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國民教育是這麼重要的,我有個疑問。香港政府只規定這個科目在全港的官立和資助中小學實施。至於其他的學校,例如國際學校和英基學校,則沒有規定。換句話說,有錢送子女到這些貴族學府的香港人就無需要愛國,只有一般工資較低的普羅大眾市民的子女才需要接受愛國培訓。
為何高薪厚祿人士的子弟(包括高官的子弟)就可以幸免﹖莫非有錢有地位的人,他們的後裔就天生出來已經有足夠的愛國基因﹖否則香港政府就是歧視小中產階層。
“愛國”是方便當權者統治的廉價工具
除了一些特殊的例外,一般人的本性就是需要群體。在原始社會這是容易理解,因為對於搜獵和耕種,群體是有實際的作用。可經過數千年的潛移默化,這種需求已經成為基因的一部份,變成了人的潛意識不自覺的行為。
在傳統的舊社會,群體的需求可從家族,大家庭,社團,社區,教會,師徒制度等等,得到滿足。但到了現代社會,以上的傳統結構已經不存在了。到了今天,情況則更甚,連小家庭也面臨消失。當今很多“家庭”不是破碎就是“單親”的。即使是完整的,父母很多也忙於奔命,難以長時間照顧子女。這個環境會令人感到很孤立,製造了強烈的群體欲望。這樣可以解釋為何很多人參加了幫會,或教會等的團體。但這只不過是少數人。