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二日,臺灣文化部長鄭麗君出席關懷演藝人員新春宴,逐桌敬酒,走到六十七歲演員鄭惠中跟前,冷不防吃她一巴掌,臉上馬上泛起淡淡一個掌印。她還不知道為甚麼捱打,愕然問道:「怎麼啦?」鄭惠中拂袖而去。
鄭惠中不但打得好,而且說得好:「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臺灣沒有蔣中正,怎會有今天?鄭麗君一上任,就宣佈要整頓中正紀念堂,抹去蔣中正的痕迹。這種人,不知感恩懷德為何物,怎能不教訓一下。」不過,蔣介石今日一是中共史家筆下魔君,二是國共戰爭的敗寇,三是「民主信仰者」眼中的獨夫,於是,鄭惠中遭臺灣朝野幾乎一致譴責。她的回答可謂不卑不亢:「我願意為掌摑鄭麗君的行為道歉,但不會為掌摑她的原因道歉。」
中國近代政治人物,我最推崇者,第一個是蔣介石,第二個是梁啟超。梁啟超識見不凡,學行高潔,文冠一代,但乏武功。蔣介石則除了識見,文治武功都是近代第一人:論文治,一九二七至三七年,中國經歷了清朝以後僅有的盛世,社會欣欣向榮,文壇作家各放異彩,連舞榭歌臺都留下名曲無數。論武功,蔣介石一九二七年掃蕩軍閥,一九三六年差點就剿滅中共,抗日戰爭期間更以十年軍備敵住日本明治維新以來七十年之養精蓄銳。雖然中共憑日本、蘇聯援助,加上美國政客短視,終於席捲大陸,蔣介石還是保住了臺灣。當然,蔣介石為政不無過失,但君子不以一眚掩大德。國家板蕩時期,臺灣沒有蔣介石之開明獨裁統治,而謂能有目前之民主自由,吾不信也。
今日,「打人」無論如何似乎都是不對的。鄭惠中被千夫所指,並不奇怪。但我有時還是會為打人者撫掌。《桐陰清話》卷三載:明朝末年,江浙五不肖之一錢謙益見滿清入關,就穿上滿清冠帶往迎,路上一位老人舉起枴杖,向他當頭就打,說道:「我是個多愁多病身,打你個傾國傾城帽!」當時人人稱快。那老人借用《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張君瑞「小子多愁多病身,怎當你(崔鶯鶯)傾國傾城貌」一語,並以「帽」取代同音的「貌」,更為人津津樂道。三百年之後,我還要為他喝彩:「打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