間據統計有7,000人觀看。這種熱烈景況只在去年的港中足球賽和毛記電視分獎禮出現過,電影史上絕無僅有。然而,這樣熱的票房,加上獲得金像獎,卻仍然沒有香港的院商願意安排映期,只能在藝術中心放映幾場,使許多想看這部電影的香港市民和外地旅港者沒法看到。這不僅是政治綁架電影,而且是政治綁架正當生意。荒謬的現實說明《十年》講的可能已不是十年後的故事,而是今天的現實矣。
走大陸路線的片商譏誚《十年》只有50萬投資,又批評技巧不足。然而投資數千萬甚而上億的影片會如此受歡迎嗎?技巧玩弄圓熟的影片夠膽拿到30個社區同步放映嗎?也有人認為《十年》的熱潮是由於政治性題材,是政治綁架電影,或公眾情緒帶起熱潮。首先,政治題材絕非任何文藝作品的禁忌。專權國家以電影作政治宣傳已是常態,只不過那種政治宣傳品越來越不受歡迎。而在開放社會,政治題材的文藝作品包括電影在內,一直因為切合社會思潮而受到文藝界的肯定和公眾的歡迎。
中共和港共政權如果真想香港繁榮穩定,真想港人消減戾氣,實在應該好好思考《十年》為甚麼如此受歡迎,而不是一味批罵甚麼「宣揚絕望」。香港有志氣的片商或電影投資者,也應該好好想想,為甚麼一部50萬的製作,會如此受公眾歡迎。而大規模的製作,比如獲得最佳導演的《智取威虎山》,儘管在大陸賣座,但在香港首日上映40場,場均人次個位數,周末上映34場,場均人次僅有20。據說視覺特效盡善盡美,但政治題材取自文革樣板戲,讓香港觀眾反感,乃成票房毒藥。
《十年》獲最佳電影,而《智取威虎山》獲最佳導演,正顯示了香港電影走在兩條道路上。一條道路是面向大陸市場、投資龐大的電影;另一條道路是小本經營、極為困難的香港本土電影。湊巧的是,兩部都是政治電影,而在香港公眾的心中卻掂出了不同份量。
本土電影並非只有本地市場。世界上許多好電影,都以本土題材而獲得國際社會的肯定和歡迎。香港過去的本土電影、電視劇、粵語歌,都佔領過台灣、東南亞以至大陸市場。因為立足本土的藝術才有生活氣息,而生活氣息是真藝術,會被全世界接受。相反,離開本土去迎合另一個市場,如果能夠賺錢,也不過是那個市場本身已經扭曲,而絕不會是作品的成功。
《十年》在上月13日已衝出香港,參加「大阪亞洲電影節」展開首站的海外放映之旅。各地對拷貝的要求紛至沓來。國際媒體對《十年》的報道和評論也極多,證明本土化即國際化。而大陸化對香港電影業帶來的,只是春藥的亢奮,絕非健全的藝術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