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非國,中共非中國,抗共才是愛國
成龍這類機會主義的無恥擦鞋仔,根本就談不上什麼 “愛國”。香港真的曾經有位單純天真的真心愛國者,收場相當可悲。不可忘卻的香港 “老左”
http://books.google.com.hk/books?id=HAdrAwAAQBAJ&pg=PT128&lpg=PT128&dq=%E5%BB%96%E7%91%A4%E7%8F%A0%E5%93%AD&source=bl&ots=TbudGQT7Zq&sig=oabn5xPT7xCZ6pWo-6jRlzH6DG8&hl=zh-TW&sa=X&ei=g9b-U_vKH9WeugTQ14CABQ&ved=0CCgQ6AEwAg#v=onepage&q=%E5%BB%96%E7%91%A4%E7%8F%A0%E5%93%AD&f=false
在香港,曾有這樣一群人,潛伏多年的,是他們;興風作浪的,是他們;曾經站在前線與港英對抗的,是他們;如今對中共懷有怨言的,也是他們。他們是真正的愛國者,是不可忘卻的香港“老左”
然而,種桃者非吃桃者。1997年,桃子熟了,“老左” 們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你愛祖國,祖國愛你嗎?
“土共”,“左佬”,“左仔”,…. 他們竭力付出,卻並沒有得到什麼。傳統左派中有很多政治單純的熱血之士。在 “北大人”看來,是衝鋒陷陣之時可用。北京對左派使用而不重用”的手法,在97之前就已露出端倪,最明顯的莫過於左中右都聞之肃然起敬的與廖承誌有親戚關係的廖瑤珠的遭遇。
廖瑤珠在英國接受正規法律訓練,一直在香港與港英政府對著幹。“六四”後她公開挺身而出,公開譴責北京,並在人大會議上動議為死難者默哀。此後廖瑤珠律師就遭到冷落和排斥和來自新華社的打壓,她陷於憂鬱,相當苦惱,終於在香港“回歸”之前的1997年3月30日,積勞成疾而去世。左派中不少人都哭斷腸。
廖瑤珠曾說了一句發之肺腑的明言:“ 愛國不分先後,但要分真假 ”。
與廖瑤珠同樣命運的,還有曾與她同屬左派,但並不咬弦的羅德丞。過渡時期中英鬥爭激烈,羅為中方出謀獻策,立了不少功勞,曾被中方視為可以接受的未來行政長官的人選。由於英國人堅決反對等原因,中方轉而選擇董建華。羅棄選後,轉而支持李福善,後者在特首選舉第一輪便出局,羅方驚覺自己被遺棄,其所辦刊物《香港之窗》雜誌也在回歸不久後,因北京不再提供資金支而停刊。
羅德丞推隱後曾慨嘆:“ 有時北京用人,用完了就像用完廁紙一樣棄掉 ”。
按常理而論,為回歸立下汗馬功勞的“老左”應論功行賞,可事實並非如此。出身上海大資本家家庭的董建華上臺後,並沒有將真正管治權下放給傳統左派人士。
曾鈺成陳述,香港愛國人士 “只有辱,沒有榮”,道出了左派50年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