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一(八月十日),是天主教聖人聖老楞佐的慶典日。他是早期羅馬教會的總執事,專責管理教會的資產和用這資產做善事。就在他被任命為教會總執事後,羅馬帝國剛好又再次打壓基督徒。基督徒小則被害到身敗名裂、大則被殘忍屠殺。
在這環境下,老楞佐當然不能倖免。羅馬政權要求他在三天內把教會所有財產交出來。這個要求為老楞佐帶來一個人生交叉點。老楞佐如果不把財產交出就是死路一條。交出亦未必一定能保命,但至少有一線生機,而如果願意出賣其他基督徒就可以把生機提高。老楞佐亦可嘗試逃走,成功機會雖低,但至少不是必死。
但老楞佐選擇了正義的苦路。他把教會財產賣掉,然後把收回來的金錢分施給窮人。到了羅馬政府定的限期,老楞佐就帶這群人去報到。他對政府說,「教會的確非常富有,比你的皇帝更為富裕;看,這些就是教會的珍寶。」老楞佐的回應觸怒了政權,他們最終把老楞佐放在燒烤爐上燒死,其後被教會以殉道者身份封聖。
面對着假民主、真鉛水、等副校、捧一國、滅兩制等情況時,港人又何嘗不是站在歷史交叉點上。無論在教會內或社會中,老楞佐的抉擇絕對是港人的好榜樣。
保守勢力佔領教會
在教會層面上,無論是天主教或基督教教會,都需要發揮其「先知」角色,無懼地抗衡當下社會的不義。就此,教徒千萬不要容許「政治與宗教要分開」這句懶人才用的話成為不理世事的擋箭牌。我和朋友在不同派系的教會內都發覺,其實教會不乏根據福音的教導對公義、民主極度關注(這在天主教被稱為「關社」、在基督教被稱為「社關」)的教友及牧者。但這群人往往都太怕事、太斯文、太「為了教會團結就算吧」。因此,教會就被了一群願意「鬥到底」,但亦是與福音背道而馳的保守、「不要把教會政治化」的教友及牧者佔領。這股勢力的強項是雙重標準,把一切「關社」貶成與教會無關甚至與教會背道而馳的政治,但亦把一切當權者的維穩、不義扭曲為「客觀」、「道德」、或教友應有的「服從」。
就此,在我所屬的天主教聖老楞佐堂,縱使天主教香港教區早在1995年已建議每個堂區成立關社組,聖老楞佐堂到現在都還未做到。每次在教會內有一些人提出成立關社組(最近一次只是這個月的事),保守勢力就會在堂區議會或教友層面上反對,而有心人亦為了「團結」而被迫打退堂鼓。就算嘗試舉辦個別關社活動都可因這股勢力而把籌備過程變得複雜。當然,設立關社組並不代表堂區教友突然關社,但至少是一個開始吧!我很想知道,當聖老楞佐見到這個以他命名的香港堂區會有甚麼看法?堂區的牧者及教友在引用聖老楞佐的大名時又會否有些慚愧?
在社會層面上,老楞佐這位在羅馬社會上有點影響力的人的抉擇亦值得借鏡。就以港大副校風波為例,陳文敏本是在某港大校委的邀請下去申請其中一個副校空缺。透過一個獨立遴選過程後,陳文敏被一致推薦為合適人選。在這一刻,政權的黑手不滿這結果,然後施壓給校委會去推翻整個獨立制度。當時,有影響力的校委可以像老楞佐一樣,堅持宗旨。可惜,不少校委都寧願選擇逃避或投誠,因而間接或直接地與政權配合他們干預學院的詭計。當然,我們只是凡人,沒有人希望像老楞佐一樣去「搵命博」。但如果社會有影響力的人士甚至所有香港人都不趁還未需要「搵命博」時去對抗社會上種種不義,到了要「搵命博」時才去嘗試堅持原則可能已太遲。
在這個聖老楞佐慶典日前夕,但願香港的教會、牧者及教友能效法聖老楞佐,無懼地為福音內的公義作光明的見證。但願港人都能效法聖老楞佐,不要對蔓延中的黑暗卑躬屈膝。聖老楞佐,為我等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